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胡继宁专利>正文

具有减振装置的摆式动力工具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7703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低成本且操作舒适的具有减振装置的摆式动力工具,在该摆式动力工具的壳体中容纳有电机,电机通过往复摆动的传动装置与用于驱动工作头的驱动轴连接,带动驱动轴围绕其轴线往复摆动,传动装置的驱动件上作用有减振装置的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的第一作用端可作用在壳体上,弹性元件的第二作用端可作用在与传动装置的摆动方向基本垂直的驱动件内侧的支撑面上,这样可以增加了弹性元件的预压长度,减少弹性元件工作时的压缩比,改善弹性元件的工作状况,延长弹性元件的工作寿命,因此能较大程度改善摆式动力工具的减振性能,也便于设计较小尺寸就能包容驱动件和减振装置的壳体。(*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手持式摆式动力工具,尤其是一种带有减振装置的摆式动力工具。
技术介绍
德国FEIN公司申请的专利US2003/0220058A1为一种摆式动力工具,在摆式动力工具的壳体中容纳有电机,电机通过往复摆动的传动装置与用于驱动工作头的驱动轴连接,带动驱动轴围绕其轴线往复摆动,传动装置的驱动件的两外侧各作用有减振装置的一个螺旋弹簧,螺旋弹簧的一端作用在壳体内侧上,螺旋弹簧的另一端作用在驱动件外侧的支撑面上。摆式动力工具的驱动轴绕其轴线以O. 6 7°的小回转角和每分钟5000 25000次的高频率往复摆动,作用在驱动件的两外侧的螺旋弹簧也要承受每分钟5000 25000次的高频率压缩与回复运动,作为工作寿命(如100小时)满足用户需要的摆式动力工具,其螺旋弹簧在摆式动力工具全寿命周期内要承受IO8次的压缩与回复运动,IO8次的寿命对螺旋弹簧是极其残酷的(一般螺旋弹簧的寿命为IO6次),同时由于该摆式动力工具的螺旋弹簧的一端作用在壳体内侧上,另一端作用在驱动件外侧的支撑面,驱动件外侧到壳体内侧的距离较近,螺旋弹簧的预压长度较短,相对到往复摆动轴线的距离和摆幅一定的螺旋弹簧,其螺旋弹簧的工作时的压缩比较大,因此该摆式动力工具的螺旋弹簧在工作一定时间后,弹簧经常会因弹性衰减或疲劳而失效,导致摆式动力工具或其减振装置无法正常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可靠的,且减振性能较好的摆式动力工具。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具有减振装置的摆式动力工具,在摆式动力工具的壳体中容纳有电机,电机通过往复摆动的传动装置与用于驱动工作头的驱动轴连接,带动驱动轴围绕其轴线往复摆动,传动装置的驱动件上作用有减振装置的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优选螺旋弹簧,弹性元件的第一作用端可作用在壳体上,弹性元件的第二作用端可作用在与传动装置的摆动方向基本垂直的驱动件内侧的支撑面上。本技术的优点在于弹性元件的第一作用端可作用在壳体上,第二作用端可作用在与传动装置的摆动方向基本垂直的驱动件内侧的支撑面上,这就大大增加了弹性元件的预压长度,相对到往复摆动轴线的距离和摆幅一定的弹性元件,其弹性元件工作时的压缩比就比较小,这就大大改善了弹性元件的工作状况,延长了弹性元件的工作寿命,因此能较大程度改善摆式动力工具的减振性能,也便于设计较小尺寸就能包容驱动件和减振装置的壳体,就可满足工具减振的需要,便于操作者舒适地握持和操作摆式动力工具。减振装置的弹性元件的作用端可作用在壳体或与传动装置的摆动方向基本垂直的驱动件内侧的支撑面上,是指减振装置的弹性元件的作用端在往复摆动工作周期内的某一时间段或全过程中,弹性元件的作用端与壳体或驱动件内侧发生作用,作用时间可长可短。弹性元件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二个甚至多个,可视具体情况而定。该具有减振装置的摆式动力工具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中描述的措施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弹性元件的作用端可直接或间接地作用在壳体上。弹性元件的作用端可直接作用在与传动装置的摆动方向基本垂直的壳体内侧的支撑面上;弹性元件的作用端可通过过渡支架间接地作用在壳体上,过渡支架的弹性元件支撑面与传动装置的摆动方向基本垂直。弹性元件的作用端可直接作用在驱动件内侧的支撑面上或通过弹性元件座间接地作用在驱动件内侧的支撑面上。在弹性元件二个作用端中的至少一个作用端可对壳体和驱动件交替进行作用。该 弹性元件作用端在往复摆动工作周期内的某一时间段与壳体发生作用,在往复摆动工作周期内的另一时间段与驱动件发生作用,这两种情况交替重复进行。弹性元件的二个作用端均可对壳体和驱动件交替进行作用,是对上一方案的优化。在弹性元件二个作用端中任一作用端在往复摆动工作周期内的某一时间段与壳体发生作用,在往复摆动工作周期内的另一时间段与驱动件发生作用,这两种情况交替重复进行。驱动件内侧的两支撑面间距与壳体内侧的两支撑面间距或过渡支架的两弹性元件支撑面间距基本相等。这样可以保证减振装置在往复摆动工作周期的全过程或一半摆动工作周期内对摆式动力工具的驱动件起减振和阻尼作用。间距基本相等是指两者间距比较接近,驱动件内侧的两支撑面间距可以比壳体内侧的两支撑面间距或过渡支架的两弹性元件支撑面间距略大,也可以比壳体内侧的两支撑面间距或过渡支架的两弹性元件支撑面间距略小,减振装置就可在摆动过程中对摆式动力工具的驱动件起减振和阻尼作用。当然也可以弹性元件座上设有台阶。通过在弹性元件座上设有台阶,以弥补驱动件内侧的两支撑面间距与壳体内侧的两支撑面间距或过渡支架的两弹性元件支撑面间距不等,以便减振装置在摆动工作周期的更多时间内对摆式动力工具的驱动件起减振和阻尼作用。弹性元件至少部分包容在驱动件内,甚至全部包容在驱动件内。便于设计较小尺寸的能包容驱动件和减振装置的壳体,就可满足工具减振的需要,便于操作者舒适地握持和操作摆式动力工具。弹性元件为螺旋压缩弹簧或螺旋扭转弹簧,数量只有一个。螺旋压缩弹簧和螺旋扭转弹簧比较常规的螺旋弹簧,便于大批量、低成本高精度地制造。减振装置采用一个弹性元件可以减少弹性元件的数量,降低成本,又可避免二个弹性元件参数不完全一致而引起的问题。驱动轴与驱动件之间存在螺纹联接或胶粘联接。这样可以用最常规的螺纹联接和胶粘联接这两种机械联接方式将驱动轴与驱动件低成本、可靠地联接在一起。驱动轴的工作头接收端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接收和固定工作头的形配合连接元件,形配合连接元件优选为与驱动轴过盈配合联接的销钉。通过在驱动轴的工作头接收端上设置有形配合连接元件,可以将与形配合连接元件相配的工作头形配合地连接,实现摆式动力工具高效地工作。附图说明图Ia是本技术的第一实施例的局部纵剖图,图中减振装置的弹性元件为螺旋弹簧,数量为二个;图Ib是图Ia的I I局部剖视图,驱动件处于往复摆动中心。图2a是图Ia所示实施例的II II局部横剖图,图中减振装置的螺旋弹簧直接作用在壳体内侧的支撑面和驱动件内侧的支撑面之间。图2b是本技术的第二实施例的的局部横剖图,图中减振装置的螺旋弹簧分别通过过渡支架和弹性元件座作用在壳体和驱动件上,驱动件处于往复摆动中心。图3a和图3b是本技术的第三实施例的的局部横剖图,图中减振装置的螺旋弹簧的个数为一个,图3a中的驱动件处于摆动中心,图3b中的驱动件向左偏离摆动中心。图4a、图4b和图4c分别是本技术的第四、第五和第六实施例的的局部横剖 图,图中减振装置的螺旋弹簧的个数为一个。图5a和图5b是本技术的第七和第八实施例的的局部横剖图,图中减振装置的螺旋弹簧的个数为一个。图6是本技术的第九实施例的局部纵剖图,图中减振装置的螺旋弹簧的个数为一个。具体实施方式如图la、图Ib和图2a所示具有减振装置(50)的摆式动力工具(10),在摆式动力工具(10)的壳体(20)中容纳有电机(40),电机(40)通过往复摆动的传动装置(30)与用于驱动工作头(60)的驱动轴(70)连接,带动驱动轴(70)围绕其轴线(72)往复摆动,传动装置(30)的驱动件(35)上作用有减振装置(50)的二个螺旋弹簧(51,52),螺旋弹簧(51,52)的第一作用端(51A,52A)作用在壳体(20)内侧的支撑面(21A,22A)上,螺旋弹簧(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具有减振装置的摆式动力工具,在所述的摆式动力工具的壳体中容纳有电机,电机通过往复摆动的传动装置与用于驱动工作头的驱动轴连接,带动驱动轴围绕其轴线往复摆动,传动装置的驱动件上作用有减振装置的至少一个弹性元件,弹性元件优选螺旋弹簧,弹性元件的第一作用端可作用在壳体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弹性元件的第二作用端可作用在与传动装置的摆动方向基本垂直的驱动件内侧的支撑面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吕建吕振强王学利
申请(专利权)人:胡继宁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