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阀体密封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321 阅读:15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阀体密封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在阀体内设置有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对应于唇形密封圈安装位一侧,周向布置有至少3个拆卸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用简单的工装即可以将唇形密封圈无损伤地拆卸下来,拆卸简单,便捷;密封件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大大的降低使用成本。(*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阀门,具体涉及ー种采用唇形密封圈实现的阀体密封结构
技术介绍
唇形密封圈(Iipseal密封圏),也称为弹簧蓄能密封圈,因为其优越的密封性能而被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在阀门生产中,常温エ况下,关系到成本因素,由于“O”形密封圈的大量应用,因此,在国内阀门使用唇形密封圈较少。但是,在特殊エ况下,比如低泄漏、超低温或者特殊介质的情况下,橡胶类的“O”形密封圈就不能满足要求,因此,就必须选用其它的密封方法代替,唇形密封圈的优点在于它可以像“O”形密封圈ー样实现“自密封”,即其密封性能随着压力的升高而升高。另外,其可以减小摩擦,使用寿命较长,能适用于更苛刻的环境下。因此,将唇形密封圈引入阀门中,是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实际使用中,当设备出现问题时,就需要拆卸该密封圏,但由于唇形密封圈的结构比较特殊,所以从装置上拆卸下来有时候会比较困难,而且唇形密封圈的成本比较高,客户通常希望该密封件能够重复利用,因而,在将唇形密封圈引入阀体密封时,需要进行密封结构的改进,以解决唇形密封圈的拆卸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阀体密封结构,通过结构改进,便于对唇形密封圈进行拆卸,以满足维修进重复利用的需求。为达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阀体密封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在阀体内设置有唇形密封圏,在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对应于唇形密封圈安装位ー侧,周向布置有至少3个拆卸凹槽。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拆卸凹槽为弧形槽。优选的技术方案,设有4个所述拆卸凹槽。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I.本技术在唇形密封圈安装位一侧设置了多个拆卸凹槽,使用简单的エ装即可以将唇形密封圈无损伤地拆卸下来,拆卸简单,便捷。2.采用本结构拆卸时不损坏唇形密封件,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大大的降低使用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实施例的结构剖视示意图。图2是图I的A-A剖视示意图。其中1、阀体;2、唇形密封圈;3、拆卸凹槽。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ー步描述实施例參见附图I和附图2所示,ー种阀体密封结构,包括阀体I,所述阀体I内设置有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在阀体内设置有唇形密封圈2,在所述阀体I的内壁上,对应于唇形密封圈2安装位ー侧,周向布置有4个拆卸凹槽3 ;所述拆卸凹槽3为弧 形槽。由此,可以方便快捷地拆卸唇形密封圏,以利于重复使用。权利要求1.一种阀体密封结构,包括阀体(I),所述阀体(I)内设置有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在阀体(I)内设置有唇形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I)的内壁上,对应于唇形密封圈(2)安装位ー侧,周向布置有至少3个拆卸凹槽(3)。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阀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拆卸凹槽(3)为弧形槽。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阀体密封结构,其特征在于设有4个所述拆卸凹槽(3)。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阀体密封结构,包括阀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在阀体内设置有唇形密封圈,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的内壁上,对应于唇形密封圈安装位一侧,周向布置有至少3个拆卸凹槽。本技术使用简单的工装即可以将唇形密封圈无损伤地拆卸下来,拆卸简单,便捷;密封件可以重复使用,从而大大的降低使用成本。文档编号F16K27/00GK202660016SQ20122028891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12年6月19日专利技术者王胜利, 王国军 申请人: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阀体密封结构,包括阀体(1),所述阀体(1)内设置有流体通道,与所述流体通道配合,在阀体(1)内设置有唇形密封圈(2),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阀体(1)的内壁上,对应于唇形密封圈(2)安装位一侧,周向布置有至少3个拆卸凹槽(3)。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胜利王国军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纽威阀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