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8189231 阅读:204 留言:0更新日期:2013-01-10 00:33
一种气缸,其包括缸体、活塞及推杆组件,缸体内设有收容腔,缸体上开设有与收容腔相通的两个通气口,活塞活动地装设于收容腔内以驱动推杆组件,缸体上开设有推抵孔,活塞上对应开设有通槽,推杆组件包括推块及弹性件,弹性件装设于活塞的通槽中,推块活动地装设于推抵孔中并通过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活塞上。由于活塞在缸体内部运行,而推块通过推抵孔与外侧连通,故可防止外界粒屑进入气缸内导致气缸卡死的现象。另外,由于活塞与推块的运动方向不同从而避免了推块与活塞运动方向相同所产生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驱动装置,尤其涉及一种气缸
技术介绍
工业中常用气缸来实现对物料的拉动与抵紧。普通的气缸主要包括缸体和装设于缸体内的活塞、连杆等组件。缸体的两端分别相对开设有与缸体内收容腔相互连通的开口,活塞装设于收容腔内并可沿收容腔运动,连杆一端固定于活塞上,另一端穿过缸体一端的开口并露出于外侧。在生产现场会产生大量的粒屑,这样会导致气缸在工作时,粒屑进入收容腔内并和活塞等零件产生摩擦并出现活塞卡死,粒屑也会因为过度摩擦活塞而使气缸的使用寿命缩短,且通常拉杆与活塞沿收容腔朝同一方向运动,易导致其气缸轴向距离较长,体积较大,不利于在气缸狭小的空间内作业。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上述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不易卡死且体积较小的气缸。一种气缸,其包括缸体、活塞及推杆组件,缸体内设有收容腔,缸体上开设有与收容腔相通的两个通气口,活塞活动地装设于收容腔内以驱动推杆组件,缸体上开设有推抵孔,活塞上对应开设有通槽,推杆组件包括推块及弹性件,弹性件装设于活塞的通槽中,推块活动地装设于推抵孔中并通过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活塞上。 由于活塞在缸体内部运行,而推块通过推抵孔与外侧连通,故可防止外界粒屑进入气缸内导致气缸卡死的现象,另外,由于活塞与推块的运动方向不同从而避免了推块与活塞运动方向相同所产生的体积较大的问题。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的气缸立体组装示意图。图2为图I所示气缸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3为图I所示气缸的另一视角的立体分解示意图。图4为图I所示气缸剖面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气缸|ιοο — 安装板 10 缸体瓦—活塞 ^ 推杆组件本体_21_~2 Γ侧壁_21112l3~ 第一接合f 第二接合端|2133通气ロ@15拆卸ロ 217 装设面^171~ 固定孔2173推抵孔219 第一封盖)3 : 第二封盖^5 — 定位部:251 = 容置腔、511~ 通孔2513 密封组件27 : 密封件271 : 密封凹槽 凸柱>713= 装设空间>715: 挡圈273 卡合圈_275 - 缓冲件277 ]主体31 密封环33 环形侧面 311 弟一端面.313 第二端面 315 环形凹槽 316 : 通槽317 抵持斜面>18:推块_41_配合面411 套筒43 _容置孔431 开ロ部:433 = 第一抵持部、331~ 底孔435 第二抵持部435I= 活动杆_45_头部X 杆部:453 ]弹性件~[47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ー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參阅图I及图2,气缸100包括安装板10、缸体20、活塞30以及推杆组件40。安装板10装设于缸体20的ー侧,活塞30沿缸体20的纵向方向活动装设于缸体20内,推杆组件40沿缸体20的横向方向穿设于缸体20内。推杆组件40与活塞30相抵并在活塞30的推抵下沿缸体20的横向方向运动。安装板10为矩形板,其上开设有多个安装孔(图未标)用以将气缸100固定。缸体20包括本体21、第一封盖23、第二封盖25及两组密封组件27。第一封盖23与第二封盖25平行贴合装设于本体21的ー侧,两组密封组件27分别相对装设于本体21的两端以将本体21的两端密封。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4,本体21呈中空柱体状,其内设有收容并装设活塞30及推杆组件40的收容腔211,本体21的两端分别相对贯通开设有与收容腔211相连通的开口213。本体21的外周壁上邻近两个开口 213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与收容腔211相通的通气口215,本体21的外周壁上大致中部位置处对称地开设有与收容腔211相通的拆卸口 217与推抵孔219。在本实施方式中,收容腔211为沿本体21长度方向开设的圆筒状空腔。本体21对应收容腔211形成有侧壁2111。开口 213为圆形,其直径大于收容腔211并包括环绕收容腔211的侧壁2111形成的第一接合端2131与第二接合端2133。第一接合端2131邻近收容腔211内侧并与第二接合端2133共同形成阶梯状结构。两个通气口 215位于本体21的同一个侧面上,拆卸口 217处于该侧面上并位于两个通气口 215之间,其包括形成于两个通气口 215之间的装设面2171并在装设面2171上开设有与收容腔211相通的固定孔2173。在本实施方式中,固定孔2173为长方形孔。推抵孔219开设于与固定孔2173相对的侧面的长方形孔。第一封盖23与第二封盖25均呈大致长方形块体状,其相互叠合装设并收容于本体21的拆卸口 217内。第二封盖25平行装设于第一封盖23下方,封堵于固定孔2173上。 第二封盖25背离第一封盖23的一侧形成有定位部251。定位部251与固定孔2173形状相对应并可对应卡入固定孔2173中以将拆卸口 217封闭。定位部251面向第一封盖23处形成有容置腔2511并开设有与容置腔2511相通的通孔2513。两组密封组件27分别相对装设于本体21两端的开口 213封闭,每组密封组件27包括密封件271、挡圈273、卡合圈275以及缓冲件277。密封件271对应装设于开口 213的第一接合端2131处。在本实施方式中,密封件271呈大致圆饼状,环绕其周缘形成有密封凹槽2711。密封件271朝向收容腔211的一侧形成有凸柱2713。凸柱2713与密封件271的周缘形成有一个环形装设空间2715。挡圈273为圆环状并套合于密封件271的密封凹槽2711内且其周缘抵持贴合第一接合端2131。卡合圈275呈大致C型环状并设置于密封件271背离收容腔211的一侧,其周缘抵持第二接合端2133。缓冲件277为具有开口的环形橡胶圈,其套设于密封件271的凸柱2713上。缓冲件277卡合在装设空间2715中并在装设空间2715侧壁的挤靠下产生一定的变形以牢固地卡合于其中。活塞30活动装设于缸体20的收容腔211中并可朝向两个开口 213滑动,其包括主体31及两个分别装设于主体31两端部的密封环33。主体31为大致圆柱形,其包括环形侧面311、相对设置于主体31两端的第一端面313与第二端面315。主体31可通过环形侧面311贴合收容腔211的侧壁2111将收容腔211密闭分隔成处于两个通气口 215两侧的两个腔室(图未标)。主体31邻近第一端面313与第二端面315处于环形侧面311上分别开设有环形凹槽316并沿主体31径向于环形侧面311上贯通开设有通槽317。通槽317的截面沿主体31轴向延伸并大致为腰形孔状。通槽317的两端分别与拆卸口 217及推抵孔219对应相通。主体31于环形侧面311上对应通槽317面向推抵孔219的一端形成有抵持斜面318。抵持斜面318为向推抵孔219倾斜的斜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抵持斜面318与侧壁2111的距离沿着第一端面313向第二端面315逐渐增大。密封环33套设于环形凹槽316内以加强环形侧面311与收容腔211的侧壁2111的密封。推杆组件40穿设于活塞30的通槽317中,其包括推块41、套筒43、活动杆45及弹性件47。推块41呈大致矩形块状,其活动装设于缸体20的推抵孔219中。推块41上朝向缸体20的一端设有ー个配合面411,以与活塞30的抵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气缸,其包括缸体、活塞及推杆组件,所述缸体内设有收容腔,所述缸体上开设有与所述收容腔相通的两个通气口,所述活塞活动地装设于所述收容腔内以驱动所述推杆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缸体上开设有推抵孔,所述活塞上对应开设有通槽,所述推杆组件包括推块及弹性件,所述弹性件装设于所述活塞的通槽中,所述推块活动地装设于所述推抵孔中并通过所述弹性件弹性抵持于所述活塞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环繁彭雪飞
申请(专利权)人: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鸿海精密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