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8329 阅读:177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3:1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包括脚轮支架和轮轴,所述轮轴为横截面具有两侧切平面的扁轴,所述扁轴上安装有至少一对滚轮,所述滚轮的内侧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齿槽;所述一对滚轮之间的扁轴上套装有一对制动臂,所述一对制动臂与扁轴相配合的轴孔呈长条形,所述轴孔底部与扁轴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所述一对制动臂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过渡轴筒,所述过渡轴筒上套装有宽度小于自动人行道电梯槽宽度的轮片;所述一对制动臂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止动杆,所述止动杆与对应滚轮上的齿槽啮合配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在自动人行道电梯上不产生相对滑动,可以广泛应用于搬运设备上。(*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搬运设备构件,具体地指一种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
技术介绍
目前,当承载较大载荷的搬运设备在自动人行道电梯上运行时,来自脚轮胎面与自动人行道电梯的静摩擦力可以使搬运设备与自动人行道电梯一同运行。但当重力平行于自动人行道电梯坡面方向的分力大于摩擦力时,搬运设备会与自动人行道电梯产生相对滑动而失去静止状态从而使搬运设备失去控制。传统的脚轮经常会发生这种情况,而专门配备的脚轮又由于结构复杂、制动结构不够优化、成本昂贵等原因无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就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廉、能在自动人行道电梯上不产生相对滑动的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设计的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包括脚轮支架,所述脚轮支架上固定有轮轴,所述轮轴为横截面具有两侧切平面的扁轴,所述扁轴上安装有至少一对滚轮,所述滚轮的内侧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齿槽;所述一对滚轮之间的扁轴上套装有一对制动臂,所述一对制动臂与扁轴相配合的轴孔呈长条形,所述轴孔底部与扁轴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从而在轴孔和压缩弹簧的作用下使一对制动臂只能相对扁轴上下滑动而不能转动;所述一对制动臂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过渡轴筒,所述过渡轴筒上套装有宽度小于自动人行道电梯槽宽度的轮片;所述一对制动臂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止动杆,所述止动杆与对应滚轮上的齿槽啮合配合,当轮片落入自动人行道电梯槽时,止动杆也同步啮合在齿槽中,从而使一对滚轮与自动人行道电梯之间形成静摩擦副。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滚轮通过滚轮轴承安装在扁轴上。进一步地,所述轮片通过轮片轴承安装在过渡轴筒上。再进一部地,所述一对滚轮外侧的扁轴上设置有轮盖,所述轮盖通过螺钉与脚轮支架和扁轴固定连接。更进一步地,所述扁轴上设置有阻止滚轮与制动臂和轮片触碰的限位销。更进一步地,所述扁轴的横截面呈平圆形或平椭圆形,其圆弧或椭圆弧位于扁轴上下方位,所述脚轮支架的安装孔形状与其对应。本技术的工作原理是这样的由于轮轴为横截面具有两侧切平面的扁轴,且制动臂与扁轴配合的轴孔为长条形,所以制动臂只能相对扁轴上下滑动而不能转动。因为制动臂内侧中部的过渡轴筒上套装有宽度小于自动人行道电梯槽宽度的轮片,且轮片通过轮片轴承安装在过渡轴筒上,所以在常规使用状态下轮片可以转动。由于轴孔底部与扁轴之间设有可推动制动臂上下滑动的压缩弹簧,而由于滚轮内侧设有沿周向分布可与制动臂外侧下端的止动杆相啮合的齿槽,所以当脚轮移动到自动人行道电梯上时,制动臂在压缩弹簧的作用下向下移动,此时制动臂带动轮片落入自动人行道电梯槽中,直至制动臂底部的止动杆与滚轮的齿槽相啮合,制动臂与滚轮相对固定,此时由于制动臂不能绕扁轴转动,滚轮与脚轮支架相对固定,所以滚轮与自动人行道电梯形成静摩擦副,在摩擦力作用下,脚轮带动搬动设备随自动人行道电梯向前运动。而当脚轮离开自动人行道电梯时,轮片重新与地面接触,在压力作用下轮片带动制动臂向上移动,制动臂外侧下端的止动杆与滚轮齿槽分离,滚轮可以自由转动,脚轮恢复正常功能。本技术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制造成本低且能在自动人行道电梯上不产生相对滑动而自动处于静止状态。附图说明图I为一种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中滚轮靠近制动臂的一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I中制动臂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中扁轴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参见图I至图3,本技术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包括脚轮支架I、滚轮2、压缩弹簧3、限位销4、轮轴5、轮片6、制动臂7、轮盖8、螺钉9、滚轮轴承10和轮片轴承11。所述脚轮支架I和至少一对滚轮2通过轮轴5连接在一起,采用两个滚轮2的设计可使与自动人行道电梯的接触胎面大,故脚轮与自动人行道电梯形成静摩擦力较单轮大,可实现大承载的目的。所述轮轴5为横截面具有两侧切平面的扁轴5,所述滚轮2的内侧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齿槽2. 1,在本实施例中,为了能使滚轮2更好地转动,滚轮2通过滚轮轴承10安装在扁轴5上;所述轮盖8设置在一对滚轮2外侧的扁轴5上,所述轮盖8通过螺钉9与脚轮支架I和扁轴5固定连接;参见图4,所述扁轴5的横截面呈平圆形或平椭圆形,其圆弧或椭圆弧位于扁轴5上下方位,所述脚轮支架I的安装孔形状与其对应。所述制动臂7为一对,均套装于一对滚轮2之间的扁轴5上,一对制动臂7设有与扁轴5相配合的长条形的轴孔7. 1,所述压缩弹簧3位于轴孔7. I底部与扁轴5之间,所述轴孔7. I和压缩弹簧3共同作用使制动臂7只能相对扁轴5上下滑动而不能绕扁轴5转动。所述一对制动臂7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过渡轴筒7. 3,所述轮片6套装于过渡轴筒7. 3上,轮片6的宽度小于自动人行道电梯槽(图中未示出)宽度,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轮片6通过轮片轴承11安装在过渡轴筒7. 3上,所述轮片轴承11可使常规使用状态下轮片6能更方便地转动。所述一对制动臂7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止动杆7. 2,所述止动杆7. 2与对应滚轮2上的齿槽2. I啮合配合。所述扁轴5上设置有阻止滚轮2与制动臂7和轮片6触碰的限位销4,可防止滚轮2和制动臂7过于靠近而使得滚轮2和制动臂7之间因摩擦力过大影响到制动臂7的上下移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限位销4为弹性圆柱销。由于轮片6的宽度小于自动人行道电梯槽的槽宽。这样,当本脚轮移动到自动人行道电梯上时,制动臂7在压缩弹簧3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同时制动臂7带动轮片6落入自动人行道电梯槽中,直至制动臂7外侧下端的止动杆7. 2与滚轮2的齿槽2. I相啮合,制动臂7与滚轮2相对固定,此时由于制动臂7不能绕扁轴5转动,滚轮2与脚轮支架I相对固定,从而使一对 滚轮2与自动人行道电梯之间形成静摩擦副,在摩擦力作用下,本脚轮带动搬动设备随自动人行道电梯(图中未示出)向前运动。当本脚轮运动到离开自动人行道电梯时,轮片6重新与地面接触,在压力作用下轮片6带动制动臂7向上移动,制动臂7外侧下端的止动杆7. 2与滚轮2的齿槽2. I分离,滚轮2可绕扁轴5自由转动,脚轮恢复正常功倉^:。权利要求1.一种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包括脚轮支架(I),所述脚轮支架(I)上固定有轮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5)为横截面具有两侧切平面的扁轴(5),所述扁轴(5)上安装有至少一对滚轮(2),所述滚轮(2)的内侧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齿槽(2. I);所述一对滚轮(2)之间的扁轴(5)上套装有一对制动臂(7),所述一对制动臂(7)与扁轴(5)相配合的轴孔(7. I)呈长条形,所述轴孔(7. I)底部与扁轴(5)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从而在轴孔(7. I)和压缩弹簧(3)的作用下使一对制动臂(7)只能相对扁轴(5)上下滑动而不能转动;所述一对制动臂(7)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过渡轴筒(7. 3),所述过渡轴筒(7. 3)上套装有宽度小于自动人行道电梯槽宽度的轮片(6);所述一对制动臂(7)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止动杆(7. 2),所述止动杆(7. 2)与对应滚轮(2)上的齿槽(2. I)啮合配合,当轮片(6)落入自动人行道电梯槽时,止动杆(7. 2)也同步啮合在齿槽(2. I)中,从而使一对滚轮(2)与自动人行道电梯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电梯的大承载自动制动脚轮,包括脚轮支架(1),所述脚轮支架(1)上固定有轮轴(5),其特征在于:所述轮轴(5)为横截面具有两侧切平面的扁轴(5),所述扁轴(5)上安装有至少一对滚轮(2),所述滚轮(2)的内侧设置有沿周向分布的齿槽(2.1);所述一对滚轮(2)之间的扁轴(5)上套装有一对制动臂(7),所述一对制动臂(7)与扁轴(5)相配合的轴孔(7.1)呈长条形,所述轴孔(7.1)底部与扁轴(5)之间设置有压缩弹簧(3),从而在轴孔(7.1)和压缩弹簧(3)的作用下使一对制动臂(7)只能相对扁轴(5)上下滑动而不能转动;所述一对制动臂(7)的内侧中部设置有过渡轴筒(7.3),所述过渡轴筒(7.3)上套装有宽度小于自动人行道电梯槽宽度的轮片(6);所述一对制动臂(7)的外侧下端设置有止动杆(7.2),所述止动杆(7.2)与对应滚轮(2)上的齿槽(2.1)啮合配合,当轮片(6)落入自动人行道电梯槽时,止动杆(7.2)也同步啮合在齿槽(2.1)中,从而使一对滚轮(2)与自动人行道电梯之间形成静摩擦副。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荣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航天双菱物流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