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件紧固结构包括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和脚部件(例如销)。在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和脚部件(例如销)之间设有突部和突壁,该突部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该突壁在弹性脚片扩开的状态下使脚部件(例如销)旋转的情况下与突部的倾斜面抵接,对脚部件(例如销)在从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分离的方向上进行引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涉及部件紧固结构以及部件紧固用的卡夹,通过在安装部件与脚部件之间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的突部和与该突部的倾斜面抵接的突壁,能够至少使突壁的结构简单化。
技术介绍
一直以来,已知如下的固定件在内固定件与外固定件之间分别设有相互抵接的凸轮部(参照专利文献I第4页左栏第Γ8行、同页左栏最后一行 同页右栏第3行以及图I)。上述以往的内固定件的凸轮部以倾斜状立起设置(参照专利文献I第4页左栏第 71行以及图I)。在先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I :日本技术登记251236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但是,上述以往的内固定件的凸轮部由于在其环状凹段部的圆周方向上以倾斜状立起设置,因此相对于圆周方向的前后为非对称形状,存在内固定件的制造很困难这样的问题。也就是,例如在使用模具将以往的内固定件注塑成型的情况下,由于模具的构造复杂化,所以引起模具的制图工作量以及设计工作量的增加。另外,对于以往的内固定件,由于模具的构造复杂,所以还存在设计者难以注意到模具或者成型上的不良状况,导致发生同样不良状况的可能性高的缺点。尤其是缓冲器固定器这样的车辆的左右对称的制品,也必须将上述以往的内固定件的凸轮部左右非对称地进行制图,导致了制图工作量的增加、设计错误、模具制造错误。于是,本专利技术鉴于上述以往技术具有的问题点,其目的在于,至少能够使突壁的结构简单化。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本专利技术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而提出的,对于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部件紧固结构,第一,包括以下结构。(I)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2)脚部件(例如销)上述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上设有以下结构。(3)缘状部缘状部在厚度方向具有贯通孔。(4)弹性脚片弹性脚片在缘状部的另一侧以筒状排列设置,形成与该缘状部的贯通孔连通的筒状部,并且在对置的内侧的面上设有凸部。上述脚部件(例如销)上设有如下结构。(5)凸缘(6)粗径部和细径部粗径部和细径部从凸缘一体地突出设置,并且至少朝向前端侧连续设置。第二,凸轮部从脚部件(例如销)的细径部在粗径部的圆周方向上隆起设置。 第三,随着脚部件(例如销)插入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弹性脚片的凸部跨上凸轮部,将弹性脚片扩开。第四,在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与脚部件(例如销)之间设有以下结构。(7)突部突部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8)突壁突壁在将弹性脚片扩开的状态下使脚部件(例如销)旋转的情况下与突部的倾斜面抵接,对脚部件(例如销)在从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分离的方向上进行引导。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紧固结构可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突壁设在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上。第二,突壁相对于以贯通孔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的前后形成为对称形状。该情况下,通过将突壁设在安装部件上,能够使安装部件的结构以及制造简单。除此之外,通过使设在安装部件的突壁相对于以贯通孔为中心的圆周方向的前后形成为对称形状,能够使安装部件的结构以及制造更加简单。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紧固结构可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突部形成在脚部件(例如销)的凸缘的下侧。第二,突壁形成在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的缘状部。该情况下,通过在脚部件的凸缘的下侧形成突部,能够在安装部件的缘状部上形成突壁。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紧固结构可以具备以下特征。第一,突部(例如锁定解除部)形成在脚部件(例如销)的粗径部与细径部之间。第二,突壁(例如第二凸部)形成在安装部件(例如卡扣件)的弹性脚片(例如第二弹性脚片)上。该情况下,通过在脚部件的粗径部与细径部之间形成突部,能够在安装部件的弹性脚片上形成突壁。另外,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 ^夹,第一,具备以下结构。(I)卡扣件(2)销上述卡扣件具有以下结构。(3)缘状部(4)脚部脚部从缘状部垂下设置。(5)贯通孔贯通孔从缘状部贯通脚部。上述销具有以下结构。(6)轴部轴部通过插入贯通孔能够使脚部扩径。(7)凸缘 凸缘从轴部伸出,直径大于贯通孔。第二,在脚部与轴部之间分别设置凹部和凸部(例如第二凸部)的任意一方,该凹部和凸部用于通过在能够使脚部扩径的状态下相互弹性嵌合来阻止轴部在贯通孔中在轴向上移动。第三,在凹部的圆周方向上设有锁定解除部,在该凹部和凸部(例如第二凸部)嵌合的状态下使凸缘旋转的情况下,该锁定解除部与从凹部拔出的凸部(例如第二凸部)弹性抵接,并且允许轴部在贯通孔中在轴向的移动。第四,在锁定解除部上设有倾斜面,该倾斜面利用与该锁定解除部弹性抵接的凸部(例如第二凸部)的弹性还原力,在轴部从贯通孔拔出的方向上加力。并且,对于本专利技术的第二卡夹,第一,具备以下结构(I)卡扣件(2)销上述卡扣件具有以下结构。(3)缘状部(4)脚部脚部从缘状部垂下设置。(5)贯通孔贯通孔从缘状部贯通脚部。上述销具有以下结构。(6)轴部轴部通过插入贯通孔能够使脚部扩径。(7)凸缘凸缘从轴部伸出,直径大于贯通孔。第二,在脚部与轴部之间分别设置凹部和凸部(例如第二凸部)的任意一方,该凹部和凸部用于通过在能够使脚部扩径的状态下相互弹性嵌合来阻止轴部在贯通孔中在轴向上移动。第三,在凹部的圆周方向上设有锁定解除部,在该凹部和凸部(例如第二凸部)嵌合的状态下使凸缘旋转的情况下,该锁定解除部与从凹部拔出的凸部(例如第二凸部)弹性抵接,并且,允许轴部在贯通孔中在轴向的移动。第四,在凸缘的周缘设有具有弹性的弹性体。第五,在缘状部设有在能够使脚部扩径的状态下与弹性体弹性抵接的壁部。第六,在能够使脚部扩径的状态下使凸缘旋转的情况下,利用弹性体中蓄积的弹性还原力,轴部在从贯通孔拔出的方向上被加力。专利技术的效果如下。根据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紧固结构,具有如下效果。通过在安装部件与脚部件之间设置具有至少一个倾斜面的突部、和与该突部的倾斜面抵接的突壁,能够至少使突壁的结构简单化。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紧固用的第一卡夹能够提供适合于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紧固结构的卡夹。除此之外,在销相对于卡扣件锁定的状态下使凸缘旋转的情况下,利用与锁定解除部的倾斜面弹性抵接的凸部的弹性还原力,能够对销的轴部在从卡扣件的贯通孔拔出的方向上加力。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紧固用的第二卡夹能够提供适合于本专利技术的部件紧固结构的卡夹。除此之外,在销相对于卡扣件锁定的状态下使凸缘旋转的情况下,利用该凸缘的弹性体中 蓄积的弹性还原力,能够对销的轴部在从卡扣件的贯通孔拔出的方向上加力。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第一实施方式的部件紧固结构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卡夹的分解立体图。图3是卡夹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4是卡夹的安装状态的另一剖视图。图5是销临时固定状态的剖视图。图6是销临时固定状态的剖视图。图7是卡扣件的立体图。图8是卡扣件的另一立体图。图9是卡扣件的主视图。图10是卡扣件的侧视图。图11是卡扣件的俯视图。图12是卡扣件的仰视图。图13是以卡扣件的一半为剖切面的主视图。图14是以卡扣件的一半为剖切面的侧视图。图15是销的立体图。图16是销的另一立体图。图17是销的主视图。图18是以销的一半为剖切面的侧面。图19是销的俯视图。图20是销的局部放大图。图21是沿图18的A-A线的剖视图。图22是用于说明卡扣件的突壁与销的突部的配合状态的说明图。图23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二实施方式的卡扣件的局部俯视图。图24是用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第三实施方式的卡扣件的局部俯视图。图25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是卡夹的安装状态的剖视图。图26表示本专利技术第四实施方式,是卡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佐木裕嗣,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利富高,
类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