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扭转弹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219251 阅读:1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扭转弹簧的改进。本发明专利技术是用一根弹性钢条盘成3层以上的圆形,内层的圈数多于外层圈数,内层每圈弹簧之间的间隙略大于相对外层每圈弹簧间的间隙,弹性钢条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矩形或鼓形。(*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本专利技术属于弹簧的改进。本专利技术以前的扭转弹簧,为增大扭转角,都采用在单层上增加圈数的方法,不仅因长度增加而体积增大,容易变形,并且不适宜于大扭矩的弹簧。专利技术人的目的在于专利技术一种新型扭簧,具有相对较大的扭转角,且体积相对较小。这种多层扭转弹簧的构造很简单,它是用一根弹性钢条盘成圆形,只是在盘绕时将弹簧盘成3层以上(含3层),每层的圈数由内向外逐渐减少,每一层的每圈弹簧之间留有缝隙,该缝隙由内层向外层逐渐减小,即相对内层的缝隙较大。但最大的缝隙一般不大于弹性钢条的直径。弹性钢条的横截面,可以是圆形、方形、矩形,但最好是鼓形。为了使这种多层扭转弹簧便于使用,可使这种弹簧的两个引出头分别处于多层扭转弹簧的两侧,这时可把多层扭转弹簧盘绕成奇数层。设计这种多层扭转弹簧可按下述步骤和公式进行。首先,根据弹簧扭矩(含弹簧材料性质、横截面积等)算出每圈弹簧的最大扭转角θ,可按单层扭转弹簧的计算方法计算,属公知技术,不再赘述。其次,由整个扭转弹簧的最大扭转角Φ,按下式算出该扭转弹簧需盘绕的总圈数N≥Φ/θ再次,根据弹簧所允许的盘绕长度L和弹性钢条的横截面直径d,按下式算出最里层的圈数n1n1= (L)/(Kd)其中K为最里层的缝隙系数,一般可取1.2~1.8之间。这样算出的n1,最好用下式验算一下n1· (d)/(D) =(0.7~1.3)其中D为盘绕成的扭转弹簧的内径。最后,根据下式算出该多层扭转弹簧需盘绕的层数m(m≥3)m=2N/(2n1-m+1)即m=(2n1+1)-(2n1+1)2-8N2]]>(小数点后取整)绕制这种多层扭转弹簧的材料一般以65-锰钢或60Si2Mn合金弹簧钢为宜,也可采用其他合金弹簧钢。其横截面积的确定,除考虑扭矩外,还应考虑实际应用中所承受的剪切力。附图说明图1是这种多层扭转弹簧的一种实施例。材料为60Si2Mn,总圈数N=18,总扭转角Φ=360°,弹簧钢条的横截面积为3×3mm2,内径D=20mm,盘绕层数m=3。图中显示内层每圈弹簧间的缝隙小于相对外层的每圈弹簧间的缝隙。本专利技术创造设计简单,制作容易,为特殊应用的扭转弹簧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案。权利要求1.一种多层扭转弹簧,用一根弹性钢条盘绕成圆形,其特征在于盘绕时将弹簧盘成3层以上(含3层),每层的盘绕圈数由内向外逐渐减小,每圈弹簧之间留有缝隙,且相对内层的缝隙较大。2.权利要求1所说的多层扭转弹簧,其特征在于所用的弹性钢条的横截面为鼓形。3.权利要求1、2所说的多层扭转弹簧,其特征在于盘绕的层数为奇数。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属于扭转弹簧的改进。本专利技术是用一根弹性钢条盘成3层以上的圆形,内层的圈数多于外层圈数,内层每圈弹簧之间的间隙略大于相对外层每圈弹簧间的间隙,弹性钢条的横截面为圆形、方形、矩形或鼓形。文档编号F16F3/04GK1041431SQ8810900公开日1990年4月18日 申请日期1988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1988年9月28日专利技术者薛荣生 申请人:薛荣生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多层扭转弹簧,用一根弹性钢条盘绕成圆形,其特征在于盘绕时将弹簧盘成3层以上(含3层),每层的盘绕圈数由内向外逐渐减小,每圈弹簧之间留有缝隙,且相对内层的缝隙较大。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薛荣生
申请(专利权)人:西南师范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5[中国|重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