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插孔电极板,包括底板和底板两端向上翻起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导联线插孔,其特点是:所述底板两端的连接板上各设有一个导联线插孔。所述的两个导联线插孔均是在连接板上部向内卷曲形成的圆筒状插孔。所述底板一端的连接板上部设置长孔,长孔上端延伸到导联线插孔的部分侧壁,在长孔上端导联线插孔内设置一端固定的弹性压条。可以与两种不同尺寸的导联线插针连接,其插孔结构合理,使插针容易插入,且插针在插孔内运动时不会使插孔变形从而损坏。(*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医疗器械
,涉及用于心电类产品的心电电极,用于肢体导连信号的采集和传输,具体说是一种肢体电极用的双插孔电极板。
技术介绍
现有的医用肢体电极的电极板主要包括底板、底板两端的电极支撑板和具有导联线插孔的连接板,电极支撑板上设置电极,电极用于肢体导连信号的采集和传输。使电极吸附在肢体皮肤表面,由导联线将信号传递到检测仪器。现有的医用肢体电极上的导联线插孔只用一个,使用时,只能与一根导联线连接,两根导联线就需要配置两个肢体电极。给使用者带来不便,还造成浪费。本申请人申请的名为“一种肢体电极”的技术专利,包括电·极夹和电极夹一端固定的电极板,所述电极板的底板两端分别设置电极支撑板和具有导联线插孔的连接板,电极支撑板上设置电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板上有两个导联线插孔。所述的连接板为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两个导联线插孔分别是连接板上部向内卷曲形成的圆形插孔和向外卷曲形成的圆形插孔。其两个导联线插孔都设置在一端,且导联线插孔的宽度较窄,这样使插针不容易插入,且插针在插孔内运动时会使插孔变形从而损坏。如何设计一种肢体电极用的双插孔电极板,使每一个肢体电极可以同时与两根导联线连接,其插孔结构合理,使插针容易插入,且插针在插孔内运动时不会使插孔变形从而损坏。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肢体电极用的双插孔电极板。可以与两种不同尺寸的导联线插针连接,其插孔结构合理,使插针容易插入,且插针在插孔内运动时不会使插孔变形从而损坏。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双插孔电极板,包括底板和底板两端向上翻起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导联线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端的连接板上各设有一个导联线插孔。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的两个导联线插孔均是在连接板上部向内卷曲形成的圆筒状插孔。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底板一端的连接板上部设置长孔,长孔上端延伸到导联线插孔的部分侧壁,在长孔上端导联线插孔内设置一端固定的弹性压条。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有弹性压条的导联线插孔的内径为3mm,另一导联线插孔的内径为4. 2m,两导联线插孔的宽度为20mm。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两个导联线插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底板两端的两块连接板均与底板垂直,导联线插孔宽度与连接板宽度一致。对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双插孔电极板为金属板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I、本技术在底板两端的连接板上各设有一个导联线插孔,插孔宽度与连接板宽度一致。此双插孔电极板即可配合有Φ3. O插针的导联线使用,也可配合有Φ4.0插针的导联线合用。其插孔结构合理,能够完成对插针的良好包裹及插针运动导向,使插针容易插入,且插针在插孔内运动时不会使插孔变形从而损坏;2、本技术底板一端的连接板上部设置长孔,长孔上端延伸到导联线插孔的部分侧壁,在长孔上端导联线插孔内设置一端固定的弹性压条。此插孔配合带卡槽的Φ3.0插针时,通过“卡扣”式契合,增大了电极板与插针之间的牢固度。对于不带卡槽的插针,弹性压条可以起到压紧固定的作用;·3、本技术的双插孔连接板为一体冲压成型结构,结构简单,加工方便。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双插孔电极板的立体图。图2为本技术肢体电极与两种插针的装配分解图。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1,本技术一种双插孔电极的实施例,包括底板3和底板3两端向上翻起的连接板2、5,所述连接板2和连接板5上分别设置导联线插孔I和导联线插孔4。两个导联线插孔1、4分别是在各自连接板2、5上部向内卷曲形成的圆筒状插孔。所述的两个导联线插孔1、4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底板3两端的两块连接板2、5均与底板3垂直,导联线插孔宽度1、4与所在连接板2、5的宽度一致。在底板3 —端的连接板5上部设置长孔6,长孔6上端延伸到导联线插孔4的部分侧壁,在长孔6上端导联线插孔4内设置一端固定的两条弹性压条7。内有弹性压条7的导联线插孔4的内径为3mm,用于插入Φ3. Omm的插针10;另一导联线插孔I的内径为4. 2m,用于插入Φ4. Omm的插针9;两导联线插孔1、4的宽度均为20mmo上述双插孔电极板整体为金属板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如图2所示,上述导联线插孔1、4也可同时与两根导联线的插针9、10分别连接,由导联线将信号传递到检测仪器。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技术也并不限于上述举例,本
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技术的实质范围内,所作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权利要求1.一种双插孔电极板,包括底板和底板两端向上翻起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导联线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端的连接板上各设有一个导联线插孔。2.按照权利要求I所述的双插孔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导联线插孔均是在连接板上部向内卷曲形成的圆筒状插孔。3.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插孔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一端的连接板上部设置长孔,长孔上端延伸到导联线插孔的部分侧壁,在长孔上端导联线插孔内设置一端固定的弹性压条。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插孔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有弹性压条的导联线插孔的内径为3mm,另一导联线插孔的内径为4. 2m,两导联线插孔的宽度为20mm。5.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插孔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导联线插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底板两端的两块连接板均与底板垂直,导联线插孔宽度与连接板宽度一致。6.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双插孔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个导联线插孔的轴线相互平行,所述底板两端的两块连接板均与底板垂直,导联线插孔宽度与连接板宽度一致。7.按照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双插孔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插孔电极板为金属板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8.按照权利要求6所述的双插孔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双插孔电极板为金属板冲压成型的一体结构。专利摘要本技术提供一种双插孔电极板,包括底板和底板两端向上翻起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导联线插孔,其特点是所述底板两端的连接板上各设有一个导联线插孔。所述的两个导联线插孔均是在连接板上部向内卷曲形成的圆筒状插孔。所述底板一端的连接板上部设置长孔,长孔上端延伸到导联线插孔的部分侧壁,在长孔上端导联线插孔内设置一端固定的弹性压条。可以与两种不同尺寸的导联线插针连接,其插孔结构合理,使插针容易插入,且插针在插孔内运动时不会使插孔变形从而损坏。文档编号A61B5/0416GK202665527SQ201220233499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5月23日 优先权日2012年5月23日专利技术者赵德政 申请人: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插孔电极板,包括底板和底板两端向上翻起的连接板,所述连接板上设置导联线插孔,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两端的连接板上各设有一个导联线插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德政,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光电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