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环焊缝自动焊接平台。由机械部分和控制系统组成,包括床身(1)、程序控制系统(8)和操作盒(9),所述的变位机构(2)与气动送卸料平台(5)相邻,两者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床身(1)的前方,气动夹具(3)安装在变位机构(2)上,气动夹具(3)的夹紧工位与气动送卸料平台(5)送料工位的位置对应;相对于变位机构(2)的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设有两套焊枪控制机构(15、16)与床身1连接,变位机(2)、气动夹具(3)和两套焊枪控制机构(15、16)上的两把焊枪分别组成双环焊缝的焊接工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焊接过程中,该程序可分别调节各枪焊接电流参数,且控制器可调速、显示各部分采用各自的焊接电源,控制相互之间完全隔离,可靠性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焊接加工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双环焊缝自动焊接平台及焊接工艺。特别涉及一种自动焊接桥壳总成加强环、后桥壳盖总成双环焊缝的焊接平台及焊接工艺。
技术介绍
目前,国内焊接桥壳总成基本上均有加强环和后桥壳盖总成组成,由于这两个环直径大,焊接焊缝较长;现有技术设备采用单枪45°角度位置焊接,工件放置在45°角度位置,平台上分别涨紧加强环内孔及壳盖内孔后,再进行焊接,需加强环环焊专机、后桥壳盖总成环焊专机各一台,操作人员两名。主要缺点是需投入两台设备,两台设备占地位置大,操作人员多,加工工序长,生产效率低,产品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程序控制系统控制气动送料平台,将工件送到焊接汽动夹具内,到位后程序再控制汽动夹具夹紧,然后焊枪移动,达到双焊枪同时自动焊接双环焊缝的双环焊缝自动焊接平台及焊接工艺。本技术的目的之一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双环焊缝自动焊接平台,由焊接平台机械部分和焊接平台控制系统组成,焊接平台机械部分包括床身、变位机构、气动夹具、气动送卸料平台、焊接电源、程序控制系统和操作盒,所述的变位机构与气动送卸料平台相邻,两者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床身的前方,气动夹具安装在变位机构上,气动夹具的夹紧工位与气动送卸料平台送料工位的位置对应;相对于变位机构的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设有两套焊枪控制机构与床身连接,变位机、气动夹具和两套焊枪控制机构上的两把焊枪分别组成双环焊缝的焊接工位。优选在变位机构的后方设有第一焊枪控制机构,在变位机构的左方设有第二焊枪控制机构。所述的第一焊枪控制机构包括立柱、焊枪进给横梁和焊枪调节梁,焊枪控制机构分别通过立柱与床身连接,立柱和焊枪进给横梁为“十”字架结构,焊枪进给横梁与立柱前后水平滑动连接,焊枪调节梁与焊枪进给横梁的前端面左右水平滑动连接,焊枪调节梁与焊枪座上下滑动连接并通过焊枪座与焊枪连接;所述的第二焊枪控制机构采用与第一焊枪控制机构相同的结构,或所述的第二焊枪控制机构的立柱上通过水平丝杆与水平滑动支架连接,水平滑动支架通过垂直丝杆与垂直滑动支架连接,垂直滑动支架设有焊枪座与焊枪连接;所述的立柱上分别设有一送丝机构,或两个送丝机构设在同一立柱的左右柱体上。进一步优选所述的第一焊枪控制机构的立柱的一侧面上通过螺栓固定安装2组共四个直线滑块,焊枪进给横梁上设有导轨与立柱上的四个滑块水平滑动连接,同时焊枪进给横梁的一侧与气缸的伸出杆连接,立柱与汽缸的尾部连接;焊枪进给横梁的前端设有连接板,焊枪调节梁内部设有水平丝杆并通过水平丝杆与连接板左右水平滑动连接;焊枪调节梁与垂直连接板固定连接,垂直连接板与焊枪座上下滑动连接,同时垂直连接板一端通过垂直升降汽缸与垂直丝杆连接并通过垂直丝杆与焊枪座连接。焊接平台控制系统为程序控制系统通过电缆分别与变位机构、气动夹具、焊枪控制机构的汽缸和焊枪、气动送卸料平台、焊接电源、送丝机构和操作盒连接,操作盒上设有自动操作模式下的启动按钮;和手动操作模式下的控制变位机构变位的按钮,控制气动夹具夹紧、松开工件的按钮,控制焊枪控制机构驱动焊枪垂直上升和前后运动的按钮,控制气动送卸料平台送卸料的按钮,控制焊接电源和焊枪的焊接按钮,控制送丝机构送丝的按钮。所述的变位机构包括旋转机头、变位机和平台,平台与变位机的机体固定连接,旋转机头固定在平台上,一端与减速电机连接,另一端与气动夹具连接;变位机的变位角度为0° 90°,并通过气动夹具使焊接工件的变位角度为0° 90°,旋转机头旋转角度可以设置。气动夹具由气动卡盘和汽缸组成,气动卡盘上装有三个卡爪,对应安装在气动卡 盘三个卡槽内,汽缸与气动卡盘通过螺栓连接。本技术的目的之二是这样实现的所述的一种双环焊缝自动焊接平台的焊接工艺如下(I)先按焊接工件的焊接工艺要求设计自动控制的气动送卸料平台、气动夹具、一套或两套焊枪控制机构和焊接电源的控制程序,确定变位机的变位角度,通过程序控制各运动机构按所需焊接工艺运动方式工作;(2)将焊接工件放置在气动送卸料平台上,按操作盒上的自动操作模式下的启动按钮,程序控制系统控制气动送卸料平台将焊接工件水平送入变位机构上的气动夹具内,到位后气动夹具对工件进行定位、夹紧,夹紧到位后通过检测信号返回信号再到程序控制系统;(3)程序控制系统得到信号后控制气动送卸料平台退回,同时将信号发送到两套焊枪控制机构,两套焊枪控制机构驱动各自焊枪先向前运动,再垂直下降各自的焊接工位;或自动控制第一焊枪控制机构的焊枪调节到焊接工位;同时手动通过水平丝杆和垂直丝杆将第二焊枪控制机构的焊枪调节到焊接工位;(4)再按操作盒上的自动操作模式下的启动按钮,程序控制系统程序控制两台焊接电源和两台送丝机构同时送丝,第二焊枪控制机构开始进行焊接焊缝和第一焊枪控制机构开始进行焊接焊缝;焊接的同时,控制变位机构上的旋转机头并驱动气动夹具夹紧焊接工件旋转,通过检测信号检测变位机构上的旋转机头旋转角度并将信号返回程序控制系统,由程序控制系统一直监测变位机构上的旋转机头旋转角度,直到旋转到位,双焊缝焊接完成;(5)旋转到位后程序控制系统程序先控制两台送丝机构停止送丝,再控制两套焊枪控制机构的焊枪调节梁前端带动焊枪上升,焊枪进给横梁再带动焊枪回位; 或自动控制第一焊枪控制机构焊枪回位;同时手动通过水平丝杆和垂直丝杆将第二焊枪控制机构的焊枪调节回位;然后控制气动送卸料平台伸出接料,气动夹具松开焊接工件,最后控制气动送卸料平台将焊接工件送回焊接工件初始位置,整个焊接过程完成。本技术自动定心夹紧、定位、旋转及自动装夹工件,装夹状态一致,具有抗干扰强、可靠性高、调速稳定、操作方便、自动化程度高等特点的焊接控制程序,该程序根据产品从装夹、送料、夹紧、下枪、焊接到卸料整个运行步骤进行控制;在焊接过程中,该程序可分别调节各枪焊接电流参数,且控制器可调速、显示各部分采用各自的焊接电源,控制相互之间完全隔离,可靠性高。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I焊接平台及焊接夹具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I焊接工件主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I焊接工件侧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I :本技术由焊接平台机械部分和焊接平台控制系统组成,焊接平台机械部分主要构成如下由床身1,变位机构2,气动夹具3,焊枪控制机构16,气动送卸料平台5,焊接电源6,送丝机构7,程序控制系统8,操作盒9、立柱10、固定焊枪控制机构15等组成。所述的变位机构2与气动送卸料平台5相邻,两者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床身I的前方,气动夹具3安装在变位机构2上,气动夹具3的夹紧工位与气动送卸料平台5送料工位的位置对应;在变位机构2的后方设有第一焊枪控制机构16,在变位机构2的左方设有第二焊枪控制机构15,变位机2、气动夹具3和两套焊枪控制机构15、16上的两把焊枪分别组成双环焊缝的焊接工位。所述的第一焊枪控制机构16包括立柱10、焊枪进给横梁11和焊枪调节梁12,焊枪控制机构16分别通过立柱10与床身I连接,立柱10和焊枪进给横梁11为“十”字架结构,焊枪进给横梁11与立柱10前后水平滑动连接,焊枪调节梁12与焊枪进给横梁11的前端面左右水平滑动连接,焊枪调节梁12与焊枪座上下滑动连接并通过焊枪座与焊枪连接;所述的第二焊枪控制机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环焊缝自动焊接平台,由焊接平台机械部分和焊接平台控制系统组成,焊接平台机械部分包括床身(1)、变位机构(2)、气动夹具(3)、气动送卸料平台(5)、焊接电源(6)、程序控制系统(8)和操作盒(9),其特征是:所述的变位机构(2)与气动送卸料平台(5)相邻,两者分别通过螺栓安装在床身(1)的前方,气动夹具(3)安装在变位机构(2)上,气动夹具(3)的夹紧工位与气动送卸料平台(5)送料工位的位置对应;相对于变位机构(2)的两个不同的方向上,设有两套焊枪控制机构(15、16)与床身(1)连接,变位机(2)、气动夹具(3)和两套焊枪控制机构(15、16)上的两把焊枪分别组成双环焊缝的焊接工位。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拱华,黄平辉,唐思成,胡义华,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江铃底盘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