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詹维民专利>正文

离心铸管的组合管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063 阅读:18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离心铸管的组合管模,由金属管模本体(1)和装于本体内腔的衬套(2)组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但使用寿命长,而且大大降低了铸管的生产成本。(*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离心铸造的铸型,尤其涉及一种离心铸管的金属管模。铸铁管广泛应用于城市及工业供排水和燃气的输送,其生产与应用已有数百年的历史。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铸管生产技术也产生了两个转变,即材质由灰铸铁转变为球墨铸铁,生产工艺由连续拉管法转变为离心铸造法。我国在1958年从原苏联引进拉管法生产铸铁管,到八十年代初开始引进国外先进的水冷金属型法及热型法离心铸管机生产球墨铸铁管。目前已有14家公司生产离心球墨铸铁管,年生产能力可达75-80万吨。随着我国城市供水、供气基础设施的建设,必将加快离心铸管工艺的发展,使之迅速推广为我国铸铁管的主要生产方法。在离心铸管生产中,铸型(又称管模)是主要工艺装备,也是主要的易损件,其使用寿命直接影响铸管的生产成本。据资料介绍,较先进的管模消耗应控制在铸管生产成本的5%-10%之间。要达到这一标准,管模的寿命应在15000-20000次以上。而目前国内生产厂家的管模,一般在使用3000-5000次后内腔损伤严重报废。分析其原因,主要与管型本身的结构、材质有关。本技术的目的旨在克服已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离心铸管的组合管模,延长其使用寿命,降低铸管生产成本。本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离心铸管的组合管模,包括金属管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管模本体(1)的内腔装有衬套(2)。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铸管的组合管模,包括金属管模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管模本体(1)的内腔装有衬套(2)。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铸管的组合管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2)与金属管模本体(1)的内孔压配合。3.按照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铸管的组合管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衬套(2)的一端与金属管模本体(1)内孔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詹维民
申请(专利权)人:詹维民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4[中国|山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