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27302 阅读:149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联接有用于拦截污水中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的格栅井,所述格栅井内设置有脉冲布水器,所述格栅井出水口与水解酸化池相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内投放有球形悬浮填料,所述水解酸化池出水口经一输送管与塔式生物滤池上方的进水口相联接,位于塔式生物滤池内腔装填有填料,所述塔式生物滤池下方的出水口与一沉降池相联接,所述沉降池内投放有轻质填料,所述沉降池出水口联接有用于排放达到排放要求污水的排放管,该系统可以快速、低成本的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处理好的污水可以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减少了污水所产生的污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特别是针对农村地区使用特点设计的污水处理设备,适用于农村小城镇、村庄、农场和远离城市的工矿企业单位、部队营区、旅游风景区的生活、生产污水处理。
技术介绍
为改善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国家投入大量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的净化处理,由于农村存在人口分散、经济发展水平低、管理人员素质低等因素,因此用于农村的生活污水处理设备必须适合农村上述特点。目前使用的无动力埋地式污水处理装置无法达到国家污水排放标准,采用生物接触氧化法则须较高水平的管理、且运行费用很高难以在农村推广使用,而氧化塘、人工湿地等处理技术又存在占地面积大等缺点。因此目前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尚无既能达到排放标准、管理方便、运行费用又低的小型无动力(微动力)生活污水处理成套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可以快速、低成本的对污水进行处理,使处理好的污水可以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一级A标准,减少了污水所产生的污染。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在于一种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联接有用于拦截污水中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的格栅井,所述格栅井内设置有脉冲布水器,所述格栅井出水口与水解酸化池相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内投放有球形悬浮填料,所述水解酸化池出水口经一输送管与塔式生物滤池上方的进水口相联接,位于塔式生物滤池内腔装填有填料,所述塔式生物滤池下方的出水口与一沉降池相联接,所述沉降池内投放有轻质填料,所述沉降池出水口联接有用于排放达到排放要求污水的排放管。进一步的,所述输送管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进一步的,所述污水进水管、格栅井、水解酸化池、沉降池位于草坪或路面下方,所述塔式生物滤池位于草坪或路面上方。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底部设置有池底布水装置。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经污水提升泵与输送管相联接用于将污水输送到塔式生物滤池。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还设置有检查井和通气管。进一步的,所述塔式生物滤池顶部开设有排气口,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外周壁中部设置有取样口,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底部开设有通气口,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外周壁设置有由底部延伸至顶部的扶梯;所述塔式生物滤池内腔的上方、下方均设有一布水装置,与通气口相对位置的塔式生物滤池内腔设置有自然通风系统。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池位于其进水口下方的内壁设置有污泥折流挡板。进一步的,所述格栅井顶部设置有盖板,所述格栅井设于砂垫层上,所述砂垫层底部为素土层。进一步的,所述水解酸化池底部设于砂垫层上,所述砂垫层底部为素土层。进一步的,所述沉降池上部与草坪或路面之间设有出水堰。本技术的优点 在于I、处理工艺先进、处理效果好、经过处理后污水的出水主要指标达到国家《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 —级A标准;2、设备运行费用低,动力仅有I台污水提升泵,吨水运行费用O. I元左右,大大低于常规处理(A/02生物膜法处理工艺)的运行费用。若有可利用地势高差,可不用污水提升泵,作到无动力运行费用更低;3、设备主体为塔式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低;4、设备为工厂化生产、成套供应、设计、安装、调试规范化、标准化;5、设备造价低、运行管理简单、小型设备无须专职的管理人员,特别适用于经济实力差、管理人员素质低的小城镇和边远地区使用。适用于小城镇和边远地区。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所提出系统中各设备的连接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实施例I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实施例2的示意图。附图说明I 一污水进水管 2 —格栅井 3 —脉冲布水器4 一水解酸化池 5 —输送管6 —塔式生物滤池 7 —沉降池8 一排放管9 一草坪或路面 10 —污水提升泵11一砂垫层 12 —素土层 13 —出水堰 14 一浮球液位控制器21—盖板41 一球形悬浮填料42 —检查井43 —通气管44 一布水装置 51—流量调节阀61 —填料62 —排气口 63 —取样口 64 —通气口 65—扶梯66—布水装置 67—自然通风系统 71 —轻质填料 72 —污泥折流挡板。具体实施方式为让本技术的上述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下文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但本技术并不限于此。参考图例,一种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水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I联接有用于拦截污水中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的格栅井2,所述格栅井2内设置有脉冲布水器3,所述格栅井2出水口与水解酸化池4相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4内投放有球形悬浮填料41,所述水解酸化池4出水口经一输送管5与塔式生物滤池6上方的进水口相联接,位于塔式生物滤池6内腔装填有填料61,所述塔式生物滤池6下方的出水口与一沉降池7相联接,所述沉降池7内投放有轻质填料71,所述沉降池7出水口联接有用于排放达到排放要求污水的排放管8。所述输送管5上安装有流量调节阀51。所述污水进水管I、格栅井2、水解酸化池3、沉降池7位于草坪或路面9下方,所述塔式生物滤池6位于草坪或路面9上方。所述水解酸化池4底部设置有池底布水装置44。所述水解酸化池4经污水提升泵10与输送管5相联接用于将污水输送到塔式生物滤池6。所述水解酸化池4还设置有检查井42和通气管43。所述塔式生物滤池6顶部开设有排气口 62,所述塔式生物滤池6外周壁中部设置有取样口 63,所述塔式生物滤池6底部开设有通气口 64,在较佳的实施例中,设有2个通气口 64,所述塔式生物滤池6外周壁设置有由底部延伸至顶部的扶梯65 ;所述塔式生物滤池 6内腔的上方、下方均设有一布水装置66,与通气口 64相对位置的塔式生物滤池6内腔设 置有自然通风系统67。所述沉降池7位于其进水口下方的内壁设置有污泥折流挡板72。所述格栅井2顶部设置有盖板21,所述格栅井2设于砂垫层11上,所述砂垫层11底部为素土层12。所述水解酸化池4底部设于砂垫层11上,所述砂垫层11底部为素土层12。所述沉降池7上部与草坪或路面9之间设有出水堰13。本技术一较佳实施例中,水解酸化池内还设有浮球液位控制器14。本技术实施例一中参考图2,该系统装在平整的草坪或路面,在该实施例中,需要通过污水提升泵将水解酸化池内的污水提升到塔式生物滤池中。本技术实施例二中参考图3,该系统装在具有斜坡的草坪或路面;这时格栅井和水解酸化池装在地势高的草坪或路面,塔式生物滤池和沉降池装在地势低的草坪或路面,这一实施例中就可以省略污水提升泵,污水可以通过自重往塔式生物滤池流,节省了购买设备所需的经费。本技术中,各设备的工作原理及其用途为I、格栅井生活污水经过收集管道进入格栅井,格栅井内设置格栅,拦截污水中较大的悬浮物或漂浮物如木屑、纸屑、塑料制品等,防止后续设备、管道堵塞。并起到脉冲布水器的储能功能。2、脉冲布水器进水分配系统对污水处理设备的良好运转是至关重要的,低水位脉冲布水器,它是由脉冲发生器、布水装置等部分组成,其特点是在进水水头低的情况下无须消耗额外动力,存储水力势能、瞬间排水,对水解酸化池周期性大流量脉冲进水,搅起池底的活性污泥使其与池内污水不断搅动混合,微生物、兼性厌氧菌等与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充分接触,大幅度地提高水解酸化池的处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生活、生产污水处理系统,包括污水进水管,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进水管联接有用于拦截污水中较大悬浮物或漂浮物的格栅井,所述格栅井内设置有脉冲布水器,所述格栅井出水口与水解酸化池相连接,所述水解酸化池内投放有球形悬浮填料,所述水解酸化池出水口经一输送管与塔式生物滤池上方的进水口相联接,位于塔式生物滤池内腔装填有填料,所述塔式生物滤池下方的出水口与一沉降池相联接,所述沉降池内投放有轻质填料,所述沉降池出水口联接有用于排放达到排放要求污水的排放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海鹰王道新邱汝彬
申请(专利权)人:福州海恒水务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