织物绷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8493 阅读:16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23:2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绷带,其具有绷带体(20),所述绷带体具有一个面向绷带佩戴者的内侧和一个外侧,其中,所述内侧的表面具有区(30,40,50),所述区具有不同的线条取向(33,44,5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织物绷带,其具有绷带体,所述绷带体具有一个面向绷带佩戴者的内侧和一个外侧。
技术介绍
织物绷带通常是软管形的织物产品,其绷紧在肢体或残肢上并且贴靠在为其设置的部位上。织物绷带常常被佩戴在关节区域中以便支撑或保护所述关节,例如运动中的护膝或护肘或者以保护方式或支撑方式起作用的脚踝绷带。此外,还公开了一些绷带,其围绕肌肉团设置以便除了保护功能之外还施加保温功能和压迫功能。为了简化穿戴并且与相应肢体的不同尺寸相适配,织物绷带配备有弹性的绷带体,所述绷带体允许所述绷带在展宽之后在不破坏血液循环的情况下紧密贴靠在为其设置的位置上。 在佩戴所述绷带期间,由于肢体或残肢的运动导致绷带与肢体之间的相对运动,从而使得所述绷带常常打滑。这规则地通过以下方式得以补偿,即,由绷带佩戴者重新定位所述绷带。如果绷带打滑,则不能完全发挥所设置的保护或支撑功能。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织物绷带,所述织物绷带具有在抗打滑方面改善的特性。根据本专利技术,该任务通过具有独立权利要求特征的织物绷带解决。在从属权利要求、说明书以及附图中给出本专利技术的有利的构型和进一步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织物绷带具有绷带体,所述绷带体具有一个面向绷带佩戴者的内侧和一个外侧,所述内侧的表面具有区,所述区具有不同的线条取向。具有线条的表面具有的特性是,抵抗剪切载荷的阻力的大小根据运动方向是不同的。鳞片式布置结构视流动方向而定具有大或小的流动阻力,类似于所述鳞片状布置结构地,在织物、纤维或毛皮中通过所述纤维、毛发、丝线或类似物的取向引起阻力。同样也可以设置线条取向的其他构型,例如褶皱部、材料重叠部或类似物的层结构。这被称为线条取向。具有不同线条取向的区的布置引起所述织物绷带在运动期间对于打滑不具有优先方向,而是在不同的方向上出现抗打滑特性。由此抵抗多种取向上的打滑,从而使得织物绷带即使在具有相对运动的不同方向上的载荷的情况下也在绷带佩戴者上保留在预设的位置中。在相应的区中,所述线条取向可以统一地定向,从而使得相对大面积的区域配备有相同的线条取向。由此可以制造一种织物绷带,其具有相对少的耗费。但是也可以提出,在绷带中不设置大面积的区,而是在绷带的内侧上仅仅设置具有不同线条取向的小区域。由此,不同的线条取向可以直接彼此邻接或者在空间上彼此隔开地存在。不必全面地构造具有不同线条取向的区。同样也可以构造不具有线条的区域,例如当织物绷带的区域为了提供特别的功能或用于功能元件的接收部必须具有不同的构型时。不具有线条的区域例如可以具有特别的弹性,以便使织物绷带适配于相应的应用目的。织物绷带的至少一个区具有一线条取向,所述线条取向抵抗旋转运动地指向,从而确保佩戴好的织物绷带的位置稳定性。所述绷带的扭转方向在此取决于个别的肌肉结构、肌张力和其他解剖学状况。对于治疗过程或改善的功能可能必要并且决定性的是,织物绷带不扭转或打滑。因此例如可以使织物绷带的上区具有抵抗向内侧扭转的线条取向。在织物绷带佩戴好的情况下近心地取向的区域可被视为织物绷带的上区。为了避免织物绷带在身体上旋转运动,线条取向抵抗向内侧扭转地取向,从而在该方向上存在升高的、抵抗扭转的阻力。下区、即远心地取向的区可具有抵抗向外侧扭转(也就是抵抗向着外部的扭转)的线条取向。特别是抵抗向内侧扭转的线条取向和抵抗向外侧扭转 的线条取向(它们设置在不同的区中)的组合导致反向的阻力取向并且导致扭转倾向的取消,从而使得该职务绷带具有更小的打滑倾向。还可以提出,所述上区抵抗向外侧扭转地取向 并且所述下区抵抗向内侧扭转地取向。也可以在织物绷带的中间区域中实现抵抗围绕纵向延伸的扭转的取向。也可以存在至少一个另外的区,其仅仅抵抗下滑地指向。由于肢体的通常锥形的构型(所述肢体向着关节的方向缩细),原则上存在的趋势是,织物绷带下滑或者在关节的区域中镦压。抵抗下滑或上滑地指向的线条取向抵抗所述趋势。除了抵抗扭转或者抵抗上滑或下滑地取向的取向之外,也可以存在一些线条取向,所述线条取向抵抗彼此叠加的运动分量。由此例如使主要抵抗向内侧扭转或向外侧扭转地指向的线条指向具有抵抗下滑的分量。这可以通过线条取向相对于优先方向以一定的角度扭转的布置方式实现。由此以同样的方式防止圆周方向上的打滑以及下滑,其中,抵抗相应方向上的打滑的阻力根据所述线条取向的角度位置变化。在所述绷带体上可设置功能元件,例如用于固定或定向导向装置。所述功能元件总体上可用作髌骨导向装置或者用于使绷带体稳定。通过设置功能元件可将绷带构造为施加支撑功能的矫形器。矫形器轨道的各部件或所述矫形器轨道本身可固定在所述绷带体上,以便确保功能元件与相应肢体的对应。为了可靠地固定,可将牵引元件固定在绷带体或功能元件例如皮带或束带上,所述皮带或束带通过扣环或魔术贴固定。所述绷带体优选弹性地构成并且可以由编织物、编结物或针织物构成。所述织物绷带优选构造为膝盖绷带,所述膝盖绷带在髌骨区域中具有空槽或成形部,以便在运动期间将尽可能少的压力载荷施加到髌骨上。也可以的是,在将所述织物绷带构造为肘绷带的情况下所述肘绷带在肘区域中构造有空槽或成形部。为了提供线条取向可以在所述绷带体的内侧上设置线条绒,所述线条绒全面地或分段地设置在所述内侧上,所述分段彼此间隔开地构成。附图说明下面借助于附图详细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附图表示图I是佩戴好的膝盖绷带的视图;图2是图I中的膝盖绷带的下料;图3是图I的变型方案;以及图4是图3中的绷带的下料。具体实施例方式在图I中示出膝盖绷带构型的织物绷带10。所述织物绷带10具有构造为软管形的绷带体20。在所述绷带体的近心端上设置一个上连接带21,在其远心端上设置一个下连接带22。所述绷带体20以及这些连接带21、22弹性地构成并且可构造为编织物、针织物或编结物。在髌骨的区域中构造一个空槽60,以便在佩戴所述织物绷带10期间不会用太高的压力加载所述髌骨。在所示的实施例中,绷带体20被分为两个区30、50,第一区30在膝关节缝的上方延伸,从而形成一个上区或近心区30和一个下区或远心区50。在所述绷带体20的内侧上安置一些具有结构的元件,所述元件具有不同的线条取向33、55。绷带体20内侧表面上的所述不同的线条取向33、55在附图中通过取向分别不同的图案表示,其中,线条取向从三角形的敞开侧向着尖端延伸,从而使得从所述尖端向着敞开侧的运动比反过来被施加更大的阻力。在图I中可看出,上区30的线条取向33与下区的线条取向55基本上相反。线条 取向33抵抗向着内侧的扭转,而下区50的线条取向55抵抗向着外侧的扭转,这通过相应的箭头表不。在图2中以俯视图示出处于未缝合状态中的织物绷带的下料。在中央设置用于髌骨的空槽60,所述区30、50全面地用相应的材料涂覆,从而存在彼此反向的线条取向33、55。对于所示的对所述下料的内侧表面全面涂层或涂覆的实施方式替代地,也可以的是,仅仅所述区30、50的单个区域设置具有线条的材料,从而使得不具有线条的区域与具有线条的区域交替。在所述区30、50内部也可以出现不同的线条取向,从而实现佩戴好的织物绷带的更好固定。在图3中示出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变型方案,其中,织物绷带10总共具有三个区30、40、50,其中,上区30具有线条取向33,所述线条取向相对于垂线扭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福尔布雷希特
申请(专利权)人:奥托·博克保健有限公司
类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