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轮机凝汽器热井挡流引流除氧装置,包括凝汽器和设于凝汽器下部的热井,所述凝汽器和热井相连通,所述热井侧壁下方并排设有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和轴加疏水管道出口,所述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垂直于侧壁的水平方向挡板,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靠近本体疏水管道出口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垂直于侧壁的竖直方向挡板,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正对面设有平行于侧壁的挡板;所述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周壁设有60°~90°弯头,弯头的开口方向朝上。所述除氧装置具有除氧效果好,装置简单等特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汽轮机凝汽器热井挡流引流除氧装置
本技术具体涉及热电厂汽轮机凝汽器热井挡流弓I流除氧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生产、在役运行的超高压汽轮机组凝汽器热井结构简单,凝汽器凝结水设置有真空除氧装置,但与热井相连的本体疏水携带的不凝结气体对热井下部疏水水质指标影响较大,且热井内无针对疏水除氧的相关装置,致使汽轮机凝结水溶解氧超标问题突出。200MW等级以下汽轮机凝汽器结构形式不同于300MW以上机型,凝汽器热井内管道设置不够合理,本体疏水扩容器疏水至热井入口管与凝结水泵入口水管并行布置,极易造成汽水分离不彻底,汇入热井内的疏水携带不凝结气体直接被吸入凝泵。低加至凝汽器危急疏水、本体疏水扩容器至热井疏水则于凝结水泵抽水管道相对布置,且管口标高都位于热井底部50mm高,同本体疏水扩容器疏水的影响相同,本体疏水扩容器汽水混合流体在热井内汽水未完全分离后就被凝泵吸走,加之凝结水流量较大,造成给水的溶解氧增大。使机组的溶解氧处于不稳定状态,部分发电厂溶解氧一般在lOOug/L以上,加热器等设备的危害及影响巨大。发电厂凝结水溶解指标的合格基准为40ug/L,在机组启动过程中各疏水会携带管道内残存的不凝结气体汇入凝汽器热井内,造成溶解氧超标,但该问题通常被确认为瞬时性危害,在溶解氧指标统计中以机组运行周期内平均值监控,从200MW等级机组的设备结构分析,热井近似为边长为2m的正方体,内部空间较为狭小,通过内部加装带网眼的不锈钢栅格可以实现阻隔不凝结气体的作用,但就安全性及后期的维护考虑,该方案实现较为困难。申请号CN200820233397. 9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适用于热电联产汽轮机的新型补水除氧凝汽器,其结构为它包括凝汽器,其下部与热井连通,所述凝汽器的喉部设置至少一个补水口,并与相应的补水接管连接;在凝汽器底部设置至少一个蒸汽进口,除氧蒸汽·接管与蒸汽进口连接。该专利并未解决与热井相连的本体疏水携带的不凝结气体造成的热井内溶解氧超标问题。有鉴于此,特提出本技术。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汽轮机凝汽器热井挡流引流除氧装置,该装置主要从结构上对热井内部流体进行分层控制,达到预期降低溶解氧的目的。为了实现本技术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汽轮机凝汽器热井挡流引流除氧装置,包括凝汽器和设于凝汽器下部的热井,所述凝汽器和热井相连通,所述热井侧壁下方并排设有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和轴加疏水管道出口,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上方设有垂直于热井侧壁的水平方向挡板,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靠近本体疏水管道出口的一侧设有垂直于热井侧壁的竖直方向挡板,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正对面设有平行于热井侧壁的挡板;所述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周壁设有60°、0°弯头,弯头的开口方向朝上。由于热井内部越靠近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处溶解氧的含量越高,且在热井内水汽分离后气体向上移动,溶解氧的含量越往上越高,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处加装的三块挡流板,从流体流向上引流远离相关疏水的来水,即抽吸热井底部的凝结水和远离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处的凝结水,这样将增大各疏水至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流程,有利于各疏水气水有效分离,在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周壁设置弯头,从本体疏水的来源上引开相关疏水,使本体疏水向上流动,这样将增大各疏水至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流程,有利于各疏水气水有效分离,从而达到降低凝结水溶解氧含量的目的。所述平行于热井侧壁的挡板与热井侧壁的距离为10(T200mm,以确保凝泵入口阻力在控制范围内。本技术中,所述平行于热井侧壁的挡板完全遮挡住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所述垂直于热井侧壁的水平方向挡板和垂直于热井侧壁的竖直方向挡板均焊接在热井侧壁上,所述平行于侧壁的挡板焊接在水平方向挡板和/或竖直方向挡板上,以增强平行于热井侧壁的挡板的支撑强度,确保汽轮机凝汽器热井挡流除氧装置的稳定安全。优选的,所述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周壁设有80°、0°弯头。最优选的,所述本体疏水管道出口设有90°弯头,弯头的开口方向为正上方。优选的,所述弯头的外弧长度为30-60cm。最优选的,所述弯头的外弧长度为 40_50cm。优选的,所述弯头的内径不小于本体疏水管道出口的内径。优选的,所述弯头焊接在热井侧壁上,以增强弯头的支撑强度,确保汽轮机凝汽器热井除氧装 置的稳定安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提供的除氧装置通过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处加装挡流板,从流体流向上引流远离相关疏水的来水,增大各疏水至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流程,在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周壁设弯头,从本体疏水的来源上引开相关疏水,使本体疏水向上流动,这样将增大各疏水至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流程,有利于各疏水汽水有效分离,具有除氧效果好,装置简单等特点,经济效益巨大,易于推广。附图说明图I为现有技术的汽轮机凝汽器热井内部构造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汽轮机凝汽器热井内局部结构示意图其中1.凝汽器,2.热井,3.热井侧壁,4.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5.本体疏水管道出口,6.轴加疏水管道出口,7.平行于热井侧壁的挡板,8.垂直于热井侧壁的水平方向挡板,9.垂直于热井侧壁的竖直方向挡板,11.弯头,12弯头的开口。具体实施方式结合图I、图2对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波轮进行具体说明。本技术提供的汽轮机凝汽器热井挡流引流除氧装置,包括凝汽器I和设于凝汽器下部的热井2,所述凝汽器I和热井 2相连通,所述热井侧壁3下方并排设有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 4、本体疏水管道出口 5和轴加疏水管道出口 6,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 4上方设有垂直于热井侧壁的水平方向挡板8, 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 4靠近本体疏水管道出口 5的一侧设有垂直于热井侧壁的竖直方向挡板9,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 4的正对面设有平行于热井侧壁的挡板7 ;所述本体疏水管道出口 5周壁设有60°、0°弯头11,弯头的开口 12朝上。由于热井内部越靠近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处溶解氧的含量越高,且在热井内水汽分离后气体向上移动,溶解氧的含量越往上越高,本技术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靠近本体疏水管道出口一侧的侧壁上设有垂直于侧壁的竖直方向挡板后,本体疏水在热井入口处的扩散被挡板阻隔后折流,从而缓冲本体疏水携带气态介质影响凝结水的含氧量;由于和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对向的热井侧壁上设有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和低加至凝汽器疏水管道出口,在机组启停状态下可能携带气态介质冲击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正对面设有平行于侧壁的挡板,可以进一步缓冲混合疏水在凝汽器热井内的滞留时间,从而达到气水进一步分离的作用,降低疏水对凝结水的影响;所述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上方的侧壁上设有垂直于侧壁的水平方向挡板,可以阻挡凝结水泵吸入的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上方的凝结水,减少上部流体对凝结水泵吸入的凝结水的影响。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处加装的三块挡流板,从流体流向上引流远离相关疏水的来水,即抽吸热井底部的凝结水和远离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处的凝结水,这样将增大各疏水至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流程,有利于各疏水气水有效分离;在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处设置弯头,从本体疏水的来源上引开相关疏水,使本体疏水向上流动,这样将增大各疏水至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流程,有利于各疏水气水有效分离,从而达到降低凝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汽轮机凝汽器热井挡流引流除氧装置,包括凝汽器(1)和设于凝汽器下部的热井(2),所述凝汽器(1)和热井(2)相连通,所述热井侧壁(3)下方并排设有轴加疏水管道出口(6)、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4)和本体疏水管道出口(5),其特征在于,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上方设有垂直于热井侧壁的水平方向挡板(8),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靠近本体疏水管道出口的一侧设有垂直于热井侧壁的竖直方向挡板(9),在凝结水泵进水管入口的正对面设有平行于热井侧壁的挡板(7);所述本体疏水管道出口周壁设有60°~90°弯头(11),弯头的开口(12)方向朝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宝庆,王永金,郑勇,宋志方,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鸡西热电有限责任公司,大唐黑龙江发电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