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原子荧光空心阴极灯辅助系统及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8190100 阅读:216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1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原子荧光空心阴极灯辅助系统及方法,所述辅助系统是在所述观测点后方设有辅助透镜与四象限探测器,使汇聚于所述观测点处的光线经过所述辅助透镜后在所述四象限探测器上形成光斑;所述四象限探测器再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与所述空心阴极灯连接;利用所述辅助系统,可以对原子荧光空心阴极灯系统进行光路对准与光源漂移校准。本发明专利技术光路对准精度高、重复性好,可以自动监测及校准光源漂移,在原子荧光分析技术领域,尤其是空心阴极灯自动对光及光源漂移校准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原子荧光的分析
,尤其是涉及原子荧光的光路对准和光源漂移校准

技术介绍
在原子荧光分析技术中,激发光源的强度和稳定性直接决定了原子荧光光谱仪的分析灵敏度和重复性。激发光源的强度越高,分析灵敏度也就越高;激发光源的稳定性越好,分析重复性也就越好。空心阴极灯具有操作方便,灵敏度高、成本低、可以脉冲调制等优点,是目前原子荧光在普遍使用的激发光源。 作为原子荧光的激发光源,空心阴极灯经过透镜成像后的光斑位置直接决定了分析灵敏度和重复性。当光斑位置偏离观测点(即原子化器的中心线和透镜光轴的交汇点)时,原子荧光的分析灵敏度急剧下降。目前用于原子荧光空心阴极灯的对光系统一般均采用将入射光照射到某一个带有刻度线的平面上,然后进行目测的形式进行对光,对光结束后需要手动移去对光装置,因此对光的准确度较差,且无法实现对光的自动化和数字化,从而会影响分析结果的灵敏度和重复性。对于需要频繁更换空心阴极灯后的多次对光操作,根本无法保证多次对光之间光斑位置的一致性,因此长期测量结果的重复性也无法保证。目前在原子荧光空心阴极灯的对光系统方面,还未见有相关的报道及专利出现。由于空心阴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基于四象限探测器的原子荧光空心阴极灯辅助系统,第一透镜设置于空心阴极灯前方,使所述空心阴极灯发出的光线汇聚于第一透镜后方的观测点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观测点后方设有辅助透镜与四象限探测器,所述辅助透镜以及所述四象限探测器均与所述第一透镜同轴设置,使汇聚于所述观测点处的光线经过所述辅助透镜后在所述四象限探测器上形成光斑;所述四象限探测器再通过信号处理电路连接控制系统,所述控制系统还与所述空心阴极灯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敬陈璐王庆杨名名董芳侯爱霞张锦茂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瑞利分析仪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