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膜开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33738 阅读:1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7: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薄膜开关,包括上薄膜层、下薄膜层,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连接有上导电层,下薄膜层上面的对应位置连接有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外周边的上薄膜层下面连接有上隔离层,上隔离层外周边的上薄膜层下面连接有上胶层,下导电层外周边的下薄膜层上面连接有下隔离层,下隔离层外周边的下薄膜层上面连接有下胶层,上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上导电层,下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下导电层,所述的上胶层和下胶层相互粘贴在一起,使上隔离层的下端面和下隔离层的上端面相互贴合,所述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或上导电层的下面分布有多个上隔离点,所述下薄膜层的上面或下导电层的上面对应分布有多个下隔离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可靠性好,寿命长。(*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薄膜开关
技术介绍
薄膜开关又称轻触按键,是集面板与开关功能于一体的电子开关。在现代产业中,薄膜开关已经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到现代产业中,尤其是在高科技产品的应用。现有的薄膜开关一般包括上薄膜层、下薄膜层,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连接有上导电层,下薄膜层上面的对应位置连接有下导电层,上导电层的外周边设有上隔离层,下导电层的外周边设有下隔离层,上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上导电层,下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下导电层;通过手指按压上薄膜层按键位使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相接触实现导通,手指放开后,由于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作用使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脱开而断开,起到开关的作用。但是现 有的一些产品如健身器材的控制面板,为了方便一些中老年人的使用和与设备的其它部分相配套,薄膜开关的按键位的面积较大,由于薄膜开关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之间的隔离距离较小,薄膜开关使用一段时间后,薄膜会变形,当按键位的面积较大时,容易出现不按压时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相互粘连在一起,使薄膜开关失效或可靠性降低,影响设备其它部分的正常使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薄膜开关,使用可靠性好,寿命长。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薄膜开关,包括上薄膜层、下薄膜层,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连接有上导电层,下薄膜层上面的对应位置连接有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外周边的上薄膜层下面连接有上隔离层,上隔离层外周边的上薄膜层下面连接有上胶层,下导电层外周边的下薄膜层上面连接有下隔离层,下隔离层外周边的下薄膜层上面连接有下胶层,上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上导电层,下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下导电层,所述的上胶层和下胶层相互粘贴在一起,使上隔离层的下端面和下隔离层的上端面相互贴合,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之间留有连通外部的排气通道,所述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或上导电层的下面分布有多个上隔离点,上隔离点下端面与上薄膜层下表面的距离大于上导电层下端面与上薄膜层下表面的距离,所述下薄膜层的上面或下导电层的上面对应分布有多个下隔离点,下隔离点上端面与下薄膜层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下导电层上端面与下薄膜层上表面的距离。优选所述的上隔离点和下隔离点为圆柱形,上隔离点和下隔离点的直径为O. 5mm O. 6mm,上隔离点各点之间的间距和下隔离点之间的间距为6mm 7mm,使得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能够有效隔离,又不影响按压上薄膜层按键位时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相互接触。优选所述的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的厚度为O. 04mm O. 05mm,所述上隔离点和下隔离点的厚度为O. 03mm O. 04mm。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上导电层由多条相互间隔的纵向导电线构成,各纵向导电线的两端通过外圈的导电线连通在一起,所述的下导电层由多条相互间隔的横向导电线构成,各横向导电线的两端通过外圈的导电线连通在一起,这样可有效减少导电层材料的使用。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的上导电层也可由多条相互间隔的横向导电线构成,各横向导电线的两端通过外圈的导电线连通在一起,所述的下导电层也可由多条相互间隔的纵向导电线构成,各纵向导电线的两端通过外圈的导电线连通在一起,同样可有效减少导电层材料的使用。 本技术由于在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或上导电层的下面分布有多个上隔离点,在下薄膜层的上面或下导电层的上面对应分布有多个下隔离点,因此即使上薄膜层按键位的面积较大且上薄膜层有一定变形时,由于隔离点的隔离作用,在不按压上薄膜层按键位时,可以保持上导电层和下导电层相互脱离,有效提高薄膜开关使用的可靠性,延长薄膜开关的使用寿命,也使应用薄膜开关的设备不会出现误动作。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俯视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放大图;图3是图2的B向视图;图4是图2的C向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I至图4所示,一种薄膜开关,包括上薄膜层I、下薄膜层2,上薄膜层I按键位10的下面连接有上导电层11,下薄膜层2上面的对应位置连接有下导电层21,上导电层11外周边的上薄膜层I下面连接有上隔离层12,上隔离层12外周边的上薄膜层I下面连接有上胶层13,下导电层21外周边的下薄膜层2上面连接有下隔离层22,下隔离层22外周边的下薄膜层2上面连接有下胶层23,上隔离层12的厚度大于上导电层11,下隔离层22的厚度大于下导电层21,所述的上胶层13和下胶层23相互粘贴在一起,使上隔离层12的下端面和下隔离层22的上端面相互贴合在一起;上薄膜层I按键位10的下面分布有多个上隔离点14,上隔离点14下端面与上薄膜层I下表面的距离大于上导电层11下端面与上薄膜层I下表面的距离,所述的上隔离点14也可分布在上导电层11的下面;下薄膜层2的上面对应分布有多个下隔离点24,下隔离点24上端面与下薄膜层2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下导电层21上端面与下薄膜层2上表面的距离。所述的下隔离点24也可分布在下导电层21的上面。所述的上导电层11与排线3的一条控制线电连接,所述下导电层21与排线3的另一条控制线电连接。所述的上隔离层12和下隔离层22之间留有连通外部的排气通道121和221。所述的上隔离点14和下隔离点24可为圆柱形,上隔离点14和下隔离点24的直径为O. 5mm O. 6mm,上隔离点14各点之间的间距和下隔离点24各点之间的间距为6mm 7mm。所述的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的厚度为O. 04mm O. 05mm,所述上隔离点和下隔离点的厚度为O. 03mm O. 04mm。所述的隔离层和隔离点可用UV绝缘油墨印制。所述的上导电层11由多条相互间隔的纵向导电线构成,各纵向导电线的两端通过外圈的导电线连通在一起且与排线3的一条控制线电连接,所述的下导电层21由多条相互间隔的横向导电线构成,各横向导电线的两端通过外圈的导电线连通在一起且与排线3的另一条控制线电连接。 所述的上导电层11也可由多条相互间隔的横向导电线构成,各横向导电线的两端通过外圈的导电线连通在一起,所述的下导电层21也可由多条相互间隔的纵向导电线构成,各纵向导电线的两端通过外圈的导电线连通在一起。以上仅是本技术一个较佳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按权利要求作等同的改变都落入本案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薄膜开关,包括上薄膜层、下薄膜层,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连接有上导电层,下薄膜层上面的对应位置连接有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外周边的上薄膜层下面连接有上隔离层,上隔离层外周边的上薄膜层下面连接有上胶层,下导电层外周边的下薄膜层上面连接有下隔离层,下隔离层外周边的下薄膜层上面连接有下胶层,上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上导电层,下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下导电层,所述的上胶层和下胶层相互粘贴在一起,使上隔离层的下端面和下隔离层的上端面相互贴合,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之间留有连通外部的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或上导电层的下面分布有多个上隔离点,上隔离点下端面与上薄膜层下表面的距离大于上导电层下端面与上薄膜层下表面的距离,所述下薄膜层的上面或下导电层的上面对应分布有多个下隔离点,下隔离点上端面与下薄膜层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下导电层上端面与下薄膜层上表面的距离。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薄膜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隔离点和下隔离点为圆柱形,上隔离点和下隔离点的直径为O. 5mm O. 6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薄膜开关,包括上薄膜层、下薄膜层,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连接有上导电层,下薄膜层上面的对应位置连接有下导电层,上导电层外周边的上薄膜层下面连接有上隔离层,上隔离层外周边的上薄膜层下面连接有上胶层,下导电层外周边的下薄膜层上面连接有下隔离层,下隔离层外周边的下薄膜层上面连接有下胶层,上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上导电层,下隔离层的厚度大于下导电层,所述的上胶层和下胶层相互粘贴在一起,使上隔离层的下端面和下隔离层的上端面相互贴合,上隔离层和下隔离层之间留有连通外部的排气通道,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薄膜层按键位的下面或上导电层的下面分布有多个上隔离点,上隔离点下端面与上薄膜层下表面的距离大于上导电层下端面与上薄膜层下表面的距离,所述下薄膜层的上面或下导电层的上面对应分布有多个下隔离点,下隔离点上端面与下薄膜层上表面的距离大于下导电层上端面与下薄膜层上表面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承庆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鑫铭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