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新型是有关于一种中控脚轮,其包括脚轮本体、连动组、卡掣组及左、右侧滚轮,其中连动组包括连杆、连杆套、左衬套、右衬套、承接片、旋转体、第一弹性元件及控制杆,卡掣组包括第二弹性元件、锁固件、齿盘、T型衬套、第三弹性元件、卡止件、垫片螺丝、上定位片及下定位片,令连动组的连杆下端与卡掣组结合,再令连动组、卡掣组与脚轮本体及左、右侧滚轮结合;当旋转体底部延伸凸缘对应于承接片的高斜面顶端,卡掣组的卡止件进入上定位片所设方孔内而使脚轮处于无法转弯的定向前进状态;当旋转体下部延伸凸缘对应于承接片的低斜面时,锁固件往上移,而使其圆柱顶面的卡槽与齿盘的锯齿相卡合,而锁固件向上框型体两侧的水平条齿则因上移而与左、右侧滚轮的卡槽相卡合,使脚轮的旋转及前进动作同步煞止。(*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案是关于脚轮,尤指一种藉单一动作即可对脚轮的旋转动作进行煞止,或同时对脚轮的滚动及旋转动作进行煞止的中控脚轮。
技术介绍
按,一般市面所售的脚轮中,可对脚轮的位移及旋转同时进行双煞控制种类繁多,其中有中国台湾专利号数第M286776号双轮式中控脚轮,请参阅图I、图2所示,其是包括固定管11、轮座12与轮体13,其主要为固定管11更包括操纵杆111、凸轮112、煞车连杆113、限制套筒114、弹性元件组115、限制块116与煞车组117,操纵杆111连动凸轮112,凸轮112包括第一凸耳1121与第二凸耳1122,煞车连杆113穿滑于限制套筒114内,并煞车连杆113下端对应煞车组117,而弹性元件组115令煞车连杆113复位,藉操纵杆111作动 凸轮112以其第一凸耳1121对应煞车连杆113的滚柱1131,则作动煞车连杆113下压,当 煞车连杆113下段上的限制块116抵入轮座12的嵌槽121,从而限制轮体13只能直行;而操作杆111作动凸轮112以其第二凸耳1122对应煞车连杆113的滚柱1131并连动煞车连杆113而作动限制套筒114,限制套筒114进而以其限制元件1141对应卡合于轮座12的限制元件122,从而进一步令煞车连杆113及限制套筒114不会旋转,且煞车连杆113连动,当煞车连杆113的顶块1132下压抵顶滑块1172的斜面1173,令滑块1172于轮座12上滑移,并以制动元件1171插入轮体13的卡掣件131而煞车。本专利技术人为达到上述常见专利案的对脚轮的位移及旋转同步煞止目的,乃基于多年从事产业的经验及经多方测试,而发展出一种结构不同于上述常见结构的中控脚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中控脚轮,其设计目的在使脚轮的旋转动作可以单独进行煞止,使脚轮只可直行,或使脚轮的滚动位移及旋转动作可以同步进行煞止,进而达到脚轮双重煞车的目的。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的中控脚轮,其包括脚轮本体、连动组、卡掣组、左侧滚轮、右侧滚轮、轴心及轴心套,轴心套是穿设脚轮本体的轴孔,令轴心穿设右侧滚轮及轴心套后与左侧滚轮结合,再于右侧滚轮外侧盖上外盖,令连动组穿设培林及脚轮本体后与卡掣组结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连动组,包括连杆、连杆套、左衬套、右衬套、承接片、旋转体、第一弹性元件及控制杆,其中连杆下端穿设第一弹性元件及连杆套,使第一弹性元件位于连杆套内部,令承接片插设于连杆顶部沟槽及连杆套顶部沟槽内,于承接片顶部置设旋转体,使旋转体下端凸缘对应于承接片顶部的高斜面与低斜面之间的弧凹内,于连杆及连杆套外侧盖设左、右衬套,使左、右衬套内面的抵制缘位于旋转体的第一、第二凸耳之间,左、右衬套相盖合后,左、右衬套所设的透孔与旋转体的六角透孔相对齐,以控制杆穿设,则控制杆可作动旋转体转动,令连动组的连杆及连杆套穿设培林及脚轮本体后与卡掣组结合;卡掣组,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锁固件、齿盘、T型衬套、第三弹性元件、卡止件、垫片螺丝、上定位片及下定位片,其中第二弹性元件置于锁固件向上框型体的圆槽缘内,第三弹性元件套设于T型衬套下段,使第三弹性元件位于T型衬套与卡止件之间,令穿设脚轮本体的连动组的连杆及连杆套穿设齿盘,使连杆套与齿盘卡合,再令连杆套内所穿设的连杆依序穿设卡掣组锁固件的圆柱、T型衬套及卡止件后,以垫片螺丝锁设于连杆方型段的螺槽,于垫片螺丝下方,脚轮本体底面锁设上定位片及下定位片,使上定位片一侧方孔与卡止件对齐,而上定位片另侧圆孔、下定位片的圆孔及锁固件的圆槽缘是相对齐;令轴心套穿设脚轮本体及卡掣组的锁固件向上框型体的轴心套孔后与轴心及滚轮结合,则卡掣组的锁固件向上框型体两侧分立于脚轮本体的两侧,且使该向上框型体内所置第二弹性元件另端抵于脚轮本体底部,则锁固件向上框型体两侧的水平条齿会与左、右侧滚轮的卡槽相对应,而锁固件圆柱的卡槽则与齿盘的锯齿相对应。是以,经由本技术上述的结构,藉转动控制杆带动旋转体,改变旋转体下部凸缘与承接片高、低斜面或弧凹的配合位置,即可对脚轮进行直线位移的定向控制,或使脚轮 的旋转及位移均呈煞止的双煞控制,或对脚轮的旋转及位移进行无煞车控制。附图说明图I是常用的剖视图。图2是常用的剖面动作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4是本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5是本技术的A-A剖视图,无煞车状态。图6是本技术的A-A剖面的定向动作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A-A剖面的双煞动作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的局部拆卸后的双煞侧视动作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的中控脚轮1,请参阅图3至图5所示,其包括脚轮本体2、连动组3、卡掣组4及左侧滚轮5、右侧滚轮5a,其中连动组3包括连杆30、连杆套31、左衬套32a、右衬套32b、承接片33、旋转体34、第一弹性元件35及控制杆36,该连杆30顶部具有供承接片33插设的沟槽301,底部具有方型段302,该方型段302中心具有螺槽303 ;连杆套31,其顶部具有供承接片33插设的沟槽310,中心具有供第一弹性元件35置入的圆槽311 ;左衬套32a、右衬套32b是相对应,于其顶部具有供控制杆36穿设的透孔320a、320b,于左衬套32a、右衬套32b内面适处各具有与左衬套32a —体成型的抵制缘321a、右衬套32b —体成型的抵制缘321b,抵制缘321a与抵制缘321b是相对应;承接片33,其顶面是具高低差的高斜面330、低斜面331,两斜面之间具有弧凹332 ;旋转体34,其顶部两侧各具有第一凸耳340、第二凸耳341,其中心具有六角透孔342,下端延伸一凸缘343 ;令连杆30下端穿设第一弹性元件35及连杆套31,使第一弹性元件35落于连杆套31内部,令承接片33插设于连杆30顶部沟槽301及连杆套31顶部沟槽310内,于承接片33顶部置设旋转体34,使旋转体34下端凸缘343的末端正好对应于承接片33的弧凹332内,于连杆30及连杆套31外侧盖设左衬套32a、右衬套32b,使左衬套32a内面的抵制缘32la、右衬套32b内面的抵制缘321b位于旋转体34的第一凸耳340、第二凸耳341之间,而左衬套32a、右衬套32b相盖合后,于其外套设衬套环60,并使衬套环60抵于左衬套32a、右衬套32b下缘,则左衬套32a的透孔320a、右衬套32b透孔320b是与旋转体34的六角透孔342对齐,以控制杆36穿设;卡掣组4,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40、锁固件41、齿盘42、T型衬套43、第三弹性元件44、卡止件45、上定位片46、下定位片47及垫片螺丝48,其中锁固件41 一侧是呈圆柱410,另侧则设与圆柱410 —体成型的向上框型体411,该圆柱410顶部及底部分别具有顶部凹槽412及底部凹槽413,该顶部凹槽412中心具有贯穿底部凹槽413而供连动组3的连杆30穿设的透孔414,于圆柱410顶面则设有一圈与齿盘42的锯齿420可相卡合的卡槽415,于锁固件41的向上框型体411两侧适处设有相对应的轴心套孔416,该向上框型体411两侧顶部各往外凸设有水平条齿417,向上框型体411中间则设有供第二弹性元件40置入的圆槽缘418 ;Τ型衬套43,其中心具有供连杆30的方型段302穿设的透孔430 ;卡止件45中 心具有供连动组3的连杆3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中控脚轮,其包括脚轮本体、连动组、卡掣组、左侧滚轮、右侧滚轮、轴心及轴心套,轴心套是穿设脚轮本体的轴孔,令轴心穿设右侧滚轮及轴心套后与左侧滚轮结合,再于右侧滚轮外侧盖上外盖,令连动组穿设培林及脚轮本体后与卡掣组结合,其特征在于:其中:连动组,包括连杆、连杆套、左衬套、右衬套、承接片、旋转体、第一弹性元件及控制杆,其中连杆下端穿设第一弹性元件及连杆套,使第一弹性元件位于连杆套内部,令承接片插设于连杆顶部沟槽及连杆套顶部沟槽内,于承接片顶部置设旋转体,使旋转体下端凸缘对应于承接片顶部的高斜面与低斜面之间的弧凹内,于连杆及连杆套外侧盖设左、右衬套,使左、右衬套内面的抵制缘位于旋转体的第一、第二凸耳之间,左、右衬套相盖合后,左、右衬套所设的透孔与旋转体的六角透孔相对齐,以控制杆穿设,则控制杆可作动旋转体转动,令连动组的连杆及连杆套穿设培林及脚轮本体后与卡掣组结合;卡掣组,其包括第二弹性元件、锁固件、齿盘、T型衬套、第三弹性元件、卡止件、垫片螺丝、上定位片及下定位片,其中第二弹性元件置于锁固件向上框型体的圆槽缘内,第三弹性元件套设于T型衬套下段,使第三弹性元件位于T型衬套与卡止件之间,令穿设脚轮本体的连动组的连杆及连杆套穿设齿盘,使连杆套与齿盘卡合,再令连杆套内所穿设的连杆依序穿设卡掣组锁固件的圆柱、T型衬套及卡止件后,以垫片螺丝锁设于连杆方型段的螺槽,于垫片螺丝下方,脚轮本体底面锁设上定位片及下定位片,使上定位片一侧方孔与卡止件对齐,而上定位片另侧圆孔、下定位片的圆孔及锁固件的圆槽缘是相对齐;令轴心套穿设脚轮本体及卡掣组的锁固件向上框型体的轴心套孔后与轴心及滚轮结合,则卡掣组的锁固件向上框型体两侧分立于脚轮本体的两侧,且使该向上框型体内所置第二弹性元件另端抵于脚轮本体底部,则锁固件向上框型体两侧的水平条齿会与左、右侧滚轮的卡槽相对应,而锁固件圆柱的卡槽则与齿盘的锯齿相对应。...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博全,
申请(专利权)人:蔡博全,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