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LCD的FPC结构及移动终端,包括:用于固定LCD和背光组件的金属框,及用于支撑液晶玻璃与背光FPC的胶框,在所述金属框与胶框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为背光LED供电的背光FPC,所述背光FPC与胶框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背光LED设置在背光FPC与金属框之间,在所述金属框的外侧还设置有一LCD主FPC,所述LCD主FPC与金属框粘接,所述LCD主FPC与液晶玻璃电连接;其中,在所述LCD主FPC上具有一LCD次FPC,所述LCD次FPC延伸至所述背光FPC与金属框之间,并与背光FPC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LCD的FPC结构及移动终端,减小了LCD的厚度尺寸,提高了空间利用率。(*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液晶显示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IXD的FPC结构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背光液晶显示主要是背光源发出的光在液晶分子层透射或者反射而成像的屏幕。我们平时用的手机、笔记本和液晶显示器,绝大多数都是背光液晶屏。液晶显示器LCD主要由IXD玻璃组件和背光组件这两部分组成,背光组件主要作用是为IXD提供光源,用来显示IXD上内容。现有的背光组件中设置有若干LED灯,并与背光FPC焊接,通过背光FPC供电使得背光LED发光,再通过导光板均匀出光。图I为现有技术中IXD的FPC结构的侧面剖视图。现有技术中IXD的FPC结构包 括金属框110、胶框120、背光LED130, LCD主FPC140、背光FPC150、焊盘160和液晶玻璃170。所述金属框110为铁框、铜框或银框,用于固定IXD和背光组件。所述胶框120为塑胶框,用于支撑液晶玻璃与背光FPC150。所述背光LED130设置在金属框110与胶框120之间。所述IXD主FPC140与所述金属框110的外侧通过胶(图中未标出)粘接,并且IXD主FPC140的一端弯曲后连接所述液晶玻璃170。所述背光FPC150设置在金属框110与胶框120之间,并与胶框120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IXD主FPC140上还设置有一焊盘160,所述背光FPC150与背光LED130焊接,用于为背光LED130供电。所述背光FPC150引出并延伸至IXD主FPC140的外侧,并通过焊盘160与IXD主FPC140焊接。在焊盘160上还覆盖有一绝缘片(图I中未示出),所述绝缘片为绝缘胶布。由于现有技术采用的结构是在IXDiFPCHO留出焊盘160,背光FPC150引出并焊接在IXD主FPC140上,采用上述IXD的FPC结构,如图I所示,会在IXD背面会产生局部高度,这个高度为背光FPC150的高度、焊锡的高度和绝缘片的高度的总和。在具体应用时,以手机为例,采用现有技术中的LCD的FPC结构,产生的局部高度为O. 45mm。这样,使得产品的厚度增加,不满足电子产品日益超薄化的要求。因而现有技术还有待改进和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IXD的FPC结构及移动终端,以减轻LCD厚度,为用户带来方便。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IXD的FPC结构,包括用于固定IXD和背光组件的金属框,及用于支撑液晶玻璃与背光FPC的胶框,在所述金属框与胶框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为背光LED供电的背光FPC,所述背光FPC与胶框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背光LED设置在背光FPC与金属框之间,在所述金属框的外侧还设置有一 IXD主FPC,所述IXD主FPC与金属框粘接,所述IXD主FPC连接液晶玻璃;其中,在所述IXD主FPC上具有一 IXD次FPC,所述IXD次FPC延伸至所述背光FPC与金属框之间,并与背光FPC连接。所述的LCD的FPC结构,其中,所述金属框为铁框、铜框或银框。所述的IXD的FPC结构,其中,所述IXD次FPC与背光FPC焊接。所述的IXD的FPC结构,其中,所述IXD次FPC与背光FPC通过BTB连接器连接。所述的IXD的FPC结构,其中,所述IXD次FPC与背光FPC通过FPC连接器连接。一种移动终端,其中,包括上述的IXD的FPC结构。所述的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相较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的LCD的FPC结构及移动终端,由于采用了在所述IXD主FPC上设置一 IXD次FPC,所述IXD次FPC延伸至所述背光FPC与金属框内侧之 间,并与背光FPC连接,从而减少了 LCD的厚度尺寸,提高了空间利用率,满足电子产品超薄化要求。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中IXD的FPC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图2为本技术IXD的FPC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提供一种LCD的FPC结构及移动终端,为使本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IXD的FPC结构的侧面剖视图。如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LCD的FPC结构包括金属框210、胶框220、背光LED230、LCD主FPC240、背光FPC250、LCD次FPC260和液晶玻璃270。所述金属框210可为铁框、铜框或银框,用于固定IXD和背光组件。所述胶框220为塑胶框,用于支撑液晶玻璃与IXD的FPC。所述IXD主FPC240与所述金属框210的外侧粘接,并与所述液晶玻璃270电连接。所述背光FPC250设置在金属框210与胶框220之间,并与胶框220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背光LED230设置在所述背光FPC250与金属框210之间。所述背光FPC250与背光LED230焊接连接,用于为背光LED230供电。 在所述LCD主FPC240上还具有一 LCD次FPC260,所述LCD次FPC260位于LCD主FPC240的中部,延伸至所述背光FPC250与金属框210之间,并与背光FPC250连接。所述LCD 主 FPC240 通过 LCD 次 FPC260 连接背光 FPC250。优选地,在所述IXD次FPC260上还设置有一连接部280,所述连接部280上具有焊盘,用于焊接LCD次FPC260和所述背光FPC250。所述LCD次FPC260可通过BTB连接器连接背光FPC250。所述LCD次FPC260还可通过FPC连接器连接背光FPC250。所述背光FPC250还可以直接与LCD次FPC260焊接。以下结合图2对本技术的原理进行说明。如图2所示,所述背光LED230设置在所述金属框210与胶框220之间,由于背光LED230具有一定的厚度,则金属框210与胶框220之间存在一定的空间。本技术提供的IXD的FPC结构从IXD主FPC240上引出一 LCD次FPC260,即在原有的LCD主FPC240上进行规划引出LCD次FPC260,不会增加LCD主FPC240的尺寸,也不会增加成本。并且将所述IXD次FPC260延伸至金属框210与胶框220的空间之中,与所述背光FPC250连接,所述背光FPC250通过LCD次FPC260与LCD主FPC240连接,采用本技术提供的LCD的FPC结构将焊接区设置在背光组件内部,无需在LCD外产生局部高度,减少了 LCD的厚度尺寸。并且在背光组件上做避让设计,使LCD次FPC与背光FPC在背光组件内组装,带来了大大的方便。本技术还提供一种移动终端,其中,所述移动终端包括上述的LCD的FPC结构。所述移动终端可为手机或平板电脑等。采用本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譬如、手机或平板电脑等,产品更轻更薄,厚度较小,为用户带来了方便。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LCD的FPC结构及移动终端,由于采用了金属框、胶框、背光LED、IXD主FPC、背光FPC、IXD次FPC、连接部和液晶玻璃280 ;在所述IXD主FPC上还具有一 IXD次FPC,所述IXD次FPC延伸至所述背光FPC与金属框内侧之间,并与背光FPC连接;提高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LCD的FPC结构,包括:用于固定LCD和背光组件的金属框,及用于支撑液晶玻璃与背光FPC的胶框,在所述金属框与胶框之间还设置有一用于为背光LED供电的背光FPC,所述背光FPC与胶框的内侧表面接触,所述背光LED设置在背光FPC与金属框之间,在所述金属框的外侧还设置有一LCD主FPC,所述LCD主FPC与金属框粘接,所述LCD主FPC与液晶玻璃电连接;其特征在于,在所述LCD主FPC上具有一LCD次FPC,所述LCD次FPC延伸至所述背光FPC与金属框之间,并与背光FPC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魏金平,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