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包括偏心轴、振动侧心轴法兰、驱动侧心轴法兰、振动侧端盖、驱动侧端盖、振动轮壳体和马达,还包括透气塞以及甩油盘,振动侧端盖上开有孔与行走轴承连通,两行走轴承间的轴承外座内圈和振动侧端盖上开设有通孔,轴承外座通孔处拧入透气塞,甩油盘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和驱动侧心轴法兰径向两端上。振动轮内部温度散热快,使振动轮内部温度达到恒温或减缓温度的上升,使振动轮压路机能长时间继续工作,提高振动压路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部件,具体是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
技术介绍
振动压路机是一种集机械、液压、电气技术为一体的土方工程机械,通过各类部件实现压实土壤铺层及岩石填方的机构装置,由于原来双钢轮压路机振动轮内的齿轮油是根据振动轮行走的情况下,使振动轮内部底下的油粘在振动轮内壁上面随振动轮转动到达最高处时掉落下来,滴到偏心轴上,由于偏心轴转速达到每分钟2800转。在高速的转动下从振动轮内壁上方滴落的齿轮油滴在偏心轴上打成雾状,形成对振动轴承进行润滑和降温。随着温度的升高,一部分热气进过振动轴承和透气塞跑到振动轮外面,使振动轮内部的温度不再升高或温度升高缓慢,使降温效果降低。现在由于振动轮内部的偏心轴转速达到每 分钟3300转,偏心轴的转速是通过振动轴承支撑下转动的,也就是说振动轴承是振动轮内部发热的根本。随着振动轴承温度的升高,振动轮内部温度也随着升高,紧靠振动轮内部的油雾润滑和以前的透气方式无法达到理想的效果。造成振动轮内部温度过高,不能长时间继续工作。降低了振动压路机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振动轮内部温度散热快,使振动轮内部温度达到恒温或减缓温度的上升,使振动轮压路机能长时间继续工作,提高振动压路机的工作效率。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包括偏心轴,振动侧心轴法兰和驱动侧心轴法兰,振动侧端盖和驱动侧端盖,振动轮壳体和马达,振动侧端盖和驱动侧端盖通过振动轴承与振动轮壳体连接在一起,偏心轴通过振动侧心轴法兰和驱动侧心轴法兰安装在振动侧端盖和驱动侧端盖内,行走轴承放置在振动侧端盖上面,轴承外座套在行走轴承外,花键头放置在振动侧心轴法兰中,通过定位销与振动侧心轴法兰连接,马达固定在轴承外座上,马达通过联轴套和花键头驱动偏心轴,还包括透气塞以及甩油盘,振动侧端盖上开有孔与行走轴承连通,两行走轴承间的轴承外座内圈和振动侧端盖上开设有通孔,轴承外座通孔处拧入透气塞,甩油盘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和驱动侧心轴法兰径向两端上。进一步,振动侧端盖上开设有两个通孔。进一步,通孔外径与透气塞相等。进一步,甩油盘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上。本专利技术改善现有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振动轮内部温度过高的弊端,通过安装甩油盘,使振动轮壳体内油能经过甩油盘直接把油液甩在振动轴承上面,达到润滑振动轴承和降温的效果;另外在原来透气塞的下面轴承座内圈开有通孔,使振动轮内部的热气经过振动轴承直接通过这个通孔到达透气塞内,散热快。这样可以使振动轮内部温度散热快,使振动轮内部温度达到恒温或温度升高速度慢,使振动轮压路机能长时间继续工作,提高了振动压路机的工作效率。附图说明图I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I所示,本专利技术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包括偏心轴15,振动侧心 轴法兰10和驱动侧心轴法兰17,振动侧端盖7和驱动侧端盖18,振动轮壳体13和马达1,振动侧端盖7和驱动侧端盖18通过振动轴承9与振动轮壳体13连接在一起,偏心轴15通过振动侧心轴法兰10和驱动侧心轴法兰17安装在振动侧端盖7和驱动侧端盖18内,行走轴承5放置在振动侧端盖7上面,轴承外座3套在行走轴承5外,花键头23放置在振动侧心轴法兰10中,通过定位销22与振动侧心轴法兰10连接,马达I固定在轴承外座3上,马达I通过联轴套21和花键头23驱动偏心轴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塞4以及甩油盘16,振动侧端盖7上开有孔8与行走轴承9连通,两行走轴承5间的轴承外座3内圈和振动侧端盖7上开设有通孔,轴承外座3通孔处拧入透气塞4,甩油盘16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10和驱动侧心轴法兰17径向两端上。进一步,振动侧端盖7上开设有两个通孔。可以增加排气量,进一步增加散热效率。进一步,通孔外径与透气塞4相等。如果通孔小于透气塞4的外径透气效果不好,大于透气塞4的外径没有必要,因为透气塞4的外径一定,出气量也是一定的,大于透气塞4的外径还会降低振动侧端盖7的强度。进一步,甩油盘16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10上。方便拆装,连接稳固。振动轮壳体13内下方盛放有润滑油,刚刚浸没甩油盘16而不粘到偏心轴15,当马达I工作带动偏心轮15转动,甩油盘16将油液甩在振动轴承9上面,达到润滑振动轴承9和降温的效果,当温度升高,油液气化后,通过孔8进入振动轴承9中,从振动轴承9的间隙流出,再经行走轴承5间的轴承外座3内圈和振动侧端盖7上的通孔到达透气塞4内,这样可以使振动轮内部温度散热快,使振动轮内部温度达到恒温或温度升高速度慢,使振动轮压路机能长时间继续工作。提高了振动压路机的工作效率。权利要求1.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包括偏心轴(15)、振动侧心轴法兰(10)、驱动侧心轴法兰(17)、振动侧端盖(7)、驱动侧端盖(18)、振动轮壳体(13)和马达(1),振动侧端盖(7)和驱动侧端盖(18)通过振动轴承(9)与振动轮壳体(13)连接在一起,偏心轴(15)通过振动侧心轴法兰(10)和驱动侧心轴法兰(17)安装在振动侧端盖(7)和驱动侧端盖(18)内,行走轴承(5)放置在振动侧端盖(7)上面,轴承外座(3)套在行走轴承(5)外,花键头(23)放置在振动侧心轴法兰(10)中,通过定位销(22)与振动侧心轴法兰(10)连接,马达(I)固定在轴承外座(3)上,马达(I)通过联轴套(21)和花键头(23)驱动偏心轴(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塞(4)以及甩油盘(16),振动侧端盖(7)上开有孔(8)与行走轴承(9)连通,两行走轴承(5)间的轴承外座(3)内圈和振动侧端盖(7)上开设有通孔,轴承外座(3)通孔处拧入透气塞(4),甩油盘(16)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10)和驱动侧心轴法兰(17)径向两端上。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侧端盖(7)上开设有两个通孔。3.根据权利要求I或2所述的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通孔外径与透气塞(4)相等。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甩油盘(16)通过螺栓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10)上。全文摘要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包括偏心轴、振动侧心轴法兰、驱动侧心轴法兰、振动侧端盖、驱动侧端盖、振动轮壳体和马达,还包括透气塞以及甩油盘,振动侧端盖上开有孔与行走轴承连通,两行走轴承间的轴承外座内圈和振动侧端盖上开设有通孔,轴承外座通孔处拧入透气塞,甩油盘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和驱动侧心轴法兰径向两端上。振动轮内部温度散热快,使振动轮内部温度达到恒温或减缓温度的上升,使振动轮压路机能长时间继续工作,提高振动压路机的工作效率。文档编号E01C19/28GK102864724SQ20121034298公开日2013年1月9日 申请日期2012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2012年9月14日专利技术者孙会磊, 鲍承义, 朱立峻, 雷霆 申请人:徐州万邦道路工程装备服务股份公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钢轮振动压路机散热振动轮,包括偏心轴(15)、振动侧心轴法兰(10)、驱动侧心轴法兰(17)、振动侧端盖(7)、驱动侧端盖(18)、振动轮壳体(13)和马达(1),振动侧端盖(7)和驱动侧端盖(18)通过振动轴承(9)与振动轮壳体(13)连接在一起,偏心轴(15)通过振动侧心轴法兰(10)和驱动侧心轴法兰(17)安装在振动侧端盖(7)和驱动侧端盖(18)内,行走轴承(5)放置在振动侧端盖(7)上面,轴承外座(3)套在行走轴承(5)外,花键头(23)放置在振动侧心轴法兰(10)中,通过定位销(22)与振动侧心轴法兰(10)连接,马达(1)固定在轴承外座(3)上,马达(1)通过联轴套(21)和花键头(23)驱动偏心轴(1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透气塞(4)以及甩油盘(16),振动侧端盖(7)上开有孔(8)与行走轴承(9)连通,两行走轴承(5)间的轴承外座(3)内圈和振动侧端盖(7)上开设有通孔,轴承外座(3)通孔处拧入透气塞(4),甩油盘(16)固定在振动侧心轴法兰(10)和驱动侧心轴法兰(17)径向两端上。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会磊,鲍承义,朱立峻,雷霆,
申请(专利权)人:徐州万邦道路工程装备服务股份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