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刘永久专利>正文

锥台形铸造聚渣冒口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86 阅读:205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锥台形铸造聚渣冒口,与工件铸腔的补缩浇、冒口配套使用,该聚渣冒口设置于铸造砂箱中工件铸腔的上顶面,该聚渣冒口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下底面形状与待浇铸工件的上顶面形状相应,在该聚渣冒口的上顶面设有窄缝形排气口直通砂箱顶面;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聚渣能力强,排气效果好,可以避免工件表面上产生夹渣、砂眼、气孔,减少废品,提高成品率的优点。(*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机械工程中的铸造,具体地是一种在铸造中使用的锥台形铸造聚渣冒口。在铸造(包括铸铁、铸钢和有色金属的铸造)中使用冒口进行补缩、排气,传统的冒口为上大下小的倒置圆锥台形见附图说明图1,其高度从被铸造的工件项面向上直达砂箱顶面,这种冒口适用于许多形状的工件,但对于平面面积较大的工件例如板状工件,其补缩、排气能力较差,工件上部易产生夹渣、砂眼、气孔,废品率高。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锥台形铸造聚渣冒口,与习用的补缩浇、冒口配套使用,具有聚渣能力强,排气效果好,可以避免工件表面上产生夹渣、砂眼、气孔,减少废品,提高成品率。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锥台形铸造聚渣冒口,与工件铸腔的补缩浇、冒口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a.该聚渣冒口设置于铸造砂箱中工件铸腔的上顶面;b.该聚渣冒口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下底面形状与待浇铸工件的上顶面形状相应;c.在该聚渣冒口的上顶面设有窄缝形排气口直通砂箱顶面。实施时,所述聚渣冒口的高度在10-50mm之间。所述排气口的宽度在2-6mm之间。本技术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1.正锥台形的聚渣冒口,聚渣能力强,排气效果好,可以避免或减少铸造后工件表面上的夹渣、砂眼、气孔、从而提高成品率;2.构造简单,只须在制木模时于工件上部留出本锥台形聚渣冒口的位置,于拨模后自然形成锥台形聚渣冒口,施工、操作容易;3.适用于多种工件的铸造,包括铸铁、铸钢、铸铜、铸铝等材质的铸造,特别适用于面积较大的板形工件以及车轮(例如火车轮)形状工件的铸造,对铸钢工件的效果尤为显著;4.由于正锥台形冒口的聚渣能力强,相应可减少工件加工面的予留加工量,其减少量可达传统倒置锥台形冒口加工留量的1/3~1/2。现结合附图进行说明图1是传统的浇铸补缩、排气冒口的形状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补缩浇铸冒口和聚渣、排气冒口配合使用的形状示意图;图3是图1的A-A局部剖截视图,显示其排气口的形状。附图编号1.工件铸腔2.浇口 3.传统使用的补缩冒口4.上砂箱 5.下砂箱6.本技术的锥台形聚渣冒口7.排气孔8.分型面图2示一翻砂铸模实施例,在上砂箱4和下砂箱5沿分型面8组成的铸模中制有工件铸腔(该工件为皮带运输机的连轴器),在上砂箱4内设有浇口2和冒口3。本技术的锥台形铸造聚渣冒口6,与工件铸腔的补缩浇冒口2、3配套使用,其结构请参照图2图3。该聚渣冒口6设置于铸造砂箱中工件铸腔1的上顶面;该聚渣冒口6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下底面形状与待浇铸工件1的上顶面形状相应,所述聚渣冒口6根据工件形状不同,可以是圆锥台形,也可以呈棱锥台形。在该聚渣冒口6的上顶面设有窄缝形排气口7直通砂箱顶面。所述聚渣冒口6的高度在10-50mm之间。所述排气口7的宽度在2-6mm之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锥台形铸造聚渣冒口,与工件铸腔的补缩浇、冒口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a.该聚渣冒口设置于铸造砂箱中工件铸腔的上顶面;b.该聚渣冒口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下底面形状与待浇铸工件的上顶面形状相应;c.在该聚渣冒口的上顶面设有窄缝形 排气口直通砂箱顶面。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锥台形铸造聚渣冒口,与工件铸腔的补缩浇、冒口配套使用,其特征在于a.该聚渣冒口设置于铸造砂箱中工件铸腔的上顶面;b.该聚渣冒口呈上小下大的锥台形,其下底面形状与待浇铸工件的上顶面形状相应;c.在该聚渣冒口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永久
申请(专利权)人:刘永久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