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黄乃宁专利>正文

一种防治甘蔗凤梨病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12816643 阅读:122 留言:0更新日期:2016-02-07 09:42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植保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防治甘蔗凤梨病的方法。具体方法包括如下3个方面:(1)土壤消毒;(2)种茎处理;(3)药液喷洒。这三个方面是针对对甘蔗凤梨病的病原以及传播方式而采取的防治措施,通过对土壤消毒、种茎处理以及药液喷洒,对甘蔗凤梨病的发生起到了很好的防治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采用的防治药液大多为药材,这些植物源药物安全性高,无公害,对作物安全,对人、畜生也安全;而且对甘蔗凤梨病能起到很好的杀虫杀菌作用。本发明专利技术防治甘蔗凤梨病的方法,不仅可以对甘蔗凤梨病起到很好的防治效果,降低甘蔗生长过程中凤梨病的危害,而且大大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和使用次数。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于植保
,具体为。
技术介绍
凤梨病在我国各植蔗省区均有发生,是甘蔗种苗的重要病害。它除使下种的蔗种 不能萌芽外,还能使窖藏蔗种受害腐烂。染病蔗种切开后,可见切口两端为红色,并散发出 凤梨般的香味,故称凤梨病。不久切口逐渐变黑,并产生许多黑色的煤粉状物。病情发展到 后期,则茎内全部变黑。当所有薄壁细胞都被破坏后,种苗便成空腔,只剩下维管束像一束 头发一样残留其中。 甘鹿凤梨病病原为:奇异长卩彖壳(Ceratocystis paradoxa(Dode)Moreau),属子囊 菌亚门真菌。无性态为奇异根串珠霉(Thielaviopsis paradoxa(de Seynes)V. Hohnel), 属半知菌亚门真菌。在培养基上子囊壳球形,无色至浅色,喙长而细,黑色,具光泽;子囊卵 形至近棍棒形,内生8个单细胞椭圆形的子囊孢子。凤梨病的最初侵染源主要是带菌的土 壤。病菌以菌丝体或厚垣孢子潜伏在带病的组织里或落在土壤中越冬,大分生孢子在土壤 里可存活4年之久,在适宜的条件下从蔗种两端的切口侵入,引起初次侵染。小分生孢子容 易萌发,靠风、灌溉水和昆虫传播,造成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防治甘蔗凤梨病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3个方面:(1)土壤消毒:土壤施好底肥后深翻30‑40cm,整平,浇水保湿3‑4天,待土壤湿度在40%‑60%时,用旋耕机旋耕,然后将棉隆均匀撒在地表,每亩用药20‑30公斤,施药后立即用塑料布覆盖,且四边用土压实,密封好,密封时间13‑15天,结束后揭去塑料布,通风10‑14后,取土做发芽试验,确保安全后方可种植;(2)种茎处理:将32.5%阿米妙收悬浮剂900‑1300倍液,五味子提取液30‑50倍液和酸浆煎剂30‑55倍液按重量比2:3:2混配后,放入蔗种,浸种8h,晾干,备用;(3)药液喷洒:在甘蔗未发病或病害表现初步症状时,用植物...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乃宁
申请(专利权)人:黄乃宁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西;4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