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车头灯调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30887 阅读:14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1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头灯调焦装置,由电机、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轴、灯架及头灯灯管组成;安有头灯灯管的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电机。当电机通电转动后,通过齿轮转动,带动灯架转动,从而使头灯灯管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动作,使头灯焦距得到调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可实现头灯的自动调焦,从而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并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工业照明灯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铁路机车照明头灯的调焦>J-U ρ α装直。技术背景现代铁路运输企业所使用的内燃机车和电力机车所用的头灯,都无自动调焦装置和功能,需要调整焦距时,主要依靠司乘人员更换灯管时,手动调整焦距,不仅费时费力,增加了司乘人员的劳动强度;而且由于带点作业,因此给司乘人员带来极大地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简单实用,能实现头灯的自动调焦,从而改善司乘人员的劳动条件,消除安全隐患的机车头灯调焦装置。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取了如下解决方案一种机车头灯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机、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轴、灯架及头灯灯管组成;安有头灯灯管的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电机。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本技术将头灯灯架做成可转动形式,当电机通电转动后,通过齿轮转动,带动灯架转动,从而使头灯灯管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动作,使头灯焦距得到调整。本技术结构简单,动作灵敏,使用安全可靠,可实现头灯的自动调焦,从而有效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并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附图说明附图为机车头灯调焦装置结构示意图。图中头灯灯管I、灯架2、连接轴3、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5、传动轴6、电机7。具体实施方式由附图可见,本技术机车头灯调焦装置系由头灯灯管I、灯架2、连接轴3、从动齿轮4、主动齿轮5、传动轴6、电机7所组成。电机7通过传动轴6连接并驱动主动齿轮5,带动与主动齿轮5啮合的从动齿轮4旋转,从动齿轮4通过连接轴3与灯架2连接,灯架2上装有头灯灯管I,头灯灯管I通过导线连接电源。权利要求1.一种机车头灯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机、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轴、灯架及头灯灯管组成;安有头灯灯管的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电机。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机车头灯调焦装置,由电机、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轴、灯架及头灯灯管组成;安有头灯灯管的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电机。当电机通电转动后,通过齿轮转动,带动灯架转动,从而使头灯灯管前高后低或前低后高动作,使头灯焦距得到调整。本技术结构简单,动作灵敏,可实现头灯的自动调焦,从而改善作业条件,减轻劳动强度,并消除不安全因素,确保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文档编号F21V19/02GK202675179SQ20122027930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4日专利技术者吕宝顺, 张海涛, 谷劲松, 朱嘉文, 崔印宏 申请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机车头灯调焦装置,其特征在于,由电机、传动轴、主动齿轮、从动齿轮、连接轴、灯架及头灯灯管组成;安有头灯灯管的灯架通过连接轴连接从动齿轮,从动齿轮与主动齿轮啮合,主动齿轮通过传动轴连接电机。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宝顺张海涛谷劲松朱嘉文崔印宏
申请(专利权)人:鞍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