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检验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8190030 阅读:248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1:14
用于检验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装置,它涉及一种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为了解决目前对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充气管结构进行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时,需要不同的试验装置分别进行试验,缺少标准的试验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充气管结构进行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中所述拉压加载系统、扭转加载系统和活动挡板均在固定平台上,拉压加载系统包括拉压加载固定挡板、丝杠、测力传感器和手柄,扭转加载系统包括扭转刻度盘、扭转加载固定挡板、扭转加载杆、滚轮和轴承,所述拉压加载固定挡板和扭转加载固定挡板分别在固定平台的两端上并与固定平台固接。本发明专利技术用于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试验装置,具体涉及ー种用于检验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装置
技术介绍
充气管结构是充气展开结构中最常用的承力结构之一,其应用的关键是充气管结构要具有一定的纵向抗拉或抗压能力,以及环向的抗扭能力。所谓的纵向抗拉/压能力指的是,当充气管承受拉伸/压缩荷载作用时,其抵抗变形的能力;而环向抗扭能力指的是,当充气管承受扭转荷载作用时,其抵抗扭转变形的能力。充气管的变形越小,说明充气管的承载能力越強。充气管在实际工作中,常常受到拉伸(或压缩)和扭转的耦合外载荷作用,试验是评估充气管结构抗拉(或抗压)和抗扭承载能力的最直接方法,但是目前还没有一个标准的试验装置能够实现对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充气管结构进行拉压-扭耦合加载试 验。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ー种用于检验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装置,以解决目前对不同长度、不同直径的充气管结构进行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吋,需要不同的试验装置分别进行试验,缺少标准的试验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充气管结构进行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的问题。本专利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平台、拉压加载系统、扭转加载系统、活动挡板、第一端头盖、第二端头盖和四根支撑杆,所述固定平台水平设置,所述拉压加载系统、扭转加载系统和活动挡板均设置在固定平台上,活动挡板竖直设置在拉压加载系统和扭转加载系统之间,所述拉压加载系统包括拉压加载固定挡板、丝杠、测カ传感器和手柄构成,所述扭转加载系统包括扭转刻度盘、扭转加载固定挡板、扭转加载杆、滚轮和轴承,所述拉压加载固定挡板和扭转加载固定挡板分别竖直设置在固定平台的两端上并与固定平台固定连接,扭转加载固定挡板上加工有第一通孔,所述滚轮安装在第一通孔内,第一端头盖位于扭转加载固定挡板的内侧,扭转加载杆位于扭转加载固定挡板的外侧,轴承位于扭转加载杆和第一端头盖之间,轴承穿过滚轮与第一端头盖转动连接,轴承与扭转加载杆转动连接,扭转刻度盘安装在第一端头盖上,所述活动挡板的侧面上加工有第二中心通孔和四个第三通孔,每根支撑杆穿过活动挡板上的第三通孔固定连接在拉压加载固定挡板和扭转加载固定挡板之间,活动挡板在四根支撑杆上滑动,第二端头盖固定连接在活动挡板上的第二中心通孔处,所述测カ传感器的一端与第二端头盖固定连接,测カ传感器的另一端与丝杠连接,丝杠穿过拉压加载固定挡板与手柄固定连接。本专利技术包含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为用于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耦合加载试验装置,本专利技术可评估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转的承载能力,本专利技术应用广泛,适用于不同长度和不用直径的充气管结构,本专利技术不但能够实现对充气管结构的拉伸/压缩加载试验和扭转加载试验,也能够实现拉伸(或压缩)与扭转的耦合加载试验;ニ、本专利技术设计简单,经济实用。不但实现不同尺寸的充气管结构独立的拉伸加载、压缩加载、扭转加载试验,而且可以实现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三、本专利技术中的第一端头盖和第二端头盖的设置不但保证了充气管结构具有足够的气密性,而且便于充气管安装在本专利技术中;四、本专利技术中活动挡板和四根支撑杆的设置是活动挡板沿着四根支撑杆平行移动,从而可适合对不同长度的充气管进行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五、本专利技术中滚轮的设置可有效减小扭转加载过程中的摩擦,使试验数据准确;六、本专利技术中固定平台是ー个平整的具有一定重量的刚性平台,用于固定扭转加 载系统和拉压加载固定挡板,防止在对充气管加载过程中发生刚体移动;七、本专利技术通过旋转手柄即可实现对充气管的拉伸或压缩加载,其拉压加载大小可通过读取测カ传感器获得。附图说明图I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I的左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I的右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I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I中A-A向的剖面图,图6为图I中B-B向的剖面图,图7为图I中C-C向的剖面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9为活动挡板4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的主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平台I、拉压加载系统2、扭转加载系统3、活动挡板4、第一端头盖5、第二端头盖6和四根支撑杆7,所述固定平台I水平设置,所述拉压加载系统2、扭转加载系统3和活动挡板4均设置在固定平台I上,活动挡板4竖直设置在拉压加载系统2和扭转加载系统3之间,所述拉压加载系统2包括拉压加载固定挡板2-1、丝杠2-2、测カ传感器2-3和手柄2-4构成,所述扭转加载系统3包括扭转刻度盘3_1、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扭转加载杆3-3、滚轮3-4和轴承3-5,所述拉压加载固定挡板2_1和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分别竖直设置在固定平台I的两端上并与固定平台I固定连接,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上加工有第一通孔8,所述滚轮3-4安装在第一通孔8内,第一端头盖5位于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的内侧,扭转加载杆3-3位于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的外侧,轴承3-5位于扭转加载杆3-3和第一端头盖5之间,轴承3-5穿过滚轮3_4与第一端头盖5转动连接,轴承3-5与扭转加载杆3-3转动连接,扭转刻度盘3-1安装在第一端头盖5上,所述活动挡板4的侧面上加工有第二中心通孔9和四个第三通孔10,每根支撑杆7穿过活动挡板4上的第三通孔10固定连接在拉压加载固定挡板2-1和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之间,活动挡板4在四根支撑杆7上滑动,第二端头盖6固定连接在活动挡板4上的第二中心通孔9处,所述测カ传感器2-3的一端与第二端头盖6固定连接,测カ传感器2-3的另ー端与丝杠2-2连接,丝杠2-2穿过拉压加载固定挡板2-1与手柄2-4固定连接。本实施方式中的测力传感器2-3为已有产品。具体实施方式二 结合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扭转刻度 盘3-1为环形刻度盘,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顶部中点处设置有指针11。将环形刻度盘安装在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内侧(即充气管12 —侧)并与滚轮3-4同心设置且环形刻度盘与第一端头盖同步转动,指针11位于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顶部中心位置,通过指针11在扭转刻度盘3-1上的位置即可读出充气管12的扭转角度。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三结合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四个第三通孔10均位于活动挡板4的四个端角处。这样设置的第三通孔10可使充气管12和支撑杆之间的距离更加合理,有利于充气管12通过本专利技术准确得出其拉压-扭转耦合加载的数据。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具体实施方式四结合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滚轮3-4的中心与第一端头盖5的中心重合。待试验的充气管12先用胶黏剂分别与第一端头盖5、第二端头盖6进行粘接连接,这样可以保证充气管12内部的气压不泄露。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具体实施方式五结合图I、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和图10说明本实施方式,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轴承3-5与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检验充气管结构的拉压?扭转耦合加载试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试验装置包括固定平台(1)、拉压加载系统(2)、扭转加载系统(3)、活动挡板(4)、第一端头盖(5)、第二端头盖(6)和四根支撑杆(7),所述固定平台(1)水平设置,所述拉压加载系统(2)、扭转加载系统(3)和活动挡板(4)均设置在固定平台(1)上,活动挡板(4)竖直设置在拉压加载系统(2)和扭转加载系统(3)之间,所述拉压加载系统(2)包括拉压加载固定挡板(2?1)、丝杠(2?2)、测力传感器(2?3)和手柄(2?4)构成,所述扭转加载系统(3)包括扭转刻度盘(3?1)、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扭转加载杆(3?3)、滚轮(3?4)和轴承(3?5),所述拉压加载固定挡板(2?1)和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分别竖直设置在固定平台(1)的两端上并与固定平台(1)固定连接,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上加工有第一通孔(8),所述滚轮(3?4)安装在第一通孔(8)内,第一端头盖(5)位于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的内侧,扭转加载杆(3?3)位于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的外侧,轴承(3?5)位于扭转加载杆(3?3)和第一端头盖(5)之间,轴承(3?5)穿过滚轮(3?4)与第一端头盖(5)转动连接,轴承(3?5)与扭转加载杆(3?3)转动连接,扭转刻度盘(3?1)安装在第一端头盖(5)上,所述活动挡板(4)的侧面上加工有第二中心通孔(9)和四个第三通孔(10),每根支撑杆(7)穿过活动挡板(4)上的第三通孔(10)固定连接在拉压加载固定挡板(2?1)和扭转加载固定挡板(3?2)之间,活动挡板(4)在四根支撑杆(7)上滑动,第二端头盖(6)固定连接在活动挡板(4)上的第二中心通孔(9)处,所述测力传感器(2?3)的一端与第二端头盖(6)固定连接,测力传感器(2?3)的另一端与丝杠(2?2)连接,丝杠(2?2)穿过拉压加载固定挡板(2?1)与手柄(2?4)固定连接。...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国昌谭惠丰王长国卫剑征岳鹏阳马腾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