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222900 阅读:13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8 04: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破碎装置,包括机架上设置壳体,机架上设置的转轴的一端延伸到壳体内,壳体外部的转轴轴身由轴承支撑在机架上设置的轴承座,壳体下部设置出料口、上部有投料口,所述的轴承座包括支撑轴承的内座,内座外设置外座,内座和外座之间的空腔与冷却液连通。由于在轴承座上设置了冷却系统,可以避免轴承温度过高,这样才能保证破碎装置的正常运转,实现连续破碎的目的。(*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破碎装置,具体讲就是食品类原料的破碎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需要对食物进行破碎以方便加工和食用。如将五谷杂粮破碎后制成便于冲泡的即用食品或饮品,现有技术中破碎设备通常包括机架,设置在机架上的机壳内部构成破碎腔,破碎腔内设置破碎刀,破碎刀做回转运动,回转刀具与转轴相连,电机带动转轴高速旋转,在回转刀具与静止刀具相互配合对物料进行破碎。这种设备一般是一次投料,破碎完成后再一次性出料,生产为间歇式,破碎腔的下方设置阀部供放料之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新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谷物、原料实施连续破碎并可同步连续出料的破碎装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破碎装置,包括机架上设置壳体,机架上设置的转轴的一端延伸到壳体内,壳体外部的转轴轴身由轴承支撑在机架上设置的轴承座内,壳体下部设置出料口、上部有投料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包括支撑轴承的内座,内座外设置外座,内座和外座之间的空腔与冷却液连通。由于在轴承座上设置了冷却系统,可以避免轴承温度过高,这样才能保证破碎装置的正常运转,实现连续破碎的目的。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如图I所示,破碎装置,包括机架10上设置壳体20,机架10上设置的转轴30的一端延伸到壳体20内,壳体20外部的转轴30轴身由轴承41支撑在机架10上设置的轴承座40内,壳体20下部设置出料口 21、上部有投料口 22,所述的轴承座40包括支撑轴承41的内座42,内座42外设置外座43,内座42和外座43之间的空腔与冷却液连通,为了方便连接,在外座43上设置两个管接头均与内座42和外座43之间的空腔连通,这样两个管头中一个接进水、一个接出水,这样就可实现冷却了,由于加设了冷却管路,所以转轴30及轴承41均被良好的冷却,所以破碎可以连续进行,由于破碎实现了连续作业,为了及时收集粉碎好了的物料,所以在所述的出料口 21处设置集料袋,袋体可以适当长些,不仅可以确保物料的收集,也方便取料供下道工序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破碎装置,包括机架(10)上设置壳体(20),机架(10)上设置的转轴(30)的一端延伸到壳体(20)内,壳体(20)外部的转轴(30)轴身由轴承(41)支撑在机架(10)上设置的轴承座(40 )内,壳体(20 )下部设置出料口( 21)、上部有投料口( 22 ),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40 )包括支撑轴承(41)的内座(42 ),内座(42 )外设置外座(43 ),内座(42 )和外座(43)之间的空腔与冷却液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破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料口(21)处设置集料袋。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破碎装置,包括机架上设置壳体,机架上设置的转轴的一端延伸到壳体内,壳体外部的转轴轴身由轴承支撑在机架上设置的轴承座,壳体下部设置出料口、上部有投料口,所述的轴承座包括支撑轴承的内座,内座外设置外座,内座和外座之间的空腔与冷却液连通。由于在轴承座上设置了冷却系统,可以避免轴承温度过高,这样才能保证破碎装置的正常运转,实现连续破碎的目的。文档编号B02C18/16GK202666946SQ2012202610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4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王长明 申请人:黄山绿康保健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破碎装置,包括机架(10)上设置壳体(20),机架(10)上设置的转轴(30)的一端延伸到壳体(20)内,壳体(20)外部的转轴(30)轴身由轴承(41)支撑在机架(10)上设置的轴承座(40)内,壳体(20)下部设置出料口(21)、上部有投料口(22),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座(40)包括支撑轴承(41)的内座(42),内座(42)外设置外座(43),内座(42)和外座(43)之间的空腔与冷却液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长明
申请(专利权)人:黄山绿康保健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