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张志平专利>正文

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23363 阅读:3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5:03
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属于冲压模具技术领域,目的是提供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将橡胶设置在下模座板下方,解决了在零件在弯曲过程中零件不能顺利脱模的问题,且上模与下模不会卡死,模具上下模不会产生错位现象,由上模座(1)、螺钉(2)、模柄(3)、止动销(4)、销钉(5)、导套(6)、垫板(7)、导柱(8)、凸模固定板(9)、定位板(10)、螺钉(11)、凹模(12)、下模座(13)、销钉(14)、螺钉(15)、上垫板(16)、橡胶(17)、螺钉(18)、下垫板(19)、顶杆(20)、螺钉(21)、凸模(22)、顶件板(23)组成,模具基本上不用进行维修,操作简单实用可靠,由专用冲床配合做动。(*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冲压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
技术介绍
金属材料被弯成一定形状和角度的零件的成形方法称为零件弯曲,弯曲是冲压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种工艺,可用于制造大型结构零件,如飞机机翼、汽车大梁等,也可用于生产中小型机器及电子仪器仪表零件,如铰链、电子元器件等,根据弯曲件的不同要求和生产指的大小,有各种不同的弯曲方法。最常用的是以弯曲模具在通用压力机上进行压弯,此外也有在折弯机、滚弯机、拉弯机上进行的折弯、滚弯、拉弯等,普通U形弯曲采用的坯料为平板料,在立边处易起皱、大平面也容易产生翘曲,该面整个弯曲过程中会与凹模发生相对 滑动,且该表面在弯曲开始时与凹模是线接触,有较大的接触应力,表面不可避免会出现拉痕。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将橡胶设置在下模座板下方,解决了在零件在弯曲过程中零件不能顺利脱模的问题,且上模与下模不会卡死,模具上下模不会产生错位现象,从而避免了零件在弯曲时拉痕的产生和立边的起皱。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由上模座1、M8螺钉2、模柄3、止动销4、销钉5、导套6、垫板7、导柱8、凸模固定板9、定位板10、MlO螺钉11、凹模12、下模座13、销钉14、M12螺钉15、上垫板16、橡胶17、M14螺钉18、下垫板19、顶杆20、M8M16螺钉21、凸模22、顶件板23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模座I上设置有模柄3,模柄3镶钳在上模座I中部,上模座I下方设置有垫板7,垫板7下方设置有凸模固定板9,所述的上模座I垫板7、凸模固定板9上设置有螺纹孔、止动销孔、销钉孔,止动销4将上模座I和垫板7连接在一起,M8螺钉2和销钉5将上模座I、垫板7、凸模固定板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模座I四角部位还设置有导套6,垫板7和凸模固定板9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凸模22。下模座13上设置有顶件板23、凹模12,所述的下模座13上设置有螺纹孔、顶杆孔、销钉孔,所述的下模座13四角部位还设置有导柱8,销钉14、M12螺钉15将下模座13与凹模12连接在一起,凹模12内部有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顶件板23,顶件板23与下模座13通过M12螺钉15连接在一起,在凹模12上方设置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通过MlO螺钉11与凹模12连接在一起,在下模座13下方还设置有上垫板16,所述的上垫板16上设置有螺钉孔、顶杆孔,在上垫板16下方设置有橡胶17,在橡胶17下方设置有下垫板19,M8M16螺钉21通过上垫板16将下模座13与顶件板23连接在一起,M14螺钉18将上垫板16、橡胶17、下垫板1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下垫板19上设置有容纳橡胶17的型腔,顶杆20通过下垫板19、上垫板16、下模座13与顶件板相接触。上述所述的凸模22与顶件板23形成零件的型腔。上述所述的上模座I、下模座13材质为HT200。上述所述的垫板7、定位板10、顶件板23、上垫板16、下垫板19材质为45钢,热处理后硬度达到43-48HRC。上述所述的凸模固定板9材质为Q235。上述所述的凸模22、凹模12材质为Crl2,热处理后硬度达到56-60HRC。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所述的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凸模22设置在上模座I上,上模座I装夹在油压机上夹板,由上夹板带动凸模422,凹模12设置下模座13上,下模座13装夹在油压机 下夹板上,由下夹板带动凹模12,将所要冲压的零件材料放置在凹模12限位型腔内,凸模22下压完成冲压动作同时凹模12由中部设置的顶杆20将零件顶起,上模座I与下模座13由四根立柱限位保护,能够确保凸模22与凹模12在冲压过程中上模座I水平下落从而不会产生位移导致零件报废,模具基本上不用进行维修,操作简单实用且可靠,由专用冲床配合做动。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零件结构正视图。图2为本技术零件结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零件展开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凸模结构正视图。图5为本技术凹模结构俯视图。图6为本技术整体模具结构示意图。图中,上模座1、M8螺钉2、模柄3、止动销4、销钉5、导套6、垫板7、导柱8、凸模固定板9、定位板10、MlO螺钉11、凹模12、下模座13、销钉14、M12螺钉15、上垫板16、橡胶17、M14螺钉18、下垫板19、顶杆20、M8M16螺钉21、凸模22、顶件板23。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由上模座1、M8螺钉2、模柄3、止动销4、销钉5、导套6、垫板7、导柱8、凸模固定板9、定位板10、M10螺钉11、凹模12、下模座13、销钉14、M12螺钉15、上垫板16、橡胶17、M14螺钉18、下垫板19、顶杆20、M8M16螺钉21、凸模22、顶件板23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模座I上设置有模柄3,模柄3镶钳在上模座I中部,所述的上模座I材质为HT200,上模座I下方设置有垫板7,垫板7下方设置有凸模固定板9,所述的上模座I垫板7、凸模固定板9上设置有螺纹孔、止动销孔、销钉孔,止动销4将上模座I和垫板7连接在一起,M8螺钉2和销钉5将上模座I、垫板7、凸模固定板9连接在一起,凸模固定板9材质为Q235,所述的上模座I四角部位还设置有导套6,垫板7和凸模固定板9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凸模22,所述的垫板7、材质为45钢,热处理后硬度达到43-48HRC,所述的凸模22材质为Crl2,热处理后硬度达到56-60HRC。下模座13上设置有顶件板23、凹模12,所述的下模座13上设置有螺纹孔、顶杆孔、销钉孔,所述的下模座13材质为HT200,所述的下模座13四角部位还设置有导柱8,销钉14、M12螺钉15将下模座13与凹模12连接在一起,所述的凹模12材质为Crl2,热处理后硬度达到56-60HRC,凹模12内部有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顶件板23,顶件板23与下模座13通过M12螺钉15连接在一起,在凹模12上方设置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通过MlO螺钉11与凹模12连接在一起,在下模座13下方还设置有上垫板16,所述的上垫板16上设置有螺钉孔、顶杆孔,在上垫板16下方设置有橡胶17,在橡胶17下方设置有下垫板19,M8M16螺钉21通过上垫板16将下模座13与顶件板23连接在一起,M14螺钉18将上垫板16、橡胶17、下垫板1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下垫板19上设置有容纳橡胶17的型腔,顶杆20通过下垫板19、上垫板16、下模座13与顶件板相接触,所述的凸模22与顶件板23形成零件的型腔,所述的定位板10、顶件板23、上垫板16、下垫板19材质为45钢,热处理后硬度达到43-48HRC。根据对零件工艺进行分析,零件所用材料为10钢是常用的冲压材料,塑性较好,适合于冲压加工,该零件结构简单,形状对称,适合弯曲,图纸上所有的尺寸精度均未标准公差,可以不考虑圆角半径的回弹,所以该工件符合普通弯曲的经济精度要求。由于其凹模12和凸模22是工作部位,硬度要求较好,所以对凹模12的制造工艺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精加工、淬火58HRC、磨削;凸模22制造工艺为下料、锻造、正火、机加工、调质、精加工、淬火60HRC、磨削,其正火目的是预先热处理,消除锻件内应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U形弯曲件简易冲压模,由上模座(1)、M8螺钉(2)、模柄(3)、止动销(4)、销钉(5)、导套(6)、垫板(7)、导柱(8)、凸模固定板(9)、定位板(10)、M10螺钉(11)、凹模(12)、下模座(13)、销钉(14)、M12螺钉(15)、上垫板(16)、橡胶(17)、M14螺钉(18)、下垫板(19)、顶杆(20)、M16螺钉(21)、凸模(22)、顶件板(23)组成;其特征在于:上模座(1)上设置有模柄(3),模柄(3)镶钳在上模座(1)中部,上模座(1)下方设置有垫板(7),垫板(7)下方设置有凸模固定板(9),所述的上模座(1)垫板(7)、凸模固定板(9)上设置有螺纹孔、止动销孔、销钉孔,止动销(4)将上模座(1)和垫板(7)连接在一起,M8螺钉(2)和销钉(5)将上模座(1)、垫板(7)、凸模固定板(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上模座(1)四角部位还设置有导套(6),垫板(7)和凸模固定板(9)形成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凸模(22);下模座(13)上设置有顶件板(23)、凹模(12),所述的下模座(13)上设置有螺纹孔、顶杆孔、销钉孔,所述的下模座(13)四角部位还设置有导柱(8),销钉(14)、M12螺钉(15)将下模座(13)与凹模(12)连接在一起,凹模(12)内部有一个空腔,空腔内设置有顶件板(23),顶件板(23)与下模座(13)通过M12螺钉(15)连接在一起,在凹模(12)上方设置有定位板(10),定位板(10)通过M10螺钉(11)与凹模(12)连接在一起,在下模座(13)下方还设置有上垫板(16),所述的上垫板(16)上设置有螺钉孔、顶杆孔,在上垫板(16)下方设置有橡胶(17),在橡胶(17)下方设置有下垫板(19),M16螺钉(21)通过上垫板(16)将下模座(13)与顶件板(23)连接在一起,M14螺钉(18)将上垫板(16)、橡胶(17)、下垫板(19)连接在一起,所述的下垫板(19)上设置有容纳橡胶(17)的型腔,顶杆(20)通过下垫板(19)、上垫板(16)、下模座(13)与顶件板相接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志平
申请(专利权)人:张志平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