过压保护线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4503 阅读:17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8:39
一种过压保护线路在此揭露,其包括晶闸管、第一电阻器与电容器。晶闸管的阳极电性耦接一第一电压输出端,晶闸管的阴极接地,晶闸管的门极电性耦接一第二电压输出端;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门极,而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电容器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阳极,而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是有关于一种保护线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高低电压互相短路时的过压保护线路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由于工商发达、社会进步,相对提供的产品亦主要针对便利、确实、经济实惠为主旨,因此,当前开发的产品亦比以往更加进步,而得以贡献社会。开关电源中,短路保护主要分为两种一、各组输出对地短路;二、各组输出之间互相短路。对输出对地短路的保护,可通过检测短路电流来实现,目前已经在开关电源中广 泛应用,但输出之间短路的保护线路在业界还未找到一种比较简单便捷的控制方式。当前许多Buck线路内部的某些零件有耐压的要求,当某低压输出(如5V)突然与高压输出(如12V)短路,在短时间内低压输出(5V)会跟随高压输出(12V)迅速上升,从而导致内部元件超出耐压范围,造成功能性损坏。另一方面5V供电的系统硬件也有可能会受到损害。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短路保护机制,显然仍存在不便与缺陷,而有待加以进一步改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相关领域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的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方式被发展完成。因此,如何能有效地有效解决各组输出之间互相短路的问题,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相关领域亟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一方面是在提供新一代的过压保护线路,以有效解决各组输出之间互相短路的问题。依据本技术一实施例,一种过压保护线路包含晶闸管、第一电阻器与电容器。晶闸管具有一阳极、一阴极与一门极,其中晶闸管的阳极电性I禹接一第一电压输出端,晶闸管的阴极接地,晶闸管的门极电性耦接一第二电压输出端;第一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门极,而第一电阻器的另一端接地。电容器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阳极,而电容器的另一端接地。再者,过压保护线路亦可包含第二电阻器、第一齐纳二极管与第一二极管。第二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门极,而第二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齐纳二极管的阳极;第一齐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上述的第二电压输出端。上述的第一电压输出端可为一 12伏特电压的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可为一 5伏特电压的输出端。再者,过压保护线路亦可包含第三电阻器、第二齐纳二极管与第二二极管。第三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门极,第三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齐纳二极管的阳极;第二齐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的阴极,第二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一第三电压输出端。上述的第一电压输出端可为一 12伏特电压的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可为一 5伏特电压的输出端,第三电压输出端可为一 3. 3伏特电压的输出端。再者,过压保护线路亦可包含第四电阻器、第三齐纳二极管与第三二极管。第四电阻器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门极,第四电阻器的另一端连接第三齐纳二极管的阳极;第三齐纳二极管的阴极连接第三二极管的阴极,第三二极管的阳极连接一第四电压输出端。综上所述,本技术实现了多组输出之间短路保护,消除开关电源在使用过程中高低电压互相短路造成产品或系统的损坏,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达到相当的技术进步性及实用性,并具有产业上的广泛利用价值,其至少具有下列优点(I)价格便宜;以及(2)电路架构简单,容易实现。以下将以实施例对上述的说明以及接下来的实施方式做详细的描述,并对本技术提供更进一步的解释。附图说明为让本技术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优点与实施例能更明显易懂,所附附图的说明如下图I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过压保护线路的电路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10 :第一电压输出端112:第二电压输出端113:第三电压输出端114:第四电压输出端120:晶闸管C 电容器Dl :第一二极管D2 :第二二极管D3 :第三二极管Rl :第一电阻器R2:第二电阻器R3 :第三电阻器R4:第四电阻器ZDl :第一齐纳二极管ZD2 :第二齐纳二极管ZD3 :第三齐纳二极管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的叙述更加详尽与完备,可参照所附的附图及以下所述各种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号码代表相同或相似的兀件。另一方面,众所周知的兀件并未描述于实施例中,以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限制。于实施方式与权利要求书中,除非内文中对于冠词有所特别限定,否则“一”与“该”可泛指单一个或多个。于实施方式与权利要求书中,涉及“耦接(coupled with) ”的描述,其可泛指一元件透过其他元件而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或是一元件无须透过其他元件而直接连接至另一元件。本文中所使用的“约”、“大约”或“大致”是用以修饰任何可些微变化的数量,但这种些微变化并不会改变其本质。于实施方式中若无特别说明,则代表以“约”、“大约”或“大致”所修饰的数值的误差范围一般是容许在百分之二十以内,较佳地是于百分之十以内,而更佳地则是于百分之五以内。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高低电压互相短路时的过压保护线路,其可应用在开关电源中,或是广泛地运用在相关的技术环节。值得一提的是,通过本技术方案的电路可以来防止12V输出短路到其它组输出导致开关电源损坏或系统损坏,利用晶闸管的触发导通性和强大的载流能力,使得开关电源在发生高低电压之间短路瞬间,触发此过压保护线路,迅速关闭开关电源。以下将搭配图I来说明此过压保护线路的具体实施方式。图I是依照本技术一实施例的一种过压保护线路的电路图。如图I所示,过压保护线路包含晶闸管120、第一电阻器Rl与电容器C。在结构上,晶闸管120具有一阳极、一阴极与一门极,其中晶闸管120的阳极电性耦接第一电压输出端110,晶闸管120的阴极接地,晶闸管120的门极电性耦接第二电压输出端112 ;第一电阻器Rl的一端连接晶闸管120的门极,而第一电阻器Rl的另一端接地。电容器C的一端连接晶闸管120的阳极,而电容器C的另一端接地。实作上,第一电压输出端110作为一高电压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112作为一低电压输出端。本电路利用晶闸管120的触发导通性和强大的耐流能力,在几十个微秒之内迅速将短路高电压(如12V)拉地,使得开关电源的低压输出被限制在安全电压范围。本设计结构简单,仅需要单一个晶闸管120和由多组输出电压检测构成或关系的驱动电路组成,可有效解决各组输出之间互相短路的问题。再者,过压保护线路亦可包含第二电阻器R2、第一齐纳二极管ZDl与第一二极管Dl0在结构上,第二电阻器R2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门极,而第二电阻器R2的另一端连接第一齐纳二极管ZDl的阳极;第一齐纳二极管ZDl的阴极连接第一二极管的阴极,第一二极管Dl的阳极连接上述的第二电压输出端112。实作上,第一电压输出端110的电压高于第二电压输出端112的电压。举例来说,第一电压输出端HO可为约12伏特电压的输出端,第二电压输出端112可为约5伏特电压的输出端。再者,过压保护线路亦可包含第三电阻器R3、第二齐纳二极管ZD2与第二二极管D2。在结构上,第三电阻器R3的一端连接晶闸管的门极,第三电阻器R3的另一端连接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的阳极;第二齐纳二极管ZD2的阴极连接第二二极管D2的阴极,第二二极管D2的阳极连接第三电压输出端113。实作上,第一电压输出端110的电压高于第二电压输出端112的电压,第一电压输出端110的电压亦高于第三电压输出端113的电压,虽然第二电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过压保护线路,其特征在于,包含:一晶闸管,具有一阳极、一阴极与一门极,该阳极电性耦接一第一电压输出端,该阴极接地,该门极电性耦接一第二电压输出端;一第一电阻器,其一端连接该门极而另一端接地;以及一电容器,其一端连接该阳极而另一端接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继光王同新
申请(专利权)人:台达电子企业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台达电子电源东莞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