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包括由骨架部件和壳体部件组成的箱体,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还设有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单元;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系统电源分别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骨架部件由前面框、左立板和右立板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减震支脚;所述壳体部件包括焊接为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壳,外壳上设有进、出风口和风门开关;该检测设备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设备在0℃以下不能进行检测工作的问题;另外,该检测设备还具有较强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及电磁兼容的性能,不仅使用方便,寿命长,性能也大大提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检测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加热功能的加固型的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
技术介绍
现有的便携式检测设备主要由箱体、PXI背板、PXI模块、系统控制器和电源等构成;PXI模块安装于PXI背板上的PXI槽位上,它包括1553B通讯模块、429通讯模块、MIC通讯模块、串行通讯模块、数字I/O模块、数据采集模块、万用表模块等,上述模块通过PXI总线进行连接,实现对信号的测试与测量;但是现有的便携式检测设备一般没有温度控制装置,在温度比较低(比如0°C以·下)的条件下不能对设备进行加热,从而不能使用一般的PXI模块进行检测工作,因此该检测设备的应用受到限制,给使用带来不便。另外,现有的便携式检测设备的箱体由骨架部件和壳体部件组成,所述骨架部件仅仅由前面框、左右立板和导轨组成,壳体部件也仅仅由外壳组成,外壳上设置提手;当现有的检测设备在高震、高冲击的环境下时,由于设备内没有安装具有减震功能的部件,容易导致设备内模块脱落,甚至损坏,使用寿命大大缩短;现有的检测设备的外壳部件具有不可控制的散热通风装置,当设备外于低温环境时,无法调节散热通风通道,加热效率低,无法确保设备低温环境下的正常工作。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该设备通过在机箱内设置温度控制单元和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和加热装置,从而使该检测设备即使在_40°C的条件下也能正常工作,大大方便了该检测设备的使用;另外,该检测设备通过在其箱体的骨架部件上设置减震支脚,并在壳体部件上设置进、出风口、金属屏蔽网和护角,使该检测设备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大大提高,而且在保通风散热性能良好的条件下,保证该检测设备具有电磁兼容的性能,使用更加方便。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包括由骨架部件和壳体部件组成的箱体,箱体内设有PXI背板,PXI背板上设有系统电源和若干个PXI模块;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还设有对箱体内温度进行测量的温度传感器、对箱体内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单元,箱体外面板上设有对加热状态进行显示的LED指示灯;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系统电源和LED指示灯分别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骨架部件由前面框、左立板和右立板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左立板和右立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金属导轨的专用型材,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减震支脚;所述壳体部件包括焊接为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壳,外壳的两个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两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两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控制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量的风门开关,两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处分别设有金属屏蔽网;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护角,外壳的上端面上还设有提手。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扇组和电加热管组,风扇组设置在电加热管组的下部;风扇组由4个小型轴流风扇组成,电加热管组由4电加热管组成。所述金属屏蔽网由高导磁率钢带材料制成。综上所述,本技术提供的具有加热功能的便携式检测设备通过在箱体内设置温度控制单元和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的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和系统电源,温度控制单元采集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的箱体内的温度,并根据箱体内的温度控制系统电源和/或加热装 置的开启或关闭,解决了现有的检测设备在0°c以下不能进行检测工作的问题,可以使检测设备在-40°C的条件下工作,大大提高其使用的方便性;另外,该检测设备通过在其箱体的骨架部件上设置减震支脚,并在壳体部件上设置进、出风口、金属屏蔽网和护角,使该检测设备的抗震、抗冲击性能大大提高,提高其使用寿命,而且在保通风散热性能良好的条件下,保证该检测设备具有电磁兼容的性能,性能大大提高。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俯视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加热装置的仰视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骨架部件的立体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箱体的壳体部件的侧视图。其中,I、提手;2、LED指示灯;3、箱体;4、护角;5、右立板;6、外壳;7、风门开关;8、金属屏蔽网;9、进风口 ;10、左立板;11、小型轴流风扇;12、电加热管;13、专用型材;14、减震支脚;15、前面框;16、金属导轨;17、出风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地描述如图I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包括由骨架部件和壳体部件组成的箱体3,箱体3内设有PXI背板,PXI背板上设有系统电源和若干个PXI模块,箱体内还设有对箱体内温度进行测量的温度传感器、对箱体内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单元,箱体外面板上设有对加热状态进行显示的LED指示灯;所述温度传感器、力口热装置、系统电源和LED指示灯分别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加热装置安装在箱体下部。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风扇组和电加热管组,风扇组设置在电加热管组的下部;风扇组由4个小型轴流风扇11组成,电加热管组由4个功率为100W的电加热管12组成。如图I和图5所示,所述骨架部件由前面框15、左立板10和右立板5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左立板10和右立板5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金属导轨16的专用型材13,左立板10和右立板5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减震支脚14。如图I和图6所不,所述壳体部件包括焊接为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壳6,外壳6的两个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两个进风口 9和两个出风口 17,两个进风口 9和两个出风口 17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控制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量的风门开关7,两个进风口 9和两个出风口 17处分别设有金属屏蔽网8,金属屏蔽网由高导磁率钢带材料制成;外壳6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护角4,外壳6的上端面的两侧分别还设有2个提手I。本技术提供的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该检测设备上电工作后,温度传感器测量箱体内温度,温度控制单元采集温度传感器测量到的温度数据来判断箱体内的温度,当温度低于0°c或高于60°C时,温度控制单 元将自动关闭系统电源,禁止系统上电工作;当温度在0°C 60°C之间时,温度控制单元开启系统电源,设备可正常上电工作;当箱体内温度上升至55°C时,设备开始高温报警,达到60°C时将自动关闭系统电源;当温度降至5°C时,设备开始低温报警,达到0°C时将自动关闭系统电源。本技术的检测设备在工作过程中,如果箱体内部温度在0°C 10°C之间,温度控制单元将打开加热装置,小型轴流风扇11将冷风由下至上经电加热管12加热后由箱体底部送到PXI背板对其进行加热,加热功率为200W ;如果箱体内部温度小于或等于0°C,温度控制单元将关闭系统电源,PXI系统停止工作,同时加热装置开始加热,此时加热功率为400W ;加热状态下,小型轴流风扇I低速运行。该检测设备箱体的前面板上LED指示灯将反映加热装置的加热状态,加热时,加热指示灯闪烁。小型轴流风扇11同时兼有通风散热功能,在低温时为加热循环风扇,当达到设定温度时为冷却风扇。 本技术的新型检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新型便携式检测设备,包括由骨架部件和壳体部件组成的箱体,箱体内设有PXI背板,PXI背板上设有系统电源和若干个PXI模块;其特征在于:箱体内还设有对箱体内温度进行测量的温度传感器、对箱体内部件进行加热的加热装置和温度控制单元,箱体外面板上设有对加热状态进行显示的LED指示灯;所述温度传感器、加热装置、系统电源和LED指示灯分别与温度控制单元连接;所述骨架部件由前面框、左立板和右立板组成一个整体结构,左立板和右立板的上部和下部分别设有用于固定金属导轨的专用型材,左立板和右立板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减震支脚;所述壳体部件包括焊接为一个整体结构的外壳,外壳的两个侧端面上分别设有两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两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之间分别设有用于控制进风口和出风口风量的风门开关,两个进风口和两个出风口处分别设有金属屏蔽网;外壳的上端面和下端面的四个角上分别设有护角,外壳的上端面上还设有提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辉斌,段芙蓉,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纵横测控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