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调节座。包括基座和升降杆,基座中心有垂直贯穿的通孔,通孔壁上有止转钮;升降杆由支撑头和螺杆连接构成,螺杆轴向表面有凹槽;升降杆的螺杆穿入通孔中并与位于通孔上端的螺母转动配合,限制升降杆旋转的止转钮嵌入凹槽中。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非直接转动支撑升降杆、采用远距离操作转动螺母的方法驱动支撑升降杆调节高度,有利于避免直接旋转升降杆使被支撑件晃动造成的平衡和高度调节问题,并且在较重工件支撑调节时可以有效避免工件因支撑面凹凸不平而易跌落的事故发生。(*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设计与制造领域,尤其属于机械辅助工具设计与制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承重支撑调节座。
技术介绍
在大型或重型机械加工过程中,常常需要将加工工件水平或按要求对平面可调整放置,特别是在机械铸造行业,工件放置通常采用支撑座调节平面状态。现有调节座是将一有外螺纹的升降杆穿入基座内螺纹孔中,通过旋转升降杆上升或下降调节高度;这种调节需要直接旋转升降杆,在支撑较重工件时常常因工件支撑面凹凸不平而易跌落发生事故,并且直接旋转升降杆使被支撑件晃动不利于调节平衡的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公开了一种支撑调节座。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方便调节高度、不需要通过直接转动支撑升降杆进行调节的支撑调节装置。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支撑调节座,包括基座和升降杆,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中心有垂直贯穿的通孔,通孔壁上有止转钮;所述升降杆由支撑头和螺杆连接构成,螺杆轴向表面有凹槽;所述升降杆的螺杆穿入通孔中并与位于通孔上端的螺母转动配合,限制升降杆旋转的止转钮嵌入凹槽中。所述止转钮由基座壁上的开孔和穿过开孔的螺栓构成。或,止转钮由通孔内壁上的凸起构成。进一步所述升降杆的支撑头是三角锥体支撑体。或,升降杆的支撑头是平台支撑体。或,升降杆的支撑头是“ V”形支撑体。使用上述支撑调节座时,可以通过有手柄的工具转动螺母,由于螺杆轴向表面的凹槽与止转钮配合限制升降杆转动,螺母转动通过螺纹驱动升降杆上升或下降实现支撑高度调节。本技术有益性本技术通过非直接转动支撑升降杆、采用远距离操作转动螺母的方法驱动支撑升降杆调节高度,有利于避免直接旋转升降杆使被支撑件晃动造成的平衡和高度调节问题,并且在较重工件支撑调节时可以有效避免工件因支撑面凹凸不平而易跌落的事故发生。附图说明图I是本技术支撑调节座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支撑调节座一种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支撑调节座另一种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支撑调节座一种升降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支撑调节座升降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支撑调节座一种升降杆结构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支撑调节座一种升降杆结构示意图;图8是现有支撑调节座结构示意图。图中,I是基座,Ia是通孔,Ib是开孔,Ic是凸起,Id螺检,2是升降杆,2a是凹槽,2b是螺纹,2c是三角锥体支撑体,2d是平台支撑体,2e是“V”形支撑体,3是螺母,4是止转钮,5是现有基座,6是现有升降杆。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歩的描述,本实施例只用于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说明,但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本技术的内容作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I结合图I、图2、图3、图4和图5,图I是支撑调节座结构示意图,图2是支撑调节座基座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螺杆结构示意图,图5是螺杆横截面结构示意图。如图I、图2所示,基座I为底宽上窄的圆锥体,基座I圆锥体中心有通孔la,通孔Ia与螺杆直径匹配可方便穿入螺杆部分,本例基座I上部有与通孔Ia连通的开孔lb,螺栓Id穿过开孔Ib形成止转钮4。如图I、图4和图5所示,升降杆2由支撑头和螺杆连接构成,本例支撑头是三角锥体支撑体2c,螺杆轴向表面有凹槽2a,当升降杆2穿入通孔Ia时止转钮4嵌入凹槽2a中限制升降杆2转动,螺杆表面有于螺母3匹配的螺纹2b,当转动螺母3时由于止转钮4的限制,升降杆2在通孔中升降实现支撑座的高度调节。实施例2如图3所示,本例采用在基座I内壁上设置凸起Ic构成止转钮4,其他结构与实施例I相同,在转动螺母3时由于止转钮4的限制,升降杆2同样在通孔中升降实现支撑座的高度调节。实施例3如图6所示,为了与支撑エ件匹配,支撑调节座的升降杆2的支撑头是平台支撑体2d,其他结构与实施例I或实施例2相同。实施例4如图7所示,为了与支撑エ件匹配,支撑调节座的升降杆2的支撑头是“V”形支撑体2e,其他结构与实施例I或实施例2相同。对比例如图8所示,现有支撑调节座是通过现有升降杆6表面的螺纹与现有基座5的螺纹配合转动实现上升或下降。权利要求1.ー种支撑调节座,包括基座(I)和升降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I)中心有垂直贯穿的通孔(la),通孔(Ia)壁上有止转钮(4);所述升降杆(2)由支撑头和螺杆连接构成,螺杆轴向表面有凹槽(2a);所述升降杆(2)的螺杆穿入通孔(Ia)中并与位于通孔(Ia)上端的螺母(3)转动配合,限制升降杆(2)旋转的止转钮(4)嵌入凹槽(2a)中。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钮(4)由基座(I)壁上开孔(Ib)和穿过开孔(Ib)的螺栓(Id)构成。3.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支撑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止转钮(4)由通孔(Ia)内壁上的凸起(Ic)构成。4.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支撑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的支撑头是三角锥体支撑体(2c)。5.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支撑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的支撑头是平台支撑体(2d)。6.根据权利要求I或2或3所述的支撑调节座,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杆(2)的支撑头是“V”形支撑体(2e)。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支撑调节座。包括基座和升降杆,基座中心有垂直贯穿的通孔,通孔壁上有止转钮;升降杆由支撑头和螺杆连接构成,螺杆轴向表面有凹槽;升降杆的螺杆穿入通孔中并与位于通孔上端的螺母转动配合,限制升降杆旋转的止转钮嵌入凹槽中。本技术通过非直接转动支撑升降杆、采用远距离操作转动螺母的方法驱动支撑升降杆调节高度,有利于避免直接旋转升降杆使被支撑件晃动造成的平衡和高度调节问题,并且在较重工件支撑调节时可以有效避免工件因支撑面凹凸不平而易跌落的事故发生。文档编号B25B11/00GK202656093SQ20122034494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7月17日 优先权日2012年7月17日专利技术者谢许祥, 尹华元 申请人:四川省祥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支撑调节座,包括基座(1)和升降杆(2),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1)中心有垂直贯穿的通孔(1a),通孔(1a)壁上有止转钮(4);所述升降杆(2)由支撑头和螺杆连接构成,螺杆轴向表面有凹槽(2a);所述升降杆(2)的螺杆穿入通孔(1a)中并与位于通孔(1a)上端的螺母(3)转动配合,限制升降杆(2)旋转的止转钮(4)嵌入凹槽(2a)中。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许祥,尹华元,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祥业机械铸造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