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口加强照明系统的布设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213658 阅读:23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7:1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隧道口加强照明系统的布设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和出口段内设置有若干照明器,设置于所述入口段或出口段的所述照明器自隧道口向隧道内所设置的分布区域由密至疏分布设置,即所述照度自隧道口向隧道内依次递减。本发明专利技术的优点是:所述布置方案是通过现场搭建测试棚进行多方案数据分析比选得到,通过所述布置方案设置隧道出入口段的光导管,替代高强气体放电光源,实现隧道内外路面光照度的平缓过渡的同时,实现隧道加强照明零电能损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隧道工程领域,具体涉及。
技术介绍
目前研究表明,隧道进出口是形成事故黑点的主要路段。隧道进出口照度的急剧变化,极大地增加了驾驶员视觉心理生理复合,并诱发不良驾驶行为,甚至导致交通事故。但目前国内学者对公路隧道研究主要集中在现行安全设计及行车视距理论方法,缺少行车试验的支持,缺少隧道样本。隧道进出口照度的急剧变化的直接原因其实在于隧道内距进出口 50m范围内部的照明情况,驾驶员瞳孔面积的变化速度可作为隧道进出口的行车安全评价指标,而急剧 变化的照度会导致驾驶员瞳孔面积迅速变化,从而进一步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根据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该布设方法采用逐渐增减照明源的方法,使驾驶员驶入或驶出隧道时,有个逐渐适应照度变化的过程,从而消除黑洞效应、白洞效应,避免隧道进出口处由于照度变化所导致的交通事故的发生。本专利技术的实现由以下技术方案完成 ,所述隧道依次分为入口段、中间段、出口段,所述方法用于消除隧道出、入口段的黑洞效应、白洞效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和出口段内设置有若干照明器,设置于所述入口段或出口段的所述照明器自隧道口向隧道内所设置的分布区域由密至疏分布设置,即所述照度自隧道口向隧道内依次递减。所述照明器为光导管照明器,所述光导管照明器主要由采光罩、光导管以及漫射器构成,采光罩通过光导管连接漫射器,其中采光罩位于所述隧道口外部,所述漫射器作为所述照明器的发光体分布于所述隧道的入口段和出口段。所述自隧道洞口向内的入口段或出口段依次划分为三个区段,第一区段内的所述照明器呈间隔三排布置,第二区段呈间隔双排布置,第三区段呈间隔单排布置。所述第一区段内的照明器布置间距为I. 75mX2m,所述第二区段内的照明器布置间距为4mX3m,所述第三区段内的照明器布置间距为5m。由所述入口段或出口段分别向内相邻区段间的路面平均照度比为3倍。本专利技术的优点是通过现场搭建测试棚进行多方案数据分析比选得到,通过所述布置方案设置隧道出入口段的光导管,替代高强气体放电光源,实现隧道内外路面光照度的平缓过渡的同时,实现隧道加强照明零电能损耗。本专利技术中的光源取自自然光线,光线柔和、均匀,全频谱、无闪烁、无眩光、无污染,并通过采光罩表面的防紫外线涂层,滤除有害辐射,能最大限度的保护人的身心健康。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中隧道入口段的照明器布置结构 图2是本专利技术中隧道出口段的照明器布置结构 图3是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照明器的结构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结合附图通过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特 征及其它相关特征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以便于同行业技术人员的理解 如图1-3所示,图中标记1-12分别为入口段I、过渡段2、过渡段3、照明器4、出口段5、米光罩6、防雨板7、光导管8、固定环9、装饰环10、漫射器11、密封圈12。实施例本实施例主要针对隧道内汽车尾气大、湿度大的情况,研发一种适应于该环境的光导照明系统及照明技术。如图I所示,隧道入口段I的照明布设采用由密至疏的方法布置。首先入口段I布设若干照明器4以使得隧道入口段I对隧道洞外路面照度实现初步递减(折减系数满足相应的隧道照明设计规范),入口段I之后依次为过渡段2以及过渡段3,其中过渡段2的照明器4布置间距面积大于入口段I的照明器4布置间距面积,过渡段3的照明器4布置间距面积大于过渡段2的照明器布置间距面积,其目的在于随着照明器4布置间距面积的依次增加,当驾驶员进入隧道后,会有一从亮至暗的适应过程,直至隧道中照度最低的中间段时,驾驶员的眼睛已经适应了从亮至暗的缓慢照度变化,从而消除了隧道入口段I处的“黑洞效应”。如图2所示,隧道出口段5的照明布设采用由疏至密的方法布置,即从隧道口至隧道内的方向上由密至疏。由于隧道中间段是隧道内照度最低的区域,在中间段至出口段5的隧道区域处,随着距离的增加缓慢减小照明器4的布置间距面积,即从中间段至出口段5缓慢增加隧道内的照度,其目的在于当驾驶员在中间段行驶一段时间后,眼睛已适应了在较暗的环境行驶,而当驾驶至出口段5时,随着照明器4的布置间距面积减小,照度缓慢增力口,驾驶员会有一从暗至亮的适应过程,直至隧道出口处,驾驶员眼睛已适应了照度的缓慢增加,从而消除了隧道出口段5处的“白洞效应”。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本专利技术中的照明器4采用将自然光线引入隧道内部的引光原理,替代人为电力加强照明的方法进行工作。如图3所示,照明器4由采光罩6、防雨板7、光导管8、固定环9、装饰环10、漫射器11、密封圈12组成。照明器4的一端固定在隧道外侧,即采光罩6设置于露天场地(能够收集自然光线的位置),另一端固定在隧道内,布设方法及阵列位置如上所述。照明器4的工作原理如下所述通过采光罩6高效采集自然光线导入系统内重新分配,再经过特殊制作的导光管8传输和强化后由系统底部的漫射器11把自然光均匀高效的照射到隧道内任何需要光线的地方,得到由自然光线带来的特殊照明效果,即模拟外部环境的光亮,以提高驾驶员对照度变化的适应速度。本实施例在具体实施时还需考虑以下几点 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相同照明器4布置方案下的光导照明区照度与隧道外照度呈正比例关系,即由于隧道内照明器4通过采光罩6引入自然光线的方法进行照明,所以外部照度越高,自然光线越充足,隧道内部的照明去照度也会越高。在同一地区同一季节以及相同隧道外照度,不同照明器4布置方案下的光导照明区照度与照明器4的布置间距面积呈正比例关系,即隧道内照度由相邻照明器4围成的面积决定,布置间距面积越小照度越高。总的来说,布置间距面积只需满足整个隧道的照度要求,入口段I由亮至暗的变化,出口段5由暗至亮的变化。本实施所采用的照明器4孔径为570mm,自隧道洞口向内依次布置三个区段,第一区段长24m,所述照明器布置间距为I. 75mX 2m (三排),第二区段长26m,所述照明器布置间距为4mX3m (双排),第三区段长44m,所述照明器布置间距为5m (单排),中间段则由隧道基本照明光源(其他照明器)提供照明,由隧道洞口向内相邻区段间的路面平均照度比约为三倍,实现了隧道内外路面光照度的平缓过渡。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联想到本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照明器4是用于隧道内部的,所以需要针对应用于隧道的照明器4制定相应的技术要求,比如尺寸、防结露性能、密 封性能、耐腐蚀性能、抗振性能、系统结构以及寿命等方面。此外还需要考虑隧道不同区段的应用可行性;不同天气状况、不同隧道环境下光导照明区照度与洞外照度关系;光导管间距与照度关系;光导照明系统结构维护、保养技术及耐久性保证等研究内容。权利要求1.,所述隧道依次分为入口段、中间段、出口段,所述方法用于消除隧道出、入口段的黑洞效应、白洞效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和出口段内设置有若干照明器,设置于所述入口段或出口段的所述照明器自隧道口向隧道内所设置的分布区域由密至疏分布设置,即所述照度自隧道口向隧道内依次递减。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照明器为光导管照明器,所述光导管照明器主要由采光罩、光导管以及漫射器构成,采光罩通过光导管连接漫射器,其中采光罩位于所述隧道口外部,所述漫射器作为所述照明器的发光体分布于所述隧道的入口段和出口段。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其特征在于所述自隧道洞口向内的入口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隧道口加强照明系统的布设方法,所述隧道依次分为入口段、中间段、出口段,所述方法用于消除隧道出、入口段的黑洞效应、白洞效应,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口段和出口段内设置有若干照明器,设置于所述入口段或出口段的所述照明器自隧道口向隧道内所设置的分布区域由密至疏分布设置,即所述照度自隧道口向隧道内依次递减。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蓉季倩倩杨方勤何铁峰蔡岳峰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上海长江隧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