锥形类内浇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315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熔模精密铸造浇注系统中的锥形类内浇口,其形状为锥体,长度为3~5mm。具有模具设计简单,取模方便,使手工敲击落件的应用范围增大,提高钢水利用率以及节约人力、物力等优点。(*该技术在200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锥形类内浇口,尤其是一种熔模精密铸造浇注体系中的锥形类内浇口。目前,熔模铸造行业在压型设计时采用的内浇口按落件方式分为为两种一种是不带缩颈的内浇口,一种是带缩颈的内浇口。若使用带缩颈的内浇口,浇注出的铸件可以使用手工锤击落件,但是适用性不广,特别是对于具有不同分型面的熔模在取模时比较麻烦;如果使用不带缩颈的内浇口,虽然在取模时比较方便,但在落件时需气割或锯床割,这样将消耗大量的氧气,乙炔及其相应设备,同时还将产生割废现象。本技术目的是设计一种取模方便,落件容易的内浇口,即锥形类内浇口。其目的是通过如下方法实现的锥形类内浇口,其形状设计为锥体,长度为3~5mm。具体地说,其形状可以是园台或棱台,长度为3~5mm。本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模具设计简单,取模方便,使手工敲击落件的应用范围增大,节约人力、物力,提高了钢水的利用率,在某些情况下,还防止了铸件的内缩等铸造缺陷。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采用本技术的熔模组示意图;图2为采用不带缩颈内浇口的熔模组示意图;图3为采用带缩颈内浇口的熔模组示意图。图中1-浇口棒、2-内浇口、3-铸件。当采用图2方案时,由于不能采用手工敲击落件,所以内浇口的长度不能过小,一般为12~16mm。因此内浇口这一部分钢水被浪费掉,而且由于是气割落件,需消耗大量氧气、乙炔,还会产生割废。当采用图3方案时,如果熔模的分型面不和内浇口分型面平行或重合,那么在取模时就需两次或多次分型,很不方便,且内浇口钢水浪费也大,当采用如图1所示的本技术方案时,因其形状为锥体,所以模具和压型设计简单,随之取模也方便,而在浇注后进行落件时,又可以采用手式敲击的方式,因而内浇口的长度要求减少,一般3~5mm即可,这就减少了内浇口钢水浪费。实施例1,参照图1,锥形类内浇口形状为园台,长度为3~5mm。实施例2,锥形类内浇口形状为棱台,长度为3~5mm。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熔模精密铸造浇注系统中的锥形类内浇口,其特征是其形状为锥体,长度为3~5mm。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熔模精密铸造浇注系统中的锥形类内浇口,其特征是其形状为锥体,长度为3~5mm。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熔模精密铸造浇注系统中的锥形类内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孔明梁曙刘少林
申请(专利权)人:东风汽车公司精密铸造厂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42[中国|湖北]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