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ー种内毒素的检测方法,特别涉及ー种内毒素的电化学检测方法。
技术介绍
所有能引起热原反应的物质称为热原,药品中的热原主要是细菌内毒素。半个多世纪以来,热原检查法对保证注射用药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但随着制药エ业的发展,该方法已不完全适合许多品种的热原检查。为此,人们研究了ー种替代热原检查法的方法,这就是我们今天正在研究和扩大应用的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细菌内毒素检查是输注药品及器械质量控制中的ー项重要指标。内毒素是革兰氏阴性菌细胞壁的主要成分之一,革兰氏阴性菌破裂后,释放出内毒素,环境中内毒素无处不在,具有广泛的生物活性,以致热居首。防止输注用药及器械的热原污染,是十分重要的。目前检测内毒素的主要试剂是鲎试剂,基于鲎试剂的检测方法包括凝胶法、显色 法和浊度法。内毒素与鲎试剂接触后,能引发一系列的级联反应,最終激活鲎试剂中的凝固酶原,从而导致鲎试剂的凝固。凝胶法用于定性测试,显色法和浊度法可以用于内毒素的定量測定。显色法和浊度法实验过程中都需要分光光度计,用时1-2小时,检测容易受到样品中显色物质的干扰,而且鲎试剂的凝固过程对光学測量有一定干扰,因此难以 ...
【技术保护点】
一种检测内毒素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在鲎试剂中加入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物质,再向鲎试剂中加入可能含有内毒素的待测样品,并对鲎试剂施加与所述具有氧化还原活性的物质相应的氧化还原电位,同时实时监测通过鲎试剂的电流大小,进而获知待测样品中内毒素的浓度;其中,加入所述鲎试剂中的内毒素浓度与通过鲎试剂的电流的骤降时间点之间存在如下对数线性关系:logT=klogC+h,其中T为电流骤降时间,C为内毒素的浓度,k和h为与鲎试剂种类和浓度相关的常数。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涛,缪鹏,张春,祁静,韩坤,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生物医学工程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