镁合金的压铸方法及其金属制品技术

技术编号:823261 阅读:20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镁合金压铸方法。在此方法中,冷却熔融的镁合金以形成含有固相的部分熔融状态;进一步冷却部分熔融状态以形成固相粒状结晶的固体材料。固体材料部分熔化,并通过成形机压铸到模具中。所述固体材料的初生晶粒比例设定为55%到65%。将固体材料在选定的加热温度下部分熔化成固相和液相共存状态,从而形成具有触变性,主要固相的尺寸为50μm到250μm以及固相率为30%到70%的半固体。在保持半固体状态的同时将半固体通过喷嘴压铸到模具中,形成初生晶粒比例为20%到50%的金属制品。(*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造方法,其使用粒状结晶镁合金固体作为铸造材料,将固体材料熔化到固相和液相共存的状态,以便通过压铸工艺形成金属制品,并且本专利技术还涉及由此制造的金属制品。
技术介绍
在从部分熔融金属制造产品的传统制造方法中,将熔融合金在固相和液相共存的状态下在保温容器中保持所需的时间,产生很多细小的球形初生晶粒,在所需的液相比例下将其压铸到压铸机的模具中,形成铸件(参见例如,专利文献1)。并且,在使用镁合金成形金属制品时,将潜在保持触变性的固体材料加热到部分熔融状态,并通过注射设备将得到的材料填充到模具中(参见例如,专利文献2)。(专利文献1)日本A-HEI 9-10893(第3页到第5页,图9)(专利文献2)JP-A-2001-252759(第6页到第7页,附图说明图1) 上述专利文献1描述使用压铸机的铸件压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熔融合金浇注到温度保持在低于熔点的倾斜冷却装置中,使其向下流动;并在保温容器中使合金在等于或低于液相线温度并高于共晶温度或固相线温度的温度的状态下保持5秒到60分钟,从而在液相比例为20到90%,优选的是30到70%时形成铸件。专利文献2描述一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镁合金的压铸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冷却熔融的镁合金以形成含有固相的部分熔融状态;进一步冷却部分熔融状态以形成固相粒状结晶的固体材料;以及部分熔化固体材料,从而通过成形机将其压铸到模具中;其中,所述固体材料的初生晶粒比例设定为55% 到65%,将固体材料熔化成在固相和液相共存状态具有触变性的半固体,使半固体具有主要固相的尺寸为50μm到250μm以及固相率为30%到70%,在保持半固体状态的同时将半固体通过喷嘴压铸到模具中,形成初生晶粒比例为20%到50%的金属制品。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茂木彻一高山和利泷泽清登
申请(专利权)人:日精树脂工业株式会社学校法人千叶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