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混凝土输送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9622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8: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为一种混凝土输送缸,在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缸的内壁增加一层强化层,所述的强化层位于缸体内表面的电镀层与缸体的基体之间,厚度为0.3~1.0mm,所述的强化层硬度为HRC61,以提高混凝土输送缸内壁接触疲劳寿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等离子超激光强化层与输送缸内壁间结合良好,耐磨损性强,基本不改变基体尺寸和形状,且无环境污染,抗接触疲劳的寿命较传统加工工艺相同厚度下的镀铬层提高数倍以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等离子超激光专机强化处理技术,特别是公开一种混凝土输送缸的制造方法及产品,属于表面改性及机械加工

技术介绍
混凝土输送缸主要用于混凝土泵车。目前,常见的生产工艺流程是采用45#精轧钢管粗键,调质处理至HB260左右,后衍磨,再电镀O. 2 0. 25 mm硬铬,最后抛光成品。由于混凝土输送缸在工况中磨损较大,也极易被拉伤,传统加工工艺的输送缸仅依赖硬度HV700 800,厚度O. 2 O. 25镀铬层维持耐磨使用寿命也就在5万方左右,故被称为泵车最大的消耗配件。我们的优点是和传统工艺相比,当O. 2 O. 25 mm镀铬层磨损后,我们 所开发的缸体内壁仍有O. 3 I. O mm等离子超激光硬化层,继续承担抗磨损作用,而且经等离子超激光强化处理后再镀的硬铬层HV可达到1000 1200。在国外,如日本、德国等国家,针对输送缸早有成熟的强化技术及产品,我国泵车行业起步较晚,在输送缸表面强化处理方面科研起步较晚,个别企业对缸体内壁采用中频处理,虽然能提高缸体的表面硬度,但是它的深度不够理想,操作较麻烦,并且表面容易氧化,影响表面粗糙度,最关键是较大地提高了成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混凝土输送缸,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混凝土输送缸的内壁增加一层强化层,所述的强化层位于缸体内表面的电镀层与缸体的基体之间,厚度为0.3~1.0mm,所述的强化层硬度为HRC61。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尤永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鸿得利重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