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铁把锅的铸造方法及模具技术

技术编号:819556 阅读:312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铸铁把锅的铸造方法及所用模具。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传统车台泥模模具及铸造过程,其要点在于所采用的车台泥模下模具直接造型有锅柄模,其锅柄模的底面为一圆弧面,压铸、冷却过程完成后,沿锅柄模圆弧面切线方向脱模取下成品。本发明专利技术对传统工艺改进,使铸铁把锅的成型造模由活动模块造型走向车台泥模造型,减少了泥模造型数量,简化了铸造工艺,延长了车台泥模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该技术在2011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属铸造
,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铸铁把锅的铸造方法及其这种方法的专用模具。铸铁锅是我国特有的大众化炊具之一,它对人体健康有着特殊的作用。近年来由于世界卫生组织的倡导,铸铁锅已成为大力兴起的保健炊具用品,逐渐受到世界各国的欢迎。铸铁把锅是铸铁锅的八大系列之一,亦是人们日常生活的主要炊事用具之一。目前,我国生产的铸铁把锅的结构都是由塑料(或木料)手把与锅体通过坚固件联接而成。其铸铁把锅传统的铸造方法仍采用铸铁耳锅的车台泥模压铸工艺方法,但锅体与塑料手把的联接部位的锅柄由于所在位置的限制,必须在车台泥模的下模具加上一块锅柄的活动模块。这样当产品压铸冷却完成后脱模时,活动模块随产品取出,而不致于将车台泥模模具损坏。采用活动模块的方法虽然解决了铸铁把锅的铸造,但由于每压铸一口锅,活动模块被随产品取出而不能连续使用,并且活动模块与车台泥模模具之间难于结合紧密,因而造成产品的成型效率及成品率很低,车台泥模模具的使用寿命也只是耳锅泥模模具的三分之一。经检索还未发现有关铸铁把锅的其它铸造方法。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铸铁把锅的铸造方法,及这种方法所使用的专用模具,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可通过下述的方法及模具来达到。本专利技术采用传统车台泥模模具及铸造过程,本专利技术的要点是对车台泥模下模具进行改造,并对脱模方法进行改进。传统的车台泥模模具是由上模具和下模具组成,本专利技术是在车台泥模的下模具上直接造型有锅柄模,其锅柄模的底面为一圆弧面,这样当压铸、冷却等过程完成后,由于铸铁件在模具冷凝过程中要收缩的原因,调整锅体脱模角度,沿锅柄模圆弧面切线方向脱模即可取下成品,并且不损坏车台泥模模具。附图给出了本专利技术车台泥模模具的结构示例,下面结合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车台泥模模具的结构。附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车台泥模模具的结构示意图。附图2为车台泥模下模具上锅柄部位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为车台泥模上模具,2为车台泥模下模具,在车台泥模下模具2上造型有锅柄模3,锅柄模3的底面为一圆弧面4。当成品脱模时,可沿锅柄模3底面的圆弧面4切线方向向锅主体的一端脱模即可取下成品,并且不损坏车台泥模模具。本专利技术经对传统工艺和模具进行改进,其主要特点如下一、本专利技术的车台泥模下模具造型工艺比传统的要简单,它减少了活动模块及其造型、合模、修整工艺环节。二、本专利技术所生产出的产品其几何尺寸是一致和统一的;而传统的车台泥模所生产的产品其几何尺寸是随活动模块的造型尺寸及安装合模尺寸而不断在变化。三、本专利技术的车台泥模可连续压铸生产,而传统的车台泥模造型每压铸一次即要更换一次活动模块,因而不能连续生产。四、本专利技术所铸造的产品其外表光滑、平整,无合模痕迹,且模具予热温度均匀,产品冷凝温度亦分散均匀,应力破坏减少,产品成品率高;传统造型的车台泥模成型的产品外表都带有型砂痕迹,由于模具受热温度不均匀,产品冷凝温度亦不均匀,增大应力破坏,因而降低了产品的成品率。下表是本专利技术与传统铸造工艺有关指标的对照表 可见本专利技术采用改进的车台泥模模具,并对铸造过程中的脱模方法进行改进,使铸铁把锅的成型造模由活动模块造型走向车台泥模造型,减少了泥模造型数量,简化了铸造工艺,延长了车台泥模模具的使用寿命,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铸铁把锅的铸造方法,采用传统车台泥模模具及铸造过程,本专利技术的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车台泥模下模具直接造型有锅柄模,其锅柄模的底面为一圆弧面,压铸,冷却过程完成后,沿锅柄模圆弧切线方向脱模取下成品。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铸铁把锅的铸造方法,采用传统车台泥模模具及铸造过程,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所采用的车台泥模下模具直接造型有锅柄模,其锅柄模的底面为一圆弧面,压铸,冷却过程完成后,沿锅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郑国坚张常国刘明寿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省紫阳县锅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