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模覆砂用砂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97116 阅读:182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12:39
一种铁模覆砂用砂框,它包括砂框本体(1),所述的砂框本体(1)上设有型腔(2),且砂框本体(1)的两侧设有凸条(3),所述的型腔(2)的底面分为第一底面(2.1)和第二底面(2.2)两部分,所述的第一底面(2.1)为型腔(2)底面近凸条(3)的部分,所述的第一底面(2.1)与型腔(2)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底面(2.2)与型腔(2)开口之间的距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型腔的底面分为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两部分,第一底面为型腔底面近凸条的部分,第一底面与型腔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底面与型腔开口之间的距离,则这种结构的使得在浇注时,第一底面对应的部分降温速度降低,使得整个底面降温较均匀,不易出现浇注的收缩的缺陷,进而使得生产时产品的成品率较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ー种铁模覆砂用砂框
技术介绍
目前,现有技术的铁模覆砂用砂框包括砂框本体,砂框本体上设有四个型腔,且砂框本体的两侧设有凸条,但是由于型腔的底面均为平面,而在砂芯成型后,在最后浇注成型时,型腔底面部分在 浇注时容易出现降温不均匀,底面近凸条的部分在浇注时降温速度较快,容易出现收缩的缺陷,即容易出现缩孔,成品率较低,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针对以上问题提供ー种浇注时底面降温速度均匀,不易发生收缩,使得浇注成品率较高及生产成本较低的铁模覆砂用砂框。本技术解决以上问题所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ー种具有以下结构的铁模覆砂用砂框,它包括砂框本体,所述的砂框本体上设有型腔,且砂框本体的两侧设有凸条,所述的型腔的底面分为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两部分,所述的第一底面为型腔底面近凸条的部分,所述的第一底面与型腔开ロ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底面与型腔开ロ之间的距离。采用以上结构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由于型腔的底面分为第一底面和第二底面两部分,第一底面为型腔底面近凸条的部分,第一底面与型腔开ロ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底面与型腔开ロ之间的距离,则这种结构的使得在浇注时,第一底面对应的部分降温速度降低,使得整个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铁模覆砂用砂框,它包括砂框本体(1),所述的砂框本体(1)上设有型腔(2),且砂框本体(1)的两侧设有凸条(3),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型腔(2)的底面分为第一底面(2.1)和第二底面(2.2)两部分,所述的第一底面(2.1)为型腔(2)底面近凸条(3)的部分,所述的第一底面(2.1)与型腔(2)开口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二底面(2.2)与型腔(2)开口之间的距离。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朝辉冷磊
申请(专利权)人:象山宇翔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