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联水龙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1317 阅读:65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联水龙头结构,其包括龙头主体及一体成型于龙头主体冷进水管、热进水管外部的金属管脚;龙头主体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之间还设有一出水口;所述金属管脚内壁圆周上分布有轴向的凸起或凹槽,龙头主体的冷、热进水管外周壁通过注塑形成的凹槽或凸起并与金属管脚互相嵌合固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环保塑料材质成型主体,与外接水流通道的结合处用金属管脚装配,结合塑料环保及金属管脚的特性,具有生产成本低、过水面积大及环保、管脚扭力大等优点。(*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公开一种卫浴或厨房用水龙头结构,特别是指一种可同时接冷、热水管道的双联水龙头结构
技术介绍
双联水龙头可同时接冷、热两根管道的阀门开关,现有的双联水龙头一般是由塑料成型或全部由金属铜管成型安装时将上述龙头的两进水管旋接于冷水管或热水管,由于要保证螺接处的密封需要一定扭力,而塑料成型的龙头主体与水管螺接时,因为扭力不足使螺纹磨损、脱扣等情形,进而导致密封问题;另一种金属铜管龙头主体虽然在扭力上能克服上述缺陷,但由于铜管内含有锌、铅等少量元素,长期使用后铜管的少量元素会随水而流失,如果人们饮用上述自来水则会形成健康隐患,同时全部用金属铜成型,生产成本较 闻。
技术实现思路
因此,本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了一种既保证水龙头安装的配合强度,又保证水质健康的双联水龙头结构。本技术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出水量稳定、质量佳的双联水龙头结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双联水龙头结构,其包括龙头主体及一体成型于龙头主体冷进水管、热进水管外部的金属管脚;龙头主体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之间还设有一出水口 ;所述金属管脚内壁圆周上分布有轴向的凸起或凹槽,龙头主体的冷、热进水管外周壁通过注塑形成的凹槽或凸起并与金属管脚互相嵌合固定。所述金属管脚外壁设有螺纹用于外接水管通道,且龙头主体的冷、热进水管端长于其外套置的金属管脚端以防水从结合处渗漏。所述龙头主体是由塑料成型为一体的结构,其包括呈H状造型的冷进水管、热进水管及连通冷进水管、热进水管的横向管件,在横向管件上设有出水口。所述横向管件中设有内芯横管,该内芯横管对应横向管件的出水口设有出水嘴,内心横管的两端为分别与冷进水管、热进水管连通的扩口部。所述内芯横管的外壁上设有定位凸块,横向管件的内壁上具有凹槽,而横向管件外壁上具有凸起,该凸起与定位凸块之间具有一定的壁厚。所述内芯横管的周壁设为弧凸的结构。所述金属管脚的顶部设有定位缺口,该定位缺口的竖向断面为斜面结构。所述内芯横管扩口部处的冷进水管、热进水管中设有防止扩口部中出现灌胶现象的凹槽。所述龙头主体的冷进水管、热进水管与横向管件结合处的外壁上还设有加强筋。所述的金属管脚为铜管脚。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技术双联水龙头的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的外部结合金属管脚,金属管脚与外接水管配合时具有较佳的结合强度,不会出现螺纹磨损、滑牙问题,保证产品的安装强度;另外,金属管脚内壁上轴向凸起或凹槽的设置,令其与注塑于金属管脚内腔中的塑胶冷进水管、热进水管结合更加牢固,并且提高龙头主体与外接水管螺接时的抗扭能力,保证水龙头的安装配合强度;而水龙头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内层为塑料材质,使水流不会与金属管脚接触,避免水流与铜等金属接触而发生的失锌率现象,令产品使用更加环保,同时铜等金属材料的局部使用降低水龙头的成本。另外,内芯横管两端扩口部的设置、内芯横管的周壁弧凸结构以及内芯横管扩口部处的冷进水管、热进水管中凹槽的设置,可以增加并保障内芯横管的过水量,在水流过程中即便出现水压变化,仍可保证通过水龙头的水流量稳定,满足水龙头流量的使用要求。再者,由于本技术结合有塑料的环保、耐温、耐压及金属管脚扭力大的优点,外加横向管件包覆内芯横管的整体性结构,使得整个双联水龙头的综合性能稳定,产品质量佳,使用寿命长。 总之,本技术的双联水龙头结构具有生产成本低、过水面积大及环保、管脚扭力大等优点。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的结构外观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结构外观俯视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结构分解示意图;图4是图I的纵向剖视示意图;图5是图I的横向剖视示意图;图6是图I的局部剖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横向管件与内芯横管的断面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另一结构外观示意图;图9是本技术的再一结构外观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至图9所示,本技术揭示了一种双联水龙头结构,其包括龙头主体I与一体成型于龙头主体I两进水管上的金属管脚2。如图3所示,所述龙头主体1,是由塑料成型为一体的结构,其包括呈H状造型的冷进水管11、热进水管12及连通冷进水管11、热进水管12的横向管件13,在横向管件13上设有出水口 10。如图4、图6所述的横向管件13中进一步设有内芯横管14,该内芯横管14对应横向管件13的出水口 10设有出水嘴141,内心横管14的两端为分别与冷进水管11、热进水管12连通的扩口部143,该扩口部143为喇叭形的结构,可以增大由进水管进入内芯横管14的过水面积,从而保证龙头出水符合标准;该喇叭形的扩口部143是在内心横管14成型时直接注塑成型而成,无需二次加工进行扩孔,即免去了后续机加工的工序,有效降低生产成本及提高生产效率。如图1、2、3并配合图4、5所示,所述金属管脚2为外壁上具有配合外螺纹的套管,其内壁圆周上分布有轴向的凸起21或凹槽,该凸起21或凹槽在一体成型于龙头主体I的冷进水管11与热进水管12外部时,该冷进水管11与热进水管12的外周壁上会成型出与之配合的凹槽110、120或凸起;在两金属管脚2的顶部还设有定位缺口 22及定位孔23,该定位缺口 22的竖向断面为斜面结构,该金属管脚2可采用铜制管脚。本技术的双联水龙头在成型时,是先将已成型的内芯横管14及两金属管脚2置于龙头主体I的模具中,再注塑成型便可一体成型出包覆于内芯横管14之外的横向管件13及外周结合有金属管脚2的冷进水管11与热进水管12的双联水龙头,并同时成型出冷进水管11与热进水管12上方的阀座111、121。需说明的是,与横向管件13配合的冷进水管11与热进水管12部位为注塑件,即金属管脚2的长度是小于冷进水管11与热进水管12的长度,从而保证与横向管件13的密封结合以防水从结合处渗漏。配合图6所示,为保证内芯横管14在注塑成型横向管件13的位置准确,在内芯横管14的外壁上设有多个定位凸块142,而对应的成型模具中具有活动让位块,则在注塑前,内芯横管14的定位凸块142是固定于成型模具的让位块处,进胶时活动让位块后移而使定位凸块142全部埋于胶料内,以令成型出的横向管件13的内壁上具有凹槽131,而外壁上具有凸起132,该凸起132是保证其与内芯横管14的定位凸块142之间具有一定的壁厚,保证横向管件13的整体性,以防止内芯横管14与横向管件13的结合缝之间出现渗水漏水现象。再配合图7所示,由于内芯横管14为塑胶件,其刚性有限,在置于模具中进行横向管件13的包覆成型时,为提高内芯横管14的抗变形能力及保证内芯横管14的内腔过水量,该内芯横管14的周壁设为弧凸的结构,弧凸的结构可有效防止注塑时内芯横管14被压扁,提闻广品的良品率,保证广品性能。如图6所示,在内芯横管14的扩口部143处的冷进水管11、热进水管12中设有凹槽112、122,该凹槽112、122是在成型冷进水管11、热进水管12的模芯上设置凸起而形成,其目的是在注塑成型时,防止胶料进入内芯横管14的扩口部143中出现灌胶现象,进一步保证内芯横管14的过水量;同时保证冷进水管11与热进水管12上方阀座111、121与阀芯的安装尺寸,提闻广品的良品率,保证广品性能。另外,再配合图I、2、3所示,在冷进水管11、热进水管12与横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联水龙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龙头主体及一体成型于龙头主体冷进水管、热进水管外部的金属管脚;龙头主体冷进水管与热进水管之间还设有一出水口;所述金属管脚内壁圆周上分布有轴向的凸起或凹槽,龙头主体的冷、热进水管外周壁通过注塑形成的凹槽或凸起并与金属管脚互相嵌合固定。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戴建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福新源卫浴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