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连续铸造熔融金属,尤其是钢水的装置,从而形成铸造带。
技术介绍
当在一个双辊铸造机器内铸造钢铁时,在所有情况下,该机器具有两个在铸造过程中以相对方向旋转的内部冷却铸辊,轴向平行地设置,并且限定了形成于它们之间的铸造间隙的纵向侧边。铸造间隙被侧板侧向密封,侧板抵靠着铸辊端面放置。在所有情况下,足量熔融流体在铸造间隙上方汇成熔池,且被浇铸入铸造间隙。从熔池流出的熔融流体流到铸辊上而在铸辊上凝固,且由铸辊输送至铸造间隙。从以此方式形成于铸辊上的带状壳及仍为液态的熔融金属形成的铸造间隙内形成钢带,然后在铸造间隙底部抽离钢带以进一步予以加工。因为离开铸造间隙时,铸造带处于高温状态,在其与氧气所接触的表面上形成氧化皮,这将对钢带的后续加工带来困难。特别的,氧化皮对于钢带铸造成型后所进行的管内热轧加工结果具有不利影响。已经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法,以减少氧化皮的形成程度。例如,由US-A 5,584,337、EP-A 776 984、EP-A 780 177和EP-B 830 223知,在铸造过程中,可在该类型装置的铸造间隙下方设置一箱体,用于形成一个缺氧的惰性气体环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造熔融金属,尤其是钢水以形成铸造带的装置,具有两个铸辊(2、3),其轴向平行的安置,在铸造操作过程以相对的方向旋转,限定了形成于它们之间的铸造间隙(4)的纵向侧面,并且在一个框架(25)内被旋转式支撑,框架承受铸辊轴承(2a、 3a),具有用于将产生于铸造间隙(4)的铸造带(B)的输送走的路径(F),和具有安置在两个铸辊(2、3)和铸造间隙(4)下方的铸辊罩(10),其有用于铸造带(B)的入口(17)并且被框架(25)所支撑,框架容纳铸辊轴承,且可 在工作位置和等待位置移动。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杰拉尔德霍恩比希勒,迈克尔扎赫迪,卡尔克利马,托马斯斯特潘内克,吉东什特布纳,威廉曼考,维尔纳舒默斯,
申请(专利权)人:奥地利钢铁联合企业阿尔卑斯工业设备制造有限公司,蒂森克虏伯尼罗斯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AT[奥地利]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