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槽钢中轧和精轧用轧辊组
本技术涉及槽钢中轧和精轧生产过程中形成孔型的轧辊组。
技术介绍
槽钢在中轧和精轧生产过程中形成孔型的轧辊组分为上轧辊和下轧辊,现有技术中,型钢孔型侧壁和辊环过渡圆角即上下轧辊的过渡圆角均相同。但是由于下轧辊的直径较小,其过渡圆角处的应力较集中从而此处易断裂。因此槽钢中轧和精轧时,其下轧辊经常发生断裂事故,平均每个月断裂2根以上。频繁地更换轧辊,既增加了生产成本又降低了工作效率。同时,精轧时轧辊的断裂会使得槽钢在生产过程中造成很多的中废,进一步提高了生产成本。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新型的轧辊组,它使槽钢在中轧和精轧过程中减少了下轧辊断裂现象的发生,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精轧时减少了槽钢中废情况的发生,进一步降低了生产成本。本技术槽钢中轧和精轧用轧辊组,它包括上轧辊和下轧辊,其特征是上轧辊的过渡圆角Rl和下轧辊的过渡圆角R2的半径不同。其中,下轧辊的过渡圆角R2大于上轧辊的过渡圆角Rl。本技术改变了现有型钢孔型侧壁和辊环过渡圆角即上下轧辊过渡圆角相同的情况,对上下轧辊的过滤圆角进行差异化设计,使下轧辊的过渡圆角R2大于上轧辊的过渡圆角R1。由于下轧辊的过渡圆角变大,圆角处的应力分散从而不易断裂。所以槽钢中轧和精轧时,下轧辊很少发生断裂事故,一年最多断I根,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同时,由于无需更换轧辊,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也减少了中废,降低了生产成本。附图说明图I是本新型轧辊组的示意图。图2是图I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槽钢中轧和精轧用轧辊组,它包括上轧辊I和下轧辊2,上轧辊I的 ...
【技术保护点】
槽钢中轧和精轧用轧辊组,它包括上轧辊(1)和下轧辊(2),其特征是:上轧辊(1)的过渡圆角R1和下轧辊(2)的过渡圆角R2的半径不同。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必胜,
申请(专利权)人:马钢集团控股有限公司,马鞍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