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下模块,其中上模块包括上模垫板、上模座、导针固定板、脱料板,而下模块包括下模板与下模座,将产品料带放置于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并通过上、下模块相互抵压使该产品料带固定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并且该冲压模具设有一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被驱动后使冲针相对上、下模块运动而冲切产品料带,此种结构通过上、下模块紧密配合而将产品料带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再通过冲压装置对产品料带进行冲切,从而避免现有的冲压模具在冲切时脱料板单靠弹簧压力压制产品料带,在冲切时因冲切材料形变使弹簧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脱料板压置不紧产品料带等问题。(*该技术在2022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属于机械制造
,特别是指一种金属冲压模具。
技术介绍
现有制造类似电脑键盘或键盘支架设有多个孔洞的具有一定厚度的平板零件大多是通过机械加工的方式进行,即通过钻铣等方式进行,此种方式的优点为平板零件的变形较小,孔洞的加工精度能得到较好的保证,但不足之处为加工效率低,成本非常高。为此,业界也有提出通过冲压的方式成形上述的孔洞,其通常是将产品料带放置 在冲压模具的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并且脱料板上方设有冲针固定板与冲针垫板,脱料板与冲针固定板或与冲针垫板之间设有压缩弹簧。通过该压缩弹簧抵压脱料板,从而将产品料带固定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而冲针通过冲针固定板与冲针垫板固定连接于上模座上,将产品料带放置在下模板上以后上模座即开始向下运动,冲针随上模座向下运动利用脱料板压迫弹簧产生位置差异而对产品料带进行冲切,此种结构的不足之处在于冲压时,脱料板单靠弹簧压力压制产品料带,因冲切材料形变使弹簧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脱料板压置不紧产品料带,如此令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有一定程度的松动,从而造成产品料带不能被强有力地固定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如此会造成冲针在冲压产品料带时因脱料板压制不紧产品料带,冲压完成后的产品料带出现塌角、扭曲变形、产品料带平面度差、应力不均匀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冲压模具,用以解决现有的冲压模具中产生的明显的塌角、扭曲变形、产品料带平面度差、应力不均匀等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包括上、下模块,其中上模块包括上模垫板、上模座、导针固定板、脱料板,而下模块包括下模板与下模座,其中产品料带放置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其中上、下模块相互抵压压缩设置在导针固定板与脱料板之间的弹簧后使导针固定板与脱料板紧密相贴从而将产品料带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并且该冲压模具设有一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被驱动后使该冲压装置的冲针相对上、下模块运动而冲切广品料带。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冲压装置包括一冲针固定板与冲针垫板,该冲针固定板组设于冲针垫板上,而冲针是组设在冲针固定板上。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冲针固定板与冲针垫板设于上模垫板中间,并通过弹簧与上模座连接,该冲针垫板与该冲压装置的驱动机构相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弹簧压缩,令冲针固定板与冲针垫板运动,带动冲针运动冲切产品料带。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上模垫板、上模座与导针固定板在该冲压模具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模板方向运动并压缩脱料板与导针固定板之间的弹簧,令脱料板与导针固定板紧密贴合,并将产品料带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依据上述主要特征,该下模座与下模板在该冲压模具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脱料板方向运动,并压缩脱料板与导针固定板之间的弹簧,令脱料板与导针固定板紧密贴合,并将产品料带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通过上、下模块紧密配合而将产品料带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再通过冲压装置对产品料带进行冲切,从而避免现有的冲压模具在冲切时脱料板单靠弹簧压カ压制产品料带,在冲切时因冲切材料形变使弹簧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脱料板压置不紧产品料带,保证了产品料带在冲切后不会出现塌角、扭曲变形、冲切材料形变产生的平面度差、应カ不均匀等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在初始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图2为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在定位产品料带时的剖视示意图。图3为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在固定产品料带时的剖视示意图。图4为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在进行冲压时的剖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实施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请參阅图I所示,为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在初始状态时的剖视示意图,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包括上模块10与下模块11,其中上模块10包括上模垫板100、上模座101、导针固定板102、脱料板103,而下模块11包括下模板111与下模座110,其中导针固定板102与脱料板103之间设有弹簧105,并且产品料带12放置在脱料板103与下模板.111之间,并通过上、下模块10、11紧密相贴(如图3所示)而将该产品料带12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103与下模板111之间,并且该冲压模具设有ー冲压装置(未标号),被驱动后使冲针13相对上、下模块10、11运动而冲切产品料带12(如图4所示)。在具体实施时,该冲压装置包括ー冲针固定板131与冲针垫板130,该冲针固定板.131组设于冲针垫板130上,而冲针13是组设在冲针固定板131上,并且该冲针固定板131与冲针垫板130设于上模垫板100中间,并通过弹簧132与上模座101连接,该冲针垫板.130与该冲压装置的驱动机构(未图示)相连接,在驱动机构的驱动下,弹簧132被压缩,从而令冲针固定板131与冲针垫板130运动,从而带动冲针13运动冲切产品料带12。另外,该上模垫板100、上模座101与导针固定板102在该冲压模具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模板11方向运动并压缩弹簧105,令脱料板103与导针固定板102紧密贴合,并将产品料带12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103与下模板111之间。或者,也可令该冲压模具的驱动装置驱动该下模座110与下模板111在该冲压模具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脱料板103方向运动,并压缩脱料板103与导针固定板102之间的弹簧105,令脱料板103与导针固定板102紧密贴合,并将产品料带12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103与下模板111之间。另外,该冲压模具还在导针固定板102上设有导针104,相应的在下模板111与下模座Iio设有对应的导向孔112。同时,下模板111与下模座110上还对应冲针13设有落料孔114,上述这些结构均为冲压模具中常用的结构,因此此处不再详细说明。再者,至于上面的叙述中提到的驱动下模座110、冲针垫板130及上模垫板100的驱动装置可为与该冲压模具相配合的液压装置或其他机械结构,此结构在现有技术中多有描述,此处也不再详细说明。运用本技术揭示的冲压模具进行冲压时的具体过程可参图I至图4所示,其中图I为初始状态,即开模状态。在此状态下,可将产品料带12放置在下模板111上。之后如图2所示,该上模块10与下模块11合模,令产品料带12定位于脱料板103与下模板111之间。之后如图3所示,上模垫板100、上模座101与导针固定板102在该冲压模具的驱动装置的驱动下,向下模板11方向运动并压缩弹簧105,令脱料板103与导针固定板102紧密贴合,并将产品料带12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103与下模板111之间。最后如图4所示,该冲针垫板130与该冲压装置的驱动机构的驱动下,令冲针固定板131与冲针垫板130向下模板11方向运动,从而带动冲针13运动冲切产品料带12。当然,上述图2与图3所示的 产品料带12定位与固定的过程也可通过驱动装置驱动下模座110与下模板111向脱料板103方向运动而实现,具体原理同上,此处不再详细说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实施本技术的冲压模具通过上、下模块紧密配合而将产品料带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再通过冲压装置对产品料带进行冲压,从而避免现有的冲压模具在冲压时脱料板单靠弹簧压力压制产品料带,在冲切时因冲切材料形变使弹簧压力发生变化导致脱料板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冲压模具,包括上、下模块,其中上模块包括上模垫板、上模座、导针固定板、脱料板,而下模块包括下模板与下模座,其中产品料带放置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其特征在于:上、下模块相互抵压,压缩设置在导针固定板与脱料板之间的弹簧后使导针固定板与脱料板紧密相贴从而将产品料带稳固地压制在脱料板与下模板之间,并且该冲压模具设有一冲压装置,该冲压装置被驱动后使该冲压装置的冲针相对上、下模块运动而冲切产品料带。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立波,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威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