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风电设备的起重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5231 阅读:170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1 12: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电设备的起重机,包括:两根主梁;所述的两根主梁的一端安置在第一端梁上,所述的两根主梁的另一端安置在第二端梁上或者安置在支腿上;在所述的两根主梁之间跨接一起吊小车;所述的起吊小车能沿主梁移动;所述的支腿包括:固定在地上的横条;在所述横条的两侧分别固定一竖条;所述的两根竖条呈上窄、下宽形状结构;在所述的两根竖条之间还连接至少一根斜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简化了形式,减轻了设备自身重量,重量仅为其70%左右。(*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起重机,尤其涉及一种用于风电设备的起重机
技术介绍
目前在起吊风电设备的起重设备中,还是采用通用起重机结构形式,一方面比较笨重,另ー方面也没有与风电设备的特点相适应。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了一种用于风电设备的起重机,g在解决上述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本技术包括两根主梁;所述的两根主梁的一端安置在第一端梁上,所述的两根主梁的另一端安置在第二端梁上或者安置在支腿上;在所述的两根主梁之间跨接一起吊小车;所述的起吊小车能沿主梁移动;所述的支腿包括固定在地上的横条;在所述横条的两侧分别固定ー竖条;所述的两根竖条呈上窄、下宽形状结构;在所述的两根竖条之间还连接至少ー根斜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简化了形式,减轻了设备自身重量,重量仅为其70%左右。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2是图I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另ー个实施例的结构主视图。图4是图3的右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ー步详细描述由图I、图2、图3、图4可见本技术包括两根主梁I ;所述的两根主梁I的一端安置在第一端梁3上,所述的两根主梁I的另一端安置在第二端梁31上(图I、图2)或者安置在支腿4上(图3、图4);在所述的两根主梁I之间跨接一起吊小车2;所述的起吊小车2能沿主梁I移动;所述的支腿4包括固定在地上的横条41 ;在所述横条41的两侧分别固定ー竖条42 ;所述的两根竖条42呈上窄、下宽形状结构;在所述的两根竖条42之间还连接至少ー根斜条43。起吊小车起吊货物,沿主梁移动。两根端梁或者是支腿承运全部重量。本技术工作原理为小车起吊货物后,沿主梁移动进行定位,由于整体结构简単,重量相对轻,显得小巧灵便,作业范围广。权利要求1. 一种用于风电设备的起重机,包括两根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主梁的一端安置在第一端梁上,所述的两根主梁的另一端安置在第二端梁上或者安置在支腿上;在所述的两根主梁之间跨接一起吊小车;所述的起吊小车能沿主梁移动;所述的支腿包括固定在地上的横条;在所述横条的两侧分别固定一竖条;所述的两根竖条呈上窄、下宽形状结构;在所述的两根竖条之间还连接至少一根斜条。专利摘要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风电设备的起重机,包括两根主梁;所述的两根主梁的一端安置在第一端梁上,所述的两根主梁的另一端安置在第二端梁上或者安置在支腿上;在所述的两根主梁之间跨接一起吊小车;所述的起吊小车能沿主梁移动;所述的支腿包括固定在地上的横条;在所述横条的两侧分别固定一竖条;所述的两根竖条呈上窄、下宽形状结构;在所述的两根竖条之间还连接至少一根斜条;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大大简化了形式,减轻了设备自身重量,重量仅为其70%左右。文档编号B66C19/00GK202657858SQ20122017203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4月20日 优先权日2012年4月20日专利技术者滕万里, 胡耀明, 冯建宁 申请人:莱德沃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风电设备的起重机,包括:两根主梁;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两根主梁的一端安置在第一端梁上,所述的两根主梁的另一端安置在第二端梁上或者安置在支腿上;在所述的两根主梁之间跨接一起吊小车;所述的起吊小车能沿主梁移动;所述的支腿包括:固定在地上的横条;在所述横条的两侧分别固定一竖条;所述的两根竖条呈上窄、下宽形状结构;在所述的两根竖条之间还连接至少一根斜条。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万里胡耀明冯建宁
申请(专利权)人:莱德沃起重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