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于基圃专利>正文

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20020 阅读:29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是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器,为克服铸钢行业中用较低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吹水玻璃砂型、砂芯,造成砂型、砂芯干强度低、易碎的缺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外壳,外壳上具有进气口、和出气口2。外壳内安装有电加热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较低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加热至所需的温度,加热后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于吹水玻璃砂型、砂芯,砂型、砂芯的干强度高,不易破碎。(*该技术在2009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热的加热器,特别是对铸钢行业中用于吹水玻璃砂型、砂芯的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器。在铸钢行业中,一般采用水玻璃砂造型和制芯,砂型和砂芯需要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硬化处理。由于从二氧化碳钢瓶中吹出的二氧化碳气体温度较低,在冬季直接用这种二氧化碳气体吹水玻璃砂型、砂芯,砂型、砂芯的硬化速度慢,二氧化碳用量较大,硬化后的砂型、砂芯干强度低、易碎。在夏季,由于空气的湿度大,较低温度的二氧化碳气体吹出后,使空气中的大量水份凝结,随二氧化碳气体吹入砂型、砂芯中,造成砂型、砂芯出现“粉化”和“白霜”现象,硬化后的砂型、砂芯干强度低、易碎。由于砂型、砂芯的干强度低、易碎,不耐钢水冲击,直接影响铸钢件的质量,造成“粘砂”,“夹砂”和气孔。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热的电加热器,它加热后的二氧化碳气体吹水玻璃砂型、砂芯,能够提高砂型、砂芯的干强度,硬化速度加快,节省二氧化碳气体。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器,包括外壳,外壳上具有进气口1和出气口2。它的特殊之处是,外壳内安装有电加热器。电加热器用于将电能转换为热能对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热。低温二氧化碳气体从进气口1进入外壳内,外壳密封,低温二氧化碳气体在外壳内被电加热器加热至所需温度。被加热后的二氧化碳气体从出气口2排出。本技术的外壳为筒状,它的两端封闭,进气口1和出气口2都在外壳的同一端;电加热器具有套筒3,套筒3内安装有电热体;套筒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外壳的两端,套筒3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4;套筒3内具有轴向的气体通道,它的一端与出气口2连接,另一端通过通孔5与间隙4连通,进气口1与间隙4连通。进气口1和出气口2都在外壳的同一端,但是两者不直接连通。从进气口1进入的低温二氧化碳气体首先在间隙4中被预热,然后从套筒3另一端的通孔5进入套筒3内。被预热的二氧化碳气体在套筒3内沿气体通道向出气口2流动,从而被套筒3内的电热体最终加热到所需的温度,从出气口2排出。套筒3内的电热体发出热量从套筒3的外表面散发,从而对间隙4内的二氧化碳气体预热。这样二氧化碳气体从外壳的一端的进气口1进入间隙4内,沿间隙4流动到外壳的另一端,从另一端的套筒3上的通孔5进入套筒3内,在套筒3内沿气体通道返回外壳的出气口2的一端,从出气口2排出。二氧化碳气体在外壳内做了一个往返运动。本技术的套筒为圆筒形,它的外表面上具有螺旋形散热片28。螺旋形散热片28用于从套筒3向间隙4内散热,使二氧化碳气体在间隙4内被均匀地预热。本技术的外壳包括圆筒形的壳体6、安装在壳体6一端的端盖7和安装在壳体6另一端的端盖8;端盖7的内侧具有圆形的止口9,端盖8的内侧具有圆形的止口10;套筒3的两端分别插在止口9和止口10中,套筒3的一端与止口9之间具有绝缘密封垫11,套筒3的另一端与止口10之间具有绝缘密封垫12;出气口2位于止口9内,进气口1位于止口10外。止口9和止口10用于安装套筒3的两端,绝缘密封垫11、12用于对套筒3与端盖7、8之间密封和绝缘。本技术由于具有电加热器,可以对进入外壳的二氧化碳气体进行加热,被加热后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温度可以达到100℃~120℃。加热后的二氧化碳气体用于吹水玻璃砂型、砂芯,砂型、砂芯硬化速度快,节省二氧化碳,提高生产效率。被加热后的二氧化碳,不易使空气中的水份凝结,含水量极低,用于吹水玻璃砂型、砂芯,砂型、砂芯的干强度高、不出现“粉化”和“白霜”现象。由于砂型、砂芯的干强度提高,不易破碎,耐钢水冲击,使铸钢件的质量明显提高。本技术由于具有间隙4、套筒3内具有气体通道,使二氧化碳气体在外壳内实现往复运动。这样不但缩小了本技术的长度,而且使二氧化碳气体被充分加热,提高加热的效率。本技术由于具有螺旋形散热片28,能够进一步提高二氧化碳气体在间隙4内的预热效果。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套筒3和螺旋形散热片28的主视图。图3为图1中套筒3和螺旋形散热片面28的左视图。图4为图1中电热体支撑架14的主视图。图5为图1中电热体支撑架14的左视图。图6为图1中固定座13的主视图。图7为图6中固定座13的A-A视图。图8为图1中滑动座15的主视图。图9为图1中滑动座15的左视图。图10为图1中端盖7的主视图。图11为图1中端盖7的左视图。图12为图1中端盖8的主视图。图13为图1中端盖8的左视图。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器,它包括外壳、安装在外壳内的电加热器、绝缘密封垫11和绝缘密封垫12。外壳包括圆筒形的壳体6、端盖7和端盖8,端盖7和端盖8通过螺纹分别安装在壳体6的两端。电加热器包括圆筒形的套筒3、固定座13、电热体支撑架14、电热体、滑动座15和弹簧16。端盖7和端盖8的内侧分别具有圆形的止口9和止口10,套筒3的两端分别插在止口9和止口10内。止口9与套筒3之间具有绝缘密封垫11,止口10与套筒3之间具有绝缘密封垫12,绝缘密封垫11、12都采用硅橡胶制造。壳体6与套筒3同轴,壳体6的内表面与套筒3的外表面之间具有间隙4。端盖7的中心具有出气口2,出气口2位于止口9内。端盖7上在止口9的外侧具有进气口1,进气口1与间隙4连通。套筒3的外表面上具有螺旋形散热片28。套筒3安装在端盖8的一端上具有一周均匀分布的通孔5。套筒3内依次套有固定座13、电热体支撑架14、电热体、滑动座15和弹簧16;固定座13靠近通孔5,它通过螺钉17固定在套筒3上,它具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通道18和位于中心的通道19;电热体采用电热丝20,它绕在电热体支撑架14上;电热体支撑架14具有四条均匀分布的轴向筋板21和位于中心的轴向通道22;滑动座15具有四个均匀分布的通道23和位于中心的通道24;电热体支撑架14的一端与固定座13的一端接触,电热体支撑架14的另一端与滑动座15的一端接触,滑动座15的另一端与弹簧16的一端接触,弹簧16的另一端与端盖7接触;电热体支撑架14上的相邻两条筋板21之间的间隙分别与通道18和通道23对齐,通道22的两端分别与通道19和通道24对齐;通道18和通道19通过套筒3一端的通孔5与间隙4连通,通道23和通道24通过套筒3的另一端与出气口2连通。弹簧16采用压簧。筋板21之间的间隙、通道18和通道23以及通道22、通道19和通道24组成套筒3内的轴向的气体通道。电热丝20发热,使套筒3内的各金属件受热膨胀,滑动座15和弹簧16可以对套筒3内各零部件的轴向位置进行调节,避免受热膨胀的金属件沿轴向挤碎电热体支撑架件14。电热体支撑架14的筋板21的两端具有凸出端25,固定座13的一端具有四条均匀分布的槽26,滑动座15的一端具有四条均匀分布的槽27,电热体支撑架14两端的凸出端25分别插在槽26和槽27内。端盖8上具有两个导线引出孔29,与电热丝20两端连接的导线通过通道22、通道19和引出孔29连接到接线座30的接线柱上。引出孔29密封,接线座30安装在端盖8的外侧。使用时,首先接通电热丝20的电源,电热丝20开始发热。热量通过套筒3的外表面和螺旋形散热片28传入间隙4内。较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器,包括外壳,外壳上具有进气口(1)和出气口(2),其特征是,外壳内安装有电加热器。

【技术特征摘要】
1.二氧化碳气体加热器,包括外壳,外壳上具有进气口(1)和出气口(2),其特征是,外壳内安装有电加热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是,外壳为筒状,它的两端封闭,进气口(1)和出气口(2)都在外壳的同一端;电加热器具有套筒(3),套筒(3)内安装有电热体;套筒(3)的两端分别安装在外壳的两端,套筒(3)的外表面与外壳的内表面之间具有间隙(4);套筒(3)内具有轴向的气体通道,它的一端与出气口(2)连接,另一端通过通孔(5)与间隙(4)连通,进气口(1)与间隙(4)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是,套筒为圆筒形,它的外表面上具有螺旋形散热片(28)。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是,外壳包括圆筒形的壳体(6)、安装在壳体(6)一端的端盖(7)和安装在壳体(6)另一端的端盖(8);端盖(7)的内侧具有圆形的止口(9),端盖(8)的内侧具有圆形的止口(10);套筒(3)的两端分别插在止口(9)和止口(10)中,套筒(3)的一端与止口(9)之间具有绝缘密封垫(11),套筒(3)的另一端与止口(10)之间具有绝缘密封垫(12);出气口(2)位于止口(9)内,进气口(1)位于止口(10)外。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加热器,其特征是,套筒(3)内依次套有固定座(13)、电热体支撑架(14)、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基圃
申请(专利权)人:于基圃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95[中国|青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