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吹膜机叉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6805 阅读:13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7: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膜机叉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转动连接,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连接端设有将吹气薄膜夹扁的出料口,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自由端设有供吹气薄膜进入的进料口;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有四面叉边体,该四面叉边体将吹气薄膜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局部层叠。采用上述方案,该四面叉边体将吹气薄膜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局部层叠,实现比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更宽充气薄膜的挤压。(*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吹膜机,特别涉及一种吹膜机叉边装置
技术介绍
为了避免薄膜(如PE薄膜)相互贴在一起褶皱,在使用薄膜作用原料进行印刷等操作时,先需要对薄膜进行吹气,然后进行挤压以便平整地进入印刷程序。然而,传统的吹膜机只能对固定宽度的薄膜进行挤压。如只能最大限定地对2000mm宽的膜产品进行挤压的吹膜机,对于更宽的膜产品却无能为力,只能单独搭建一个更宽的吹膜机。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以对在可调的范围内对不同宽度的薄膜进行挤压的吹膜机叉边装置。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吹膜机叉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转动连接,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连接端设有将吹气薄膜10夹扁的出料口 26,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自由端设有供吹气薄膜10进入的进料口 28 ;所述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之间设有四面叉边体30,该四面叉边体30将吹气薄膜10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10局部层叠。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四面叉边体30的每一面为三角平面,且每两个三角平面共一条边;其中第一个三角平面和第二个三角平面分别沿着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方向延伸,第三个三角平面由上往下逐渐变宽,第四个三角平面由上往下逐渐变窄。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个三角平面、第二个三角平面的相交边L与第三个三角平面、第四个三角平面的相交边W空间垂直。本技术所述的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所采取的有益效果本技术所述的吹膜机叉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吹气薄膜经过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挤压,并且在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有四面叉边体,该四面叉边体将吹气薄膜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局部层叠,实现比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更宽充气薄膜的挤压。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I是本技术所述的吹膜机叉边装置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所述的四面叉边体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如图I所示,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膜机叉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转动连接,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连接端设有出料口 26,出料口 26将吹气薄膜10夹扁。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自由端设有进料口28,进料口 28供吹气薄膜10进入。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之间设有四面叉边体30,该四面叉边体30将吹气薄膜10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10局部层叠。如图2所示,四面叉边体30的每一面为三角平面,每两个三角平面共一条边。其中,第一个三角平面31和第二个三角平面(图中未示出)分别沿着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方向延伸,第三个三角平面33由上往下逐渐变宽,第四个三角平面由上往下逐渐变 窄。第一个三角平面31、第二个三角平面的相交边L与第三个三角平面33、第四个三角平面的相交边W空间垂直。本技术所述的吹膜机叉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吹气薄膜10经过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挤压,并且在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之间设有四面叉边体30,该四面叉边体30将吹气薄膜10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10局部层叠,实现比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更宽充气薄膜的挤压。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技术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技术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吹膜机叉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转动连接,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连接端设有将吹气薄膜(10)夹扁的出料口(26),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自由端设有供吹气薄膜(10)进入的进料口(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之间设有四面叉边体(30),该四面叉边体(30)将吹气薄膜(10)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10)局部层叠。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吹膜机叉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面叉边体(30)的每一面为三角平面,且每两个三角平面共一条边;其中第一个三角平面和第二个三角平面分别沿着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方向延伸,第三个三角平面由上往下逐渐变宽,第四个三角平面由上往下逐渐变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吹膜机叉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个三角平面、第二个三角平面的相交边L与第三个三角平面、第四个三角平面的相交边W空间垂直。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吹膜机叉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转动连接,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连接端设有将吹气薄膜夹扁的出料口,第一夹板与第二夹板的自由端设有供吹气薄膜进入的进料口;所述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之间设有四面叉边体,该四面叉边体将吹气薄膜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局部层叠。采用上述方案,该四面叉边体将吹气薄膜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局部层叠,实现比第一夹板或第二夹板更宽充气薄膜的挤压。文档编号B65H23/34GK202670851SQ20122033178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0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0日专利技术者邵祖明 申请人:厦门市瀚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吹膜机叉边装置,包括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转动连接,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连接端设有将吹气薄膜(10)夹扁的出料口(26),第一夹板(22)与第二夹板(24)的自由端设有供吹气薄膜(10)进入的进料口(28);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夹板(22)和第二夹板(24)之间设有四面叉边体(30),该四面叉边体(30)将吹气薄膜(10)往内侧挤压,使吹气薄膜(10)局部层叠。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祖明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瀚邦包装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