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针对微污染原水的组合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730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针对微污染原水的组合强化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接触池、絮凝沉淀池、炭砂滤池、膜处理系统、清水池、泵房和配水管网。在絮凝沉淀池和炭砂滤池之间还可增设中臭氧接触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优点在于微污染原水经处理后出厂水不但能确保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更在某些指标上达到更高要求,消除微生物超标风险,有效去除腐殖酸以及两虫。此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比传统常规处理结合深度处理工艺节省了砂滤池及消毒接触池这两个独立构筑物的占地,是场地紧凑的现有水厂实施水质升级改造建设可以得以实施。(*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为给水工程中涉及的一种水处理组合强化装置,具体地说是一种针对微污染原水的组合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建设部发布的《城市供水水质标准》的施行,以及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的实施,我国大部分水源受到污染的常规工艺水厂均面临净水工艺升级改造的任务。随着新的行业标准和国家标准的相继实施,我国经济较为发达而水源普遍污染较重的长三角和珠三角地区近年来对水厂净水工艺逐步实施升级改造,其中浙江省的起步较早。根据《浙江省城市供水现代化水厂评价标准》中所规定的现代化水厂出厂水优质标准,·其中要求水厂出水的浊度< O. 1NTU, CODMn < 2. Omg/L·杭州水业集团有限公司自上世纪末开始对杭州主城区水厂进行了旨在提升水质的净水工艺改造,其中常规水处理工艺基础增设了预臭氧和后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南星水厂工程已建成运行,出水水质基本满足了上述各项新标准要求,但受建设场地条件的限制,改造后的水厂清水库的库容非常有限,难以满足水厂运行调度要求。此外,出水浊度与浙江省现代化水厂出水标准尚有差距。目前,预臭氧加臭氧活性炭工艺较普遍被各水务公司作为水厂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针对微污染原水的组合强化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预臭氧接触池、絮凝沉淀池、中臭氧接触池、生物炭砂滤池、膜处理系统、清水池、泵房和配水管网。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钟珮王如华朱寅春蔡报祥赵晖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政工程设计研究总院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