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甘蔗螟虫的药肥颗粒剂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10397 阅读:25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7 02:3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治甘蔗螟虫的药肥颗粒剂。该药肥颗粒剂由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物营养和载体组成,所述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噻虫胺或氯噻啉。作物营养成分为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硅肥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载体为高岭土、蒙脱土、硅藻土、粘土粉、凹凸棒土、白土、轻质碳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该药肥组合物实现了一肥多用的目的,在给作物施肥时达到杀灭甘蔗螟虫等害虫的目的,具有高效、安全、低毒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甘蔗生产上的农药肥料领域,涉及集营养、防甘蔗螟虫于一体的甘蔗杀虫药肥,从而实现施肥杀虫一次完成的目的。
技术介绍
烟碱类化合物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型杀虫剂,在国内外市场发展很快。我国从上世纪80年代末就开始了对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研究开发,目前已取得不少进展。新烟碱类杀虫剂有吡虫啉、噻虫嗪、噻虫胺、噻虫啉、呋虫胺、氯噻啉和哌虫啶等。其最大的特点是对目前多种抗性害虫显示出了优异的防效和对哺乳动物毒性较低,具有优良的内吸性和高效、低毒、杀虫谱广、持效期长等特点。但目前该类化合物主要用于刺吸式害虫的防治。 噻虫胺,分子式C6H8c1 N5O2S,化学名称(E) _1_ (2_氯_1,3_噻唑_5_基甲基)-3-甲基_2_2_硝基狐,结构式 O Nx ...NΛ./1理化性质原药外观为结晶固体粉末,无嗅,熔点 11,.<·—>/ 、·ν—cm 一, I I I it II176. 8。。。噻虫胺是一类高效安全、高选择性的新烟碱类杀虫剂,其作用与烟碱乙酰胆碱受体类似,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活性。主要用于水稻、蔬菜、果树及其他作物上防治蚜虫、叶蝶、蓟马、飞虱等半翅目、鞘翅目、双翅目和某些鳞翅目类害虫的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用量少、毒性低、药效持效期长、对作物无药害、使用安全、与常规农药无交互抗性等优点,有卓越的内吸和渗透作用,是替代高毒有机磷农药的又一品种。其结构新颖、特殊,性能与传统烟碱类杀虫剂相比更为优异。氯噻啉,分子式C7H8clN502S,化学名称1-(5-氯-噻唑基甲基)-N-硝基亚咪唑-2-基胺,熔点:(146. 8-147. 8) V ;结构式为 II, .. I. ^........、 \H Λ I 、—氯噻啉是新烟碱类杀虫剂,具有如下特点I、具有较强的内吸性;2、不受温度高低限制,克服了啶虫脒、吡虫啉等产品在温度较低时防效差的缺占.3、无抗性因为氯噻啉为新型单剂农药品种,目前在国内没有大范围使用,害虫对其没有抗药性。4、低毒、广谱氯噻啉毒性低,符合无公害农业生产要求,杀虫谱广,可用在多种作物上除防治水稻叶蝉、飞虱、蓟马外,还对鞘翅目、双翅目和鳞翅目害虫也有效,尤其对水稻二化螟、三化螟毒力很高,其它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咪、吡虫啉)无法比拟。5、成本低氯噻啉防效相当于同含量一般新烟碱类杀虫剂(啶虫咪、吡虫啉)的3-5倍。甘蔗螟虫一般通过喷施农药防治,但农户由于喷施的时间掌握不好,经常造成防效下降,2011广西壮族自治区内甘蔗螟虫大暴发,部分地区由于甘蔗螟虫的危害,造成甘蔗产量损失达20%以上,其中部份田块甚至绝收,广西区植保站多次召开防治甘蔗螟虫的会议,至今没有一个较好的防治方法。对于颗粒剂在防治甘蔗虫害方面的应用中国为《一种药肥颗粒剂》(申请号200810028884.6)的申请中,公开了毒死蜱的药肥缓释颗粒剂,但该产品仅能杀死地下害虫和螟虫,对甘蔗的蚜虫和蓟马无效,并且单一的毒死蜱成分对甘蔗螟虫效果比较差,不能满足蔗农的需求;《含新烟碱类杀虫剂的甘蔗杀虫剂》(申请号201010515180. 9)是利用新烟碱类杀虫剂和有机磷类杀虫剂复配来达到防治甘蔗害虫的目的,文中提到主要利用烟碱类杀虫剂防治蚜虫、飞虱、叶蝉、蓟马及地下害虫等,该实施例主要通过噻虫嗪和肟硫磷复配达到防效螟虫的目的,但随着近年来螟虫危害程度不断加大,该药剂也不能满足蔗农的需求。同时该产品大量采用石英砂等做为载体,即浪费了资源,也增加了用药成本。《一种甘蔗杀虫药肥及其生产方法》(申请号200910114621. I)中也报道一种以丁硫克百威和虫酰肼为杀虫成分的防治甘蔗害虫的药肥。本专利技术是在对大量化合物筛选的基础上,首次采用单一烟碱类化合物中的噻虫胺或氯噻啉防治甘蔗螟虫,并且制备为药肥颗粒,施肥杀虫一次完成。经2011-2012年的试验,本专利技术颗粒产品对甘蔗螟虫的防效在80%以上,远远好于其它颗粒剂50%左右的防效,同时对甘蔗其它害虫也有较好的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防治甘蔗螟虫的药肥颗粒剂,本专利技术具有安全、高效、低毒的特点,既可以给作物提供营养,又对害虫具有良好的防治作用。专利技术人在经过大量试验的基础上发现噻虫胺或氯噻啉一般都是登记用于刺吸性害虫,通过提高噻虫胺或氯噻啉的用量就可达到对甘蔗螟虫80%以上的防效,是目前防治甘蔗螟虫的理想药剂,同时对甘蔗地下害虫、蚜虫、蓟马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防治甘蔗螟虫的药肥颗粒剂,该药肥颗粒剂由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物营养和载体组成,各组分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新烟碱类杀虫剂O. OflO份,作物营养广98份,载体Γ98. 6份;所述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噻虫胺或氯噻啉。作为进一步优选,所述药肥颗粒剂各组分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新烟碱类杀虫剂O. 01 O. 7份,作物营养50 95份,载体5 50份。作为再进一步优选,所述药肥颗粒剂各组分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新烟碱类杀虫剂O. 01 O. 4份,作物营养60 90份,载体7 40份。噻虫胺和氯噻啉的用量根据防治甘蔗螟虫的用量具体确定,此用量下对甘蔗的地下害虫、蚜虫、蓟马也有非常好的效果。所述作物营养为复合肥、中微量元素肥、硅肥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复合肥是指氮、磷、钾三种养分中,至少有两种养分表明量的肥料。中微量元素肥含有镁、硫、铁、锌、铜、硼、钙、钥、锰等,满足了作物对中微量元素的需求,促进作物对氮、磷、钾的吸收及微生物活动,调节营养平衡,促进作物生长,提高产量,使作物增强氮、磷、钾和脂肪的代谢,能迅速补充营养,促进叶绿素和维生素的合成,促进生长。所述中微量元素肥为锌肥、硼肥、钥肥、锰肥和/或铁肥,其中锌肥为硫酸锌和/或螯合锌,硼肥为硼砂和/或硼酸,钥肥为钥酸铵,锰肥为硫酸锰和/或螯合锰,铁肥为硫酸铁 和/或螯合铁;所述硅肥为硅酸钠。所述的载体为高岭土、蒙脱土、硅藻土、粘土粉、凹凸棒土、白土、轻质碳酸钙和滑石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组合。本专利技术产品按肥料的组成可分为二类一类是全营养型的,含氮、磷、钾及中微量、有益元素;单独使用或混合其它复合月巴、单元素肥-起使用。氮肥10-50份磷肥10-50份钾肥10-50份中微量及有益元素1-10份新烟碱类杀虫剂0· 01-0. 5份载体1-20份二类主要以中微量肥和硅肥为主,使用时混合其它复合肥或单元素肥一起使用。中微量及硅1-95份新烟碱类杀虫剂0· 02-10份载体1-98.6 份本专利技术在防治甘蔗螟虫时也可达到防治地下害虫、蚜虫、蓟马等甘蔗其它害虫的目的。该药肥组合物实现了一肥多用的目的,在给作物施肥时达到杀灭甘蔗螟虫等害虫的目的。其中烟碱类农药的用量主要是依据防治甘蔗螟虫的用量而调节。将药肥在甘蔗播种或培土时一次性施用,可以用于防治甘蔗生长过程中的发生的虫害,同时为甘蔗的生长提供所需的营养。本专利技术优点和效果I、本专利技术产品杀虫谱广,对防治目前较难防治的甘蔗螟虫具有良好的防治效果的同时达到兼治甘蔗地下害虫、蚜虫、蓟马的目的。本专利技术产品对甘蔗螟虫的防效达到80%以上。2、根据甘蔗生长过程中需肥特点以及虫害为害的特点,将甘蔗生长过程中所需的营养元素及防治甘蔗虫害的烟碱类农药,经过复配,可以达到“一举两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甘蔗螟虫的药肥颗粒剂,其特征在于:该药肥颗粒剂由新烟碱类杀虫剂、作物营养和载体组成,各组分间的重量百分比为:新烟碱类杀虫剂0.01?10份,作物营养1?98份,载体1?98.6份;所述的新烟碱类杀虫剂为噻虫胺或氯噻啉。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静谭贤勇李现玲
申请(专利权)人:广西田园生化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