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炉,包括炉体,炉体分为一个富氧段和多个欠氧段,富氧段和各个欠氧段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燃气或燃油燃烧的烧嘴,各个烧嘴上具有燃烧时提供助燃空气的进风管,富氧段和各个欠氧段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均与一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各个进风管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和气体流量计,气压传感器和气体流量计与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烧嘴上设置有燃料流量计,燃料流量计与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该热处理炉通过设置各种传感器和PLC控制单元,使得能对热处理炉工作时能对各种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测量,以便实现热处理炉自动控制。(*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炉,特别涉及一种用于对钢丝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炉。
技术介绍
目前用于钢丝热处理炉窑,为了防止钢丝在加热过程中被氧化,只能采取用明火加热带孔的马弗砖,钢丝再从马弗砖的孔中穿过的方法来加热钢丝。其缺点为I、由于间接加热,热效率比较低,DV值一般25左右,就是后来出现的半明火炉,DV值也只有在35左右。2、由于马弗孔容易堵塞,所以一般半年要大修一次,维修量较大。3、热隋性大,由于钢丝和外部加热区隔开,线温的精确控制很困难,不同马弗孔中的钢丝线温差距很大,热处理出来的钢丝通条性能很不稳定。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能对钢丝直接进行热处理的热处理炉。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热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沿着物料的移动方向分为一个富氧段和多个欠氧段,所述的富氧段上设置有物料入口和用于排放炉内烟气的排烟口,所述的排烟口上连接有烟道,所述的富氧段和各个所述的欠氧段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燃气或燃油燃烧的烧嘴,各个所述的烧嘴上具有为燃气或燃油燃烧时提供助燃空气的进风管,所述的富氧段和各个所述的欠氧段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均与一 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各个所述的进风管上设置有用于测定进风管内当前气体气压的气压传感器和当前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计,所述的气压传感器和气体流量计与所述的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所述的烧嘴上设置有燃料流量计,所述的燃料流量计与所述的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上述技术方案中,优选地,所述的烟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助燃空气从所述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进入所述的进风管。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炉体进行分段,使得钢丝能在不同的环境下分段加热,而且炉气直接和钢丝接触,使得钢丝加热速度、线温均匀程度和热效率均远远高于马弗炉。通过设置各种传感器和PLC控制单元,使得能对热处理炉工作时能对各种工艺参数进行实时测量,以便于自动实现对热处理炉的控制。附图说明图I为本技术钢丝热处理明火加热炉的总体结构示意图。图中1、炉体;2、换热器;3、烧嘴;4、进风管;5、PLC控制单元;6、烟道;7、入料口 ;11、富氧段;12、欠氧段;13、欠氧段;14、温度传感器;15、压力传感器;16、含氧量测试传感器;31、燃料流量计;41、气压传感器;42、气体流量计。具体实施方式参见图I所示的热处理炉,它是一种明火加热炉,主要由一个炉体I构成,炉体I沿着物料一钢丝的移动方向分为三段,第一段为富氧段11、第二段和第三段均为欠氧段12。富氧段11上安装有排烟口,排烟口连接到烟道6,同时富氧段11上还设置有钢丝的入料口 7。由于物料一钢丝是从富氧段11向欠氧段12方向运动,而欠氧段13的烟气是向富氧段的排烟口涌动的,这样构成了钢丝运行方向和烟气运行方向互为逆流的方式。富氧段11和欠氧段12、13均采用几个用于燃气或燃油燃烧的烧嘴3作为加热源,各个烧嘴3上具有为燃气或燃油燃烧时提供助燃空气的进风管4。烟道6内设置有换热器2,助燃空气从换热器2进行热交换后进入进风管4内。欠氧段12采用欠氧燃烧的方式,使炉体中残氧含量尽可能减少,确保在欠氧段钢丝不会被氧化。由于欠氧而未燃尽的可燃成份随炉气进入富氧段,所谓富氧段实际上是配助燃空气时考虑从欠氧来的未燃尽可燃成份,从而使炉气在排出时确保燃料己全部燃尽。这种分段方式和配风方式既构成了欠氧段,又达到了不浪费资源,保证达标排烟的目的。由于钢丝和炉气逆向运动,尽管富氧段的炉温在1000°c左右,但钢丝在此段的本身温度不高,不会造成表面剧烈氧化。当钢丝进入欠氧段后,由于炉气中残氧含量很少,所以在钢丝继续被加热和均热的过程中表面不会形成太多的氧化烧损。富氧段11和欠氧段12、13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16,各个温度传感器14、压力传感器15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16均与一 PLC控制单元5相信号连接,各个进风管4上设置有用于测定进风管内当前气体气压的气压传感器41和当前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计42,气压传感器41和气体流量计42与PLC控制单元5相信号连接,烧嘴3上设置有燃料流量计31,燃料流量计31与PLC控制单元5相信号连接。处理炉在工作过程中,依靠温度传感器14分别测量各段温度信号、燃料流量计31测出燃料的即时流量并反馈到PLC控制单元5,根据PLC控制单元5内的设定温度、温度传感器14反馈的实测温度,燃料流量计31测得的燃料的实测流量等通过PLC控制单元5计算出燃料(油或气)理论值来调整燃料的给定值。依靠安装在各段烧嘴3的进风管4上的压力传感器15实测出各段助燃空气的压力,PLC控制单元5根据实测压力和设定压力计算出进风管4上的进气阀的开度角,保证实测压力在设定范围内。依靠安装在进风管4上的气体流量计42实测出各段的即时风量并反馈给PLC控制单元5。用含氧量测试传感器16(含氧量测试传感器16可以选用氧化锆传感器)实测出各段的含氧量并反馈给PLC控制单元5,根据实测含氧量和设定含氧量,实测燃料流量计算出理论风量,及时调整烧嘴3上空气喷头的位置,保证各段实测风量靠近理论风量。用压力传感器15实测即时炉内压力反馈给PLC控制单元5,结合设定炉压计算出排烟口的烟道阀的开度角。用高压风机(10KP左右)输出风到烟道6上的换热器2,从换热器2输出400°C左右的热风分配到各段烧嘴3上作为助燃空气。以上对本技术做了详尽的描述,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领域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技术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技术的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 保护范围内。权利要求1.一种热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沿着物料的移动方向分为一个富氧段和多个欠氧段,所述的富氧段上设置有物料入口和用于排放炉内烟气的排烟口,所述的排烟口上连接有烟道,所述的富氧段和各个所述的欠氧段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燃气或燃油燃烧的烧嘴,各个所述的烧嘴上具有为燃气或燃油燃烧时提供助燃空气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氧段和各个所述的欠氧段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均与一 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各个所述的进风管上设置有用于测定进风管内当前气体气压的气压传感器和当前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计,所述的气压传感器和气体流量计与所述的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所述的烧嘴上设置有燃料流量计,所述的燃料流量计与所述的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热处理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道内设置有换热器,助燃空气从所述的换热器进行热交换后进入所述的进风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热处理炉,包括炉体,炉体分为一个富氧段和多个欠氧段,富氧段和各个欠氧段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燃气或燃油燃烧的烧嘴,各个烧嘴上具有燃烧时提供助燃空气的进风管,富氧段和各个欠氧段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均与一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各个进风管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和气体流量计,气压传感器和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热处理炉,包括炉体,所述的炉体沿着物料的移动方向分为一个富氧段和多个欠氧段,所述的富氧段上设置有物料入口和用于排放炉内烟气的排烟口,所述的排烟口上连接有烟道,所述的富氧段和各个所述的欠氧段上均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燃气或燃油燃烧的烧嘴,各个所述的烧嘴上具有为燃气或燃油燃烧时提供助燃空气的进风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富氧段和各个所述的欠氧段内均设置有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所述的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和含氧量测试传感器均与一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各个所述的进风管上设置有用于测定进风管内当前气体气压的气压传感器和当前气体流量的气体流量计,所述的气压传感器和气体流量计与所述的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所述的烧嘴上设置有燃料流量计,所述的燃料流量计与所述的PLC控制单元相信号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一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胜达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