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6221 阅读:141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17: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包括铁芯,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由多根直径为0.1毫米的铜线绞合后外包屏蔽层构成的高频线绕制而成,所述高频线的绞距为18~28毫米。采用直径0.1毫米铜线绞合的高频线,在同等直径下,截面长度等于铜线的根数乘以单根铜线的周长,相比扁铜线或者单股圆铜线具有更大的截面长度,即单位长度的高频线表面积更大,负载的电流更大;构成高频线的铜线之间存有空隙,在节约材料30%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为50~60℃,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有效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变压器
,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
技术介绍
变压器是利用电磁感应原理来改变交流电源的装置,铁芯和线圈绕组是变压器的两大基本部件,目前变压器的线圈绕组多采用扁铜线或者单股圆铜线绕制,正常工作时线圈绕组的温度超过100°c,能量损耗较大。由电学知识可知,高频线路中的电流分布在导线表面,单位长度导线的表面积越大,可负载的电流越大,也可以理解为导线的截面长度越大,其可负载的电流越大;扁铜线或者单股圆铜线都是实心结构,截面长度等于截面的周长,用这两种导线做变压器的线圈绕组,在同等直径下,负载电流较小,需要消耗的铜较多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可以解决用扁铜或者单股圆铜线做变压器线圈绕组能量损耗大、负载电流较小和耗铜多的问题。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包括铁芯,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由多根直径为O. I毫米的铜线绞合后外包屏蔽层构成的高频线绕制而成。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方案是,高频线的绞距为18 28毫米。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 一、采用直径O.I毫米铜线绞合的高频线,在同等直径下,截面长度等于铜线的根数乘以单根铜线的周长,相比扁铜线或者单股圆铜线具有更大的截面长度,即单位长度的高频线表面积更大,负载的电流更大; 二、构成高频线的铜线之间存有空隙,在节约材料30%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为5(T60°C,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有效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附图说明图I为变压器结构示意图。图2为高频线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如图I所示,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包括铁芯1,线圈绕组2,所述线圈绕组2由多根直径为O. I毫米的铜线3绞合后包屏蔽层4构成的高频线绕制而成。高频线的绞距为18 28毫米。图2给出了直径为O. 3毫米的高频线的结构,实际应用中,会根据需要来确定所需O.I毫米的铜线根数,做出相应的高频线。权利要求1.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包括铁芯(1),线圈绕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2)由多根直径为O. I毫米的铜线(3)绞合后外包屏蔽层(4)构成的高频线绕制而成。2.如权利要求I所述的变压器绕组导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频线的绞距为If28毫米。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包括铁芯,线圈绕组,所述线圈绕组由多根直径为0.1毫米的铜线绞合后外包屏蔽层构成的高频线绕制而成,所述高频线的绞距为18~28毫米。采用直径0.1毫米铜线绞合的高频线,在同等直径下,截面长度等于铜线的根数乘以单根铜线的周长,相比扁铜线或者单股圆铜线具有更大的截面长度,即单位长度的高频线表面积更大,负载的电流更大;构成高频线的铜线之间存有空隙,在节约材料30%的同时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正常工作时的温度为50~60℃,安全系数明显提高,有效延长了变压器的使用寿命。文档编号H01B9/02GK102881416SQ20121036011公开日2013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25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25日专利技术者李 浩 申请人:江苏昌泽电子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变压器线圈绕组,包括铁芯(1),线圈绕组(2),其特征在于:所述线圈绕组(2)由多根直径为0.1毫米的铜线(3)绞合后外包屏蔽层(4)构成的高频线绕制而成。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浩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昌泽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