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启动方法及快速启动系统,主要是通过检测及控制凝结水中的PH值,利用水、蒸汽温度压力与溶氧之间的关系,控制热力系统水和蒸汽中的溶氧,控制溶氧腐蚀,设定凝结水溶解氧含量≤50μg/L,设定给水溶解氧含量≤15μg/L,采取凝汽器真空除氧和化学加药除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优化的运行模式和维护模式保证机组凝结水的含氧量达标,避免机组因凝结水的含氧过量造成金属氧化腐蚀。用于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启动系统,包括凝汽器,凝汽器的出水口通过凝结水泵、轴封冷却器通过凝结水流量计和凝结水关断阀连通联合循环机组的锅炉及通过再循环关断阀、再循环调节阀连接凝汽器的回水口;凝汽器的出汽口通过气阀连接真空泵。本发明专利技术化热力系统的整体结构、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启动方法及快速启动系统,用于改善机组的响应特性和机组经济性。属于主要应用于9F级及以上燃气-蒸汽联合循环发电机组热力系统工程的设计和改造
技术介绍
目前,在专利技术厂的联合循环机组中,由于凝结水和给水中溶解氧的存在,是导致电厂热力设备腐蚀的重要原因,热力设备的腐蚀会影响材料的性能,其生成的氧化物及垢样会影响机组的安全运行。凝结水和给水溶解氧的含量需要控制在一个较为合适的水平,国 家标准(GB/T 12145-2008)要求凝结水溶解氧含量小于等于50 μ g/L。联合循环机组中的凝结水在启动时超标的原因有如下几个1)除盐水补充。由于除盐水未进行除氧,所以补水量越大,带入凝汽器氧量越多。除盐水箱中的除盐水通过除盐水泵直接打到凝结水箱或凝结水箱上部的除氧头。由于除盐水箱放置在室外,除盐水温度基本上为环境温度,低于凝结水箱中的凝结水温度,大量的低温除盐水在没有经过任何加热的情况下直接补入凝结水箱。从而造成凝结水溶氧超标。2)凝结水过冷度过高。凝结水过冷度是凝汽器热水井中凝结水的过冷却程度,凝结水热水井出口凝结水温度与凝汽器在排汽压力下对应的饱和温度之差称为过冷度。凝结水过冷度越高,即凝结水温度相对凝汽器真空下的饱和温度越低,则蒸汽分压力降低,氧气的分压力则增加,从而使凝结水浓氧增力口。3)阀门及凝结水泵盘根不严,这往往造成凝结水中溶解氧含量过高。4)凝汽器热水井水位变化,是影响凝结水溶解氧的重要原因,热水井水位过高或者过低,都将对凝结水中溶解氧含量带来影响。但热水井水位过高而淹没深度除氧装置一定距离时,就会使其失去深度除氧的作用。凝结水溶解氧超标,也会导致给水溶解氧超标,影响锅炉的水质,加速锅炉及其它热力设备的腐蚀和结垢,严重影响锅炉受热面的传热效率,威胁到机组的安全、经济运行,所以溶解氧含量的监督是电厂必须监督的水汽指标之一。但现有技术中,一般是采用专用除氧装置对凝结水进行除氧。国内外没有无除氧器运行的联合循环机组运行数据,也没有形成有效的运行模式。本专利技术的申请人设计时采用了 9F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其优势在于快速启动,在电网中的作用主要是带动尖峰负荷和作为紧急备用,缓解电网峰、谷差大、负荷高峰时段的用电需求。因此,燃气机组需要频繁启停,而且尽可能缩短启机时间。本专利技术申请人在所述机组运行中发现,原设计中使用启动除氧器,存在如下缺陷,一是存在整体结构复杂、事故率高,二是在投入除氧器运行时,严重影响启动并网时间,不能满足调峰机组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专用除氧器存在整体结构复杂、事故率高和严重影响启动并网时间的缺陷,提供一种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启动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是为提供一种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启动系统。本专利技术采用无热力除氧器运行,简化热力系统和启动程序,采用一系列优化的运行模式和维护模式,缩短启动时间,同时有效克服溶氧腐蚀,保证了机组运行的安全性并进一步强化机组快速启动的优势和调峰能力,提高了机组运行经济性。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一种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I)设定凝结水溶解氧含量< 50 μ g/L,设定给水溶解氧含量< 15 μ g/L,采取凝汽器真空除氧和化学加药除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优化的运行模式和维护模式保证机组凝结 水的含氧量达标,避免机组因凝结水的含氧过量造成金属氧化腐蚀;2)所述化学加药除氧包括凝结水加联氨和给水加联氨,所述凝结水加联氨是指在凝结水泵出水口与凝汽器的再循环水入水口之间设置加联氨点和溶解氧量检测点,以控制凝结水的含氧量达标;所述给水加联氨是指在锅炉的低压入水口处设置加联氨点和溶解氧量检测点,以控制联合循环机组锅炉用水的含氧量达标;3)所述凝汽器的真空除氧是利用凝汽器的高真空,将凝汽器的水饱和温度降低,使凝汽器的水处于近饱和状态而使水中的溶解氧析出,并通过真空泵系统及时将析出的气体及真空系统漏入的空气及时排出。本专利技术通过检测及控制凝结水中的PH值,利用水、蒸汽温度压力与溶氧之间的关系,控制热力系统水和蒸汽中的溶氧,控制溶氧腐蚀。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凝汽器真空除氧,是将凝汽器的补水位置设置在凝汽器上部,并且经过喷淋,使补入的水变成水雾,从上面下落,增加补水与凝汽器排汽的接触面积,延长在凝汽器里的滞留时间,给补水里的溶氧逸出创造了有利条件,使这部分补水得到充分的真空除氧,从而降低凝结水溶氧含量。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在凝汽器真空除氧过程中,控制启、停机过程以降低氧浓度,具体包括如下方法I)停止联合循环机组时,机组跳闸降速后,迅速给锅炉上水,上完水后,再关闭锅炉过热器出口电动门,尽量在汽机中、低压旁路阀开启期间,凝结水温度较高时,给锅炉上完水,此时,给锅炉上的水的氧浓度较低;或者停机时,锅炉上完水后即关闭凝结水轴加后电动门,避免停机后氧浓度高的凝结水进入锅炉系统;或者停机时,给锅炉高、中、低汽包上至适当高的水位,同时消除锅炉疏水阀内漏缺陷,从而减少启机初期给锅炉上过多的氧浓度超标的凝结水;2)启动联合循环机组前,将凝汽器真空抽好后,开启凝汽器水幕喷水阀及低压后缸喷水阀,先进行一段时间凝汽器真空除氧后,再开启凝结水轴加后电动门,给锅炉上水;或者热态启机时,将凝汽器真空抽好后,通过打开高、中压主汽门前疏水阀泄压至高、中压汽包达到安全压力,既能降低启机过程中汽包水位的波动,也能提高凝汽器热井水温,提高凝汽器真空除氧效果。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化学加药除氧是指联胺除氧,包括如下方法步骤I)在低压给水管道上设置加联胺点,通过高压给水来控制低压水系统中的联胺含量,机组启动时,增大加联胺量,以消耗启动时凝结水较高的溶解氧,高压给水联胺含量控制在彡30 μ g/L范围内;2)当机组运行正常时,高压给水联胺含量控制在10 20 μ g/L ;当高压给水联氨含量大于20 μ g/L时,则停止加入联胺或调低加药泵的冲程,以把高压给水联氨含量维持在10 20 μ g/L之间;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一的进一步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化学加药除氧是指联胺除氧,是在机组热力系统中设置凝结水取样点、低压给水取样点、低压饱和蒸汽(冷却后)取样点、高压给水取样点,并在所述向取样点处安装在线溶氧表,对样品进行连续取样,通过在线溶氧表记录的溶解氧含量中分析。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 用于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启动系统,包括凝汽器,其结构特点在于凝汽器的出水口通过凝结水泵、轴封冷却器连接凝结水流量计的输入端;所述凝结水流量计的输出端分为二路,一路通过凝结水关断阀连通联合循环机组的锅炉,另一路通过再循环关断阀、再循环调节阀连接凝汽器的回水口 ;凝汽器的出汽口通过气阀连接真空泵;在凝结水泵出水口与凝汽器的再循环水入水口之间设置加联氨点和溶解氧量检测点,在锅炉的低压入水口处设置加联氨点和溶解氧量检测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达到实现本专利技术目的之二的技术改进方案是所述凝汽器的出汽口通过气阀之一和气阀之二与真空泵的进汽口之一连接,真空泵的出气口通过气体喷射器后分成二路,一路连接气阀之一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联合循环机组的快速启动方法,其特征在于:1)设定凝结水溶解氧含量≤50μg/L,设定给水溶解氧含量≤15μg/L,采取凝汽器真空除氧和化学加药除氧相结合的方式,通过优化的运行模式和维护模式保证机组凝结水的含氧量达标,避免机组因凝结水的含氧过量造成金属氧化腐蚀;2)所述化学加药除氧包括凝结水加联氨和给水加联氨,所述凝结水加联氨是指在凝结水泵出水口与凝汽器的再循环水入水口之间设置加联氨点和溶解氧量检测点,以控制凝结水的含氧量达标;所述给水加联氨是指在锅炉的低压入水口处设置加联氨点和溶解氧量检测点,以控制联合循环机组锅炉用水的含氧量达标;3)所述凝汽器的真空除氧是利用凝汽器的高真空,将凝汽器的水饱和温度降低,使凝汽器的水处于近饱和状态而使水中的溶解氧析出,并通过真空泵系统及时将析出的气体及真空系统漏入的空气及时排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创庭,叶善佩,王海洲,黄山鹤,陈秋辉,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广前电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