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供电电源及其供电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8217058 阅读:203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19: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智能供电电源及其供电方法,用于为电动工具供电,可延长使用时间。智能供电电源包括串联的多节电芯,其中第一节电芯负极接地,最后一节电芯正极连接至第一输出端子;控制芯片,多节电芯的所有电芯正极均与控制芯片连接,且所述第一节电芯负极与控制芯片连接;微处理单元,控制芯片通过微处理单元连接至第二输出端子;电流取样电阻;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节电芯负极连接至电流取样电阻及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连接第三输出端子;及开关管驱动器,连接于微处理单元与第一开关管之间;其中,控制芯片负责单节电芯的管理,微处理单元检测负载电流并与一设定值相比,控制脉宽调制脉宽调变占空比大小,根据负载电流大小调节输出电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电源技术,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其可延长使用时间,节省能源。
技术介绍
电动工具上的电池包性能好坏,比如放电时间、噪声大小、节能状况等性能会直接影响到电动工具的用户友好性和市场接收度,尤其是欧洲市场对工具噪声标准要求比较高。目前市场的电池包一般为输出端电压与电池包内部电压基本一致,没有自动调节功能,主要依靠电池包外部装置进行调节。目前电池包作为供电电源,放电时使用时间一般比较短,浪费能源,且噪声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智能供电电源,其根据负载真实需求调节相应输出功率,可延长使用时间,节省能源。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智能供电电源,用于为电动工具供电,包括串联的多节电芯,其中第一节电芯负极接地,最后一节电芯正极电性连接至第一输出端子;控制芯片,多节电芯的所有电芯正极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节电芯负极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微处理单元,控制芯片通过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第二输出端子;电流取样电阻;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节电芯负极电性连接至电流取样电阻及第一开关管,再进一步电性连接到第三输出端子,及开关管驱动器,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单元与第一开关管之间;其中,控制芯片负责单节电芯的电压、温度管理,微处理单元检测负载电流并与一设定值相比,控制脉宽调制脉宽调变占空比大小,根据负载电流大小调节输出电压。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供电电源进一步包括第二开关管,其一端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一端电性连接至电流取样电阻和第一开关管之间,另一端电性连接至第四输出端子。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控制芯片通过一热敏电阻接地。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多节电芯的最后一节电芯正极与第一输出端子之间电性连接一保险丝。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和第二开关管均包括MOSFET管和二极管,其中,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MOSFET管的源极,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至MOSFET管的漏极。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开关管的MOSFET管的源极与电流取样电阻电性连接,漏极与第三输出端子电性连接,栅极与开关管驱动器电性连接。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开关管的MOSFET管的源极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源极与第四输出端子电性连接,漏极电性连接至电流取样电阻和第一开关管的MOSFET管源极之间。 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供电电源进一步包括电量指示装置,其电性连接至微处理单元,用于显示电源电量状况。在本专利技术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智能供电电源进一步包括支架和外壳。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适用于上述智能供电电源的供电方法,其包括步骤智能供电电源电性连接至电动工具;启动主开关;若马达空载,低转速运行,进入节能模式;当整机加载,马达转速下降,电流上升,微处理单元检测电流大于或等于一设定值,则利用 脉宽调变调节信号调节输出占空比,提高输出电压,从而提高电机输出扭力;当负载减小,转速下降,电流减小时,微处理单元检测到电流小于所述设定值,则利用脉宽调变降低输出电压;及当智能供电电源的电压小于或等于一设定的过放保护电压值,则停止放电,进入节电模式。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智能供电电源根据负载真实需求调节相应输出功率,利用马达加载后电流增大的原理实现智能调节输出功率,可延长电源放电时间,节省能源,同时,降低噪声,符合市场标准。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智能供电电源的电路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智能供电电源的供电方法流程图。附图中各部件的标记如下101、电芯,102、控制芯片,103、微处理单元,105、开关管驱动器,106、开关管,107、开关管,108、电量指示装置,1081、触控按钮开关,109、保险丝。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本专利技术是一个智能供电电源,可以根据负载真实需求调节相应输出功率,避免能量浪费。请参阅图1,其为本专利技术较佳实施例的智能供电电源的电路示意图。本实施例中,智能供电电源包括多节电芯101、控制芯片102、微处理单元(MCU,micro control unit) 103,电流取样电阻CS、开关管驱动器105、开关管106、电量指示装置108、保险丝109及若干输出端子。控制芯片102负责单节电芯的电压、温度管理,控制芯片102可以检测其中一节电芯的温度,如果温度过高,则通过开关管106关闭多节电芯101,停止供电。MCU 103控制脉宽调制脉宽调变(PWM,Pulse-Width Modulation)占空比大小,并提供智能供电电源的各种保护功能。其中,多节电芯101串联,第一节电芯负极接地,最后一节电芯正极与保险丝109电性连接,并进一步电性连接至一输出端子P+。多节电芯101中的所有电芯正极均与控制芯片102电性连接,且控制芯片102与MCU 103进一步电性连接至输出端子COM。多节电芯101中的上述第一节电芯负极分出三路连接,一路接地,一路连接至控制芯片102,还有一路连接至电流取样电阻CS及开关管106,再进一步连接到一输出端子P —。开关管106进一步通过开关管驱动器105与MCU 103连接。此外,另一开关管107 —端电性连接至控制芯片102,一端电性连接至电流取样电阻CS和开关管106之间,另一端电性连接至输出端子C 一。同时,控制芯片102通过一热敏电阻NTC接地。开关管驱动器105用于控制开关管106的打开和关闭,同时,开关管驱动器105具有短路保护、过流保护、温度保护、单个电芯电压平衡、软启动及通信等功能。当MCU 103检测到电池温度过高、电流过大等情况,开关管驱动器105关闭开关管106,对多节电芯101及电路进行保护。所述开关管106、107的内部电路组成相同。开关管106、107分别包括N型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MOSFET,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Field EffectTransistor)和二极管。其中,二极管的阳极电性连接至N型MOSFET管的源极,二极管的阴极电性连接至N型MOSFET管的漏极。具体地,开关管106的MOSFET管的源极与电流取样电阻CS电性连接,漏极与输出端子P —电性连接,栅极与开关管驱动器105电性连接。开关管107的MOSFET管的栅极与控制芯片102电性连接,源极与输出端子C 一电性连接,漏极电性连接至电流取样电阻CS 和开关管106的MOSFET管源极之间。电流取样电阻CS对电芯101的放电电流进行取样,如果放电电流超出一定值,则MCU 103会控制开关管驱动器105关闭开关管106,控制芯片102会关闭开关管107。进一步地,电量指示装置108电性连接至MCU 103,用于通过若干指示灯显示电源电量状况,该电量指示装置108可包括一触控按钮开关1081,用户可以通过该触控按钮开关1081开启或关闭电量指示装置108。本专利技术的智能供电电源还包括支架和外壳,具体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详述。在使用过程中,所述智能供电电源与一电动工具电性连接,电动工具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智能供电电源,用于为电动工具供电,包括:多节电芯,该多节电芯串联,第一节电芯负极接地,最后一节电芯正极电性电性连接至第一输出端子;控制芯片,多节电芯的所有电芯正极均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且所述第一节电芯负极与控制芯片电性连接;微处理单元,控制芯片通过微处理单元电性连接至第二输出端子;电流取样电阻,第一开关管,所述第一节电芯负极电性连接至电流取样电阻及第一开关管,第一开关管再进一步电性连接到第三输出端子;及开关管驱动器,电性连接于微处理单元与第一开关管之间,以控制第一开关管;其中,控制芯片负责单节电芯的电压、温度管理,微处理单元检测负载电流并与一设定值相比,控制脉宽调变占空比大小,根据负载电流大小调节输出电压。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志华陈寅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格力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