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半固态金属加工
,特别涉及到一种施加复合电磁搅拌连续制备半固态金属浆料的方法。
技术介绍
金属半固态加工概念是由美国科学家在上个世纪七十年代首次提出的,该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液态金属凝固过程中施加剧烈搅拌,破碎所生成的树枝初晶而形成近球形初晶和残余液相共同构成的具有非枝晶组织特征的合金浆料,这种浆料在力的作用下即使固相分数较大时仍具有很好的流动性,可以被直接输送到成形设备,利用轧制、压铸、挤压、模锻等常规工艺进行加工成形。这种方法融合了铸造和锻造工艺特点,具有高效、节能、环保、高质量、高成品率以及近终形等优点,因此,受到国际材料界的广泛关注,已成为当今最活跃的研究领域之一。半固态成形工艺主要包括触变成形和流变成形两种。触变成形工艺是将制备的半固态浆料先铸造成坯料,须经过二次加热,再进行成形加工,其工艺可控性强、过程较稳定且易操作,对浆料质量要求相对不是太高,因而较快进入了工业化生产,但工艺过程相对复杂,导致成本增加。流变成形工艺试图省去二次加热,由制备的半固态浆料直接进行流变成形加工,具有生产流程短、相对成本低、设备简单等特点,近年来受到国内外的普遍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施加复合电磁搅拌连续制备半固态金属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熔炼合格的过热铝合金熔体以高于其液相线温度10~80℃连续不断地浇到一个预热的中间包内,且中间包内金属液体始终保持恒定高度,其中,中间包的预热温 度为高出所浇注金属液体的液相线温度以上0~30℃,同时对中间包内的金属液体施加电磁搅拌,将金属液体以整体电磁搅拌的方式均匀冷却,使所述金属液体温度处于其液相线温度之上0~10℃范围之内;2)将中间包内温度处于其液相线温度之上0~10 ℃范围之内的金属液体流经位于中间包下部连接的导流管,同时对流经导流管内的金属液体施加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施加复合电磁搅拌连续制备半固态金属浆料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述步骤1)将熔炼合格的过热铝合金熔体以高于其液相线温度10~80℃连续不断地浇到一个预热的中间包内,且中间包内金属液体始终保持恒定高度,其中,中间包的预热温度为高出所浇注金属液体的液相线温度以上0~30℃,同时对中间包内的金属液体施加电磁搅拌,将金属液体以整体电磁搅拌的方式均匀冷却,使所述金属液体温度处于其液相线温度之上0~10℃范围之内;2)将中间包内温度处于其液相线温度之上0~10℃范围之内的金属液体流经位于中间包下部连接的导流管,同时对流经导流管内的金属液体施加电磁搅拌,并采用导流管外壁上的控温器控制导流管外壁的冷却强度,使导流管内金属液体的冷却速度控制在1~50℃/s,将经过导流管后的金属液体的温度控制在所浇注金属液体的液相线温度之下5~30℃;3)经过导流管后的金属液体进入一个保温器内,保温器温度控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峰,徐骏,石力开,朱学新,田战峰,杨必成,谢丽君,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有色金属研究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