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主要用于用于铸件的砂型铸型,属铸造砂型制造领域。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背砂:旧砂100%,水玻璃2~5%;或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背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将水玻璃、树脂一起与砂子混合后,通入CO↓[2]气体使铸型硬化。优点:把CO↓[2]硬化水玻璃和CO↓[2]硬化酚醛树脂联合起来使用,在浇注前这两者共同起到粘结作用,使铸型得到高的强度,而在浇注后,树脂粘结剂在高温下被焦化,破坏粘结剂间的连结,从而根本解决溃散性问题。(*该技术在2024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主要用于用于铸件的砂型铸型,属铸造砂型制造领域。
技术介绍
水玻璃砂水玻璃是在铸造生产中应用比较广的无机粘结剂,它的硬化方法有多种,但应用最广泛的是CO2硬化法。CO2水玻璃砂有许多优点一是硬化快,易控制,生产效率高;二是铸型强度高,铸件质量好;三是高温退让性好,铸件不易产生热裂缺陷;四是价格便宜,生产成本低(每吨2000多元)。但它存在无法克服的缺点一是铸型残留强度高、溃散性差,铸件清理困难;二是铸型易吸潮,保存性不好;为改善溃散性,减少水玻璃加入量时,硬化反应后,铸型粉化,表面强度低,不能满足使用要求。但它的根本缺点是浇注后铸型残留强度高,溃散性差。由于水玻璃粘结剂用于铸造生产具有许多优点,铸造工作者在大力研究水玻璃砂,如研究改性水玻璃砂,在水玻璃中加入有机物等,力图保持其优点,克服其缺点,但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突破性进展。合成树脂砂合成树脂砂作为铸造粘结剂在国外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在树脂砂种类繁多,硬化方式也多种多样。CO2硬化碱性酚醛树脂是一种新型的粘结剂,它硬化速度快,生产效率高,铸型强度高,残留强度低,溃散性好,但它价格昂贵(每吨12000元以上),生产成本太高,目前它主要使用在对出砂性要求非常高的型芯上,而对于一般或要求出砂性不是特别高的型芯上,由于受价格因素的制约均不使用。因此,合成树脂砂作为铸造粘结剂至今无法广泛推广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设计目的避免
技术介绍
中的不足之处,通过将水玻璃和合成树脂两种粘结剂的组合,找出一种各方面都能满足铸造生产要求的理想的粘结剂,以达到生产效率高、铸型强度高、溃散性好、生产成本低的目的。设计方案对于CO2硬化水玻璃砂出砂性困难问题,人们也试图减少水玻璃量来改善出砂性,当水玻璃加入量少时,不但溃散性达不到人们所期望的程度,却大大降低铸型表面强度,不能满足使用。人们也试图在水玻璃中加入有机物来改善它的溃散性,但当有机物加入少时,效果并不大,加入多时又会影响强度。实验中,我们将同属碱性的水玻璃和粉醛树脂一起与砂子混合后,形成复合粘结剂,使用CO2气体硬化,使生成的硅胶膜与树脂相互附着、相互粘结,共同起到粘结作用,而在浇注后,树脂粘结剂被焦化,破坏了粘结剂之间的连接,用它们各自的优点,弥补对方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强度与溃散性之间的矛盾。大量的试验证明采用本申请,铸型强度特别是表面强度大大提高,而铸型溃散性(铸型的加热温度一般在300℃-700℃之间)得到了根本的解决,如附图1所示。技术方案1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背砂旧砂100%水玻璃2~5%;或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背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将水玻璃、树脂一起与砂子混合后,通入CO2气体使铸型硬化。技术方案2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30~50%、旧砂50~70%、水玻璃2~5%、树脂1~3%、水适量,背砂旧砂100%、水玻璃2~5%;或面砂新砂30~50%、旧砂50~70%、水玻璃2~5%、树脂1~3%水适量,背砂新砂30~50%、旧砂50~70%、水玻璃2~5%、树脂1~3%、水适量,将水玻璃、树脂一起与砂子混合后,通入CO2气体使铸型硬化。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相比,一是把CO2硬化水玻璃和CO2硬化粉醛树脂联合起来使用,在浇注前这两者共同起到粘结作用,使铸型得到高的强度,而在浇注后,树脂粘结剂在高温下被焦化,破坏粘结剂间的连结,从而根本解决溃散性问题;二是本申请在使用树脂的同时,又大大降低了水玻璃的加入量,使铸型总合成价不仅大大低于合成树脂砂,而且出乎意料地大大低于水玻璃砂,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技术效果和商业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与
技术介绍
残留强度对比曲线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实施例1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2% 树脂2%,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3.5%。实施例2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2% 树脂2%,背砂新砂100% 水玻璃2% 树脂2%。实施例3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 树脂4%,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2%。实施例4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 树脂4%,背砂新砂100% 水玻璃1% 树脂4%。实施例5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4% 树脂1%,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5%。实施例6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4% 树脂1%,背砂新砂100% 水玻璃4% 树脂1%。实施例7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3% 树脂3%,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4%。实施例8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3% 树脂3%,背砂新砂100% 水玻璃3% 树脂3%。上述实施例1~8中,将水玻璃、树脂一起与砂子混合后,通入CO2气体即可使铸型硬化,实施例1~8中各组份还可细分或相互重新交叉组合,其效果均可实现本申请的设计目的。实施例9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40%、旧砂60%、水玻璃3%、树脂2%、水适量;背砂旧砂100%、水玻璃3%。实施例10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40%、旧砂60%、水玻璃3%、树脂2%、水适量背砂新砂40%、旧砂60%、水玻璃3%、树脂2%、水适量。实施例11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50%、旧砂50%、水玻璃2%、树脂3%、水适量;背砂旧砂100%、水玻璃2%。实施例12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50%、旧砂50%、水玻璃2%、树脂3%、水适量;背砂新砂50%、旧砂50%、水玻璃2%、树脂3%、水适量。实施例13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30%、旧砂70%、水玻璃5%、树脂5%、水适量;背砂旧砂100%、水玻璃4%。实施例14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30%、旧砂70%、水玻璃5%、树脂5%、水适量;背砂新砂30%、旧砂70%、水玻璃5%、树脂5%、水适量。实施例15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50%、旧砂50%、水玻璃2%、树脂3%、水适量;背砂旧砂100%、水玻璃5%。实施例16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单位重量),面砂新砂50%、旧砂50%、水玻璃2%、树脂3%、水适量;背砂新砂50%、旧砂50%、水玻璃2%、树脂3%、水适量。上述实施例9~16中,将水玻璃、树脂一起与砂子混合后,通入CO2气体即可使铸型硬化,实施例9~16中各组份还可细分或相互重新交叉组合,其效果均可实现本申请的设计目的。需要理解到的是上述实施例虽然对本专利技术作了比较详细的说明,但是这些说明只是说明性的,而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任何不超出本专利技术实质精神内的专利技术创造,均落入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其特征是:(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背砂:旧砂100%水玻璃2~5%;或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背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将水玻璃、树脂一起与砂子混合后,通入CO↓[2]气体使铸型硬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其特征是(重量)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2~5%;或面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背砂新砂100%、水玻璃1~4%、树脂1~4%,将水玻璃、树脂一起与砂子混合后,通入CO2气体使铸型硬化。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其特征是面砂新砂100% 水玻璃2% 树脂2%,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3.5%。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其特征是面砂新砂100% 水玻璃1% 树脂4%,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其特征是面砂新砂100% 水玻璃4% 树脂1%,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5%。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其特征是面砂新砂100% 水玻璃3% 树脂3%,背砂旧砂100% 水玻璃4%。6.一种水玻璃与树脂混合CO2硬化法,其特征是(重量)面砂新砂3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强,张洲旭,邱昌昌,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宝桥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61[中国|陕西]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