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66961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30 22:10
一种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该药肥由如下成份制备:多菌灵30~40%;百菌清30~40%;硫酸锌3~5%;硫酸锰1~3%;硼砂3~5%;钼酸铵0.1~1%;其余为助剂,各组分之和等于100%;将粉碎后的多菌灵和百菌清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获得杀菌剂混合原粉,将粉碎后的硫酸锌、硫酸锰、硼砂和钼酸铵加入搅拌机充分混匀获得微肥混合粉;将以上杀菌剂混合原粉和微肥混合粉与助剂充分混合制成。该药肥复配两种杀菌剂,提高杀菌和治疗效果,对甘蔗褐条病防治效果达90%以上,同时促进甘蔗受害叶片的恢复、生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农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
技术介绍
甘蔗褐条病是危害甘蔗叶部的重要病害之一,各蔗区均有分布。该病属真菌性病害,病原菌的有性阶段为 CbcAJioAoJiAs stenospilus (Drech. ) Mat. and Yam.(狭斑旋孢腔菌),无性阶段为stenospilum Drechsler (狭斑长螺孢)。褐条病暴发造成甘蔗减产减糖,发病的田块一般减产18 35%,严重的可达40%以上,蔗糖分降低15 30%。化学防治是目前防治甘蔗褐条病最经济有效的手段。多菌灵为高效低毒内吸性化学杀菌剂,有内吸治疗和保护作用,其作用机理是干 扰病原菌有丝分裂中纺锤体的形成,影响细胞分裂,起到杀菌作用,已广泛应用于瓜、果、蔬菜等真菌性病害的防治。百菌清是广谱、保护性化学杀菌剂,其作用机理是与真菌细胞中的三磷酸甘油醛脱氢酶中含有半胱氨酸的蛋白质结合,破坏该酶活性,从而破坏真菌细胞的新陈代谢,起到杀菌作用,该药无内吸传导作用,但喷于植物表面后可良好黏着,药效期较长,已广泛应用于果、蔬等真菌性病害的防治。本申请提出以前尚未见到将多菌灵和百菌清混合作为主要活性成份,用于防治甘蔗褐条病的药肥报导。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本药肥通过复配多菌灵和百菌清两种杀菌剂,提高杀菌、抗菌效果,同时添加甘蔗所需微量元素,增强甘蔗抵抗力,达到防病、治病、促生长的多重效果。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按照质量百分比由如下成份的原料制备多菌灵30 40% ;百菌清30 40% ;硫酸锌3 5% ;硫酸锰I 3% ;硼砂3 5% ;钥酸铵O. I 3% ;其余为助剂,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制备步骤为 (I)将粉碎后的多菌灵和百菌清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获得杀菌剂混合原粉,(2)将粉碎后的硫酸锌、硫酸锰、硼砂和钥酸铵加入搅拌机充分混匀获得微肥混合粉;(3)将以上杀菌剂混合原粉和微肥混合粉与助剂充分混合制成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所述的助剂按照质量百分比由如下成份组成润湿剂I 3 ;分散剂2 8,抑泡剂O.01 O. 05 ;助悬剂O. 5 I ;填料9 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优选方案 所述的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所述的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Morwet D-425或TERSPERSE 2700中的一种。所述的抑泡剂为亚磷酸三苯酯或烷基苯磺酸胺中的一种。所述的助悬剂为JY-3。 所述的填料为高岭土、陶土或硅藻土中的一种。甘蔗受褐条病为害后,蔗叶损伤严重、叶片减少、生长受抑制,导致生长势明显减缓。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肥能够适时补充甘蔗所需微量元素,可提高叶片光合强度,延缓叶片黄化,增强抗病力,恢复甘蔗长势。不同作用方式的杀菌剂合理复配施用可提高药效,减少用药次数和各自用药量,降低在作物和土壤中的残留,提高生态安全性。本专利技术提供的药肥复配两种杀菌剂,能够提高杀菌和治疗效果,在杀菌剂混配的同时合理添加微量元素,制成的药肥产品在作物病害防治上有广泛应用前景。本专利技术制成的药肥产品,于甘蔗褐条病发病初期,将药肥制成500倍液,均匀喷施于甘蔗叶面上,5 7天后再喷施一次,能有效控制病害蔓延,防治效果达90%以上,同时通过补充甘蔗所需微量元素,增强甘蔗抗病力,促进甘蔗的生长;内外兼顾、药肥同施,减少施药次数,节省劳力和防治成本,提高环境安全性。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由以下质量百分比的材料制成多菌灵30 40%、百菌清30 40%、硫酸锌3 5%、硫酸锰I 3%、硼砂3 5%、钥酸铵O. I 3%、润湿剂I 3%、分散剂2 8%、抑泡剂O. 01 O. 05%、助悬剂O. 5 1%和填料9 16%。其中,润湿剂采用十二烷基硫酸钠、洗衣粉或拉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分散剂采用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Morwet D-425或TERSPERSE 2700中的一种,抑泡剂采用亚磷酸三苯酯或烷基苯磺酸胺中的一种,助悬剂为JY-3,填料采用高岭土、陶土或硅藻土中任意一种。制备步骤如下 I.杀菌剂混合按质量份将粉碎后的多菌灵30份、百菌清40份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制成杀菌剂混合原粉。2.微肥混合按质量份将粉碎后的硫酸锌3份、硫酸锰2份、硼砂3份、钥酸铵2份加入搅拌机充分混匀,获得微肥混合粉。3.药肥混合将以上杀菌剂混合原粉70份和微肥混合粉10份,再添加洗衣粉I份、木质素磺酸钙2份、亚磷酸三苯酯O. 01份、助悬剂JY-3为O. 5份和填料高岭土 9份,充分混合而成药肥。实施例二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的原料同实施例一,制备步骤如下 I.杀菌剂混合按质量将粉碎后的多菌灵40份、百菌清40份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制成杀菌剂混合原粉。2.微肥混合按质量将粉碎后的硫酸锌4份、硫酸锰2份、硼砂4份、钥酸铵O. 5份加入搅拌机充分混匀,获得微肥混合粉。3.药肥混合将以上杀菌剂混合原粉80份和微肥混合粉10. 5份,再添加洗衣粉I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I、木质素磺酸钠4份、亚磷酸三苯酯O. 03份、助悬剂JY-3为O. 7份和填料陶土 13份,充分混合而成药肥。实施例三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的原料同实施例一,制备步骤如下 I.杀菌剂混合按质量份将粉碎后的多菌灵35份、百菌清35份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制成杀菌剂混合原粉。2.微肥混合按质量份将粉碎后的硫酸锌5份、硫酸锰3份、硼砂5份、钥酸铵3份加入搅拌机充分混匀,获得微肥混合粉。3.药肥混合将以上杀菌剂混合原粉70份和微肥混合粉16份,再添加拉开粉2份和十二烷基硫酸钠I份、6份Morwet D-425或TERSPERSE 2700、烷基苯磺酸胺O. 05份、O. 9份助悬剂JY-3和填料硅藻土 15份 ,充分混合而成药肥。权利要求1.一种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原料制备多菌灵30 40% ;百菌清30 40% ;硫酸锌3 5% ;硫酸锰I 3% ;硼砂3 5% ;钥酸铵O. I 3% ;其余为助剂,各组分之和等于100% ;制备步骤为 (1)将粉碎后的多菌灵和百菌清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获得杀菌剂混合原粉, (2)将粉碎后的硫酸锌、硫酸锰、硼砂和钥酸铵加入搅拌机充分混匀获得微肥混合粉; (3)将以上杀菌剂混合原粉和微肥混合粉与助剂充分混合制成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助剂按照质量份由如下成份组成润湿剂I 3 ;分散剂2 8,抑泡剂O. 01 O. 05 ;助悬剂O. 5 I ;填料9 16。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湿润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洗衣粉、拉开粉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分散剂为木质素磺酸钙、木质素磺酸钠、Morwet D-425或TERSPERSE 2700中的一种。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抑泡剂为亚磷酸三苯酯或烧基苯磺酸胺中的一种。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助悬剂为JY-3。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填料为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其特征在于按质量百分比由如下原料制备:多菌灵30~40%;百菌清30~40%;硫酸锌3~5%;硫酸锰1~3%;硼砂?3~5%;钼酸铵?0.1~3%;其余为助剂,各组分之和等于100%;制备步骤为:(1)将粉碎后的多菌灵和百菌清加入混合机中进行充分混合获得杀菌剂混合原粉,(2)将粉碎后的硫酸锌、硫酸锰、硼砂和钼酸铵加入搅拌机充分混匀获得微肥混合粉;(3)将以上杀菌剂混合原粉和微肥混合粉与助剂充分混合制成防治甘蔗褐条病药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申科黄应昆李文凤罗志明尹炯王晓燕单红丽张荣跃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云蔗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