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全自动双动力双动力洗衣机驱动总成,所述的驱动总成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所述的离合机构通过沿轴向的上下移动,在下卡槽和上卡槽之间分别卡接,形成双动力洗涤工况或脱水工况,本发明专利技术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传动强度大、控制准确的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ー种双动カ洗衣机驱动总成,具体的,本专利技术涉及的是ー种洗衣机驱动用,包括电机、减速组件和离合机构的一体化设计的驱动总成。
技术介绍
CN201020278865公开了ー种洗衣机联动离合机构,该对比文件认为,其专利技术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双动力洗衣机,具体的,所述的联动离合机构具有驱动轴I和驱动轴套2,驱动轴I转动设置在驱动轴套2内,驱动轴I上固定连接内齿圈3和驱动盘9,驱动盘9位于内齿圈3下方,驱动轴套2上固定连接外齿圈4,齿轮3与外齿圈4之间设有与上述两齿圈同时啮合的行星齿轮5,行星齿轮5为4个直齿轮,通过齿轮轴转动设置在具有外齿的行星轮保持架6上,行星轮保持架6外部套接离合齿圈7,离合齿圈7与行星轮保持架6啮合且可上下方向滑动,离合齿圈7下端均勻分布10个插齿71,驱动盘9圆周外端均勻分布与 插齿71相配的10个插槽91,离合齿圈7上方设有电磁线圈8,离合齿圈7与电磁线圈8之间设有弹簧,驱动轴I下部通过花键套11连接DD直驱电机10。外齿圈4与齿轮3之间可设置I : 2. 5的差速比,也可同速转动,可按具体需要来配置。所述的洗衣机的波轮与驱动轴I固连,内桶与驱动轴套2固连,洗衣机的主要工作状态分为洗涤エ况和脱水エ况,当洗衣机处于洗涤エ况吋,电磁线圈8处于带电状态,离合齿圈7在电磁线圈8的磁吸作用下克服弹簧向上滑动,离合齿圈7与内齿圈3处于脱离状态,此时DD直驱电机10带动驱动轴I旋转,驱动轴I驱动波轮转动的同时带动内齿圈3转动,内齿圈3带动行星齿轮5自转,行星齿轮5再带动外齿圈4转动,外齿圈4带动驱动轴套2转动,由于通过行星齿轮5的过渡,外齿圈4与内齿圈3的转动方向相反,使得驱动轴I与驱动轴套2相对反向转动,从而形成了洗衣机在一个动カ源下的波轮与内桶的双向旋转。当洗衣机处于脱水エ况吋,电磁线圈8停止带电,离合齿圈7在弹簧的和自身重力的作用下向下滑动,离合齿圈7下端的插齿71插入插槽盘9的插槽91中,离合齿圈7与插槽盘9锁定,也就是与驱动轴I锁定,离合齿圈7与行星轮保持架6的啮合关系以及行星齿轮5与内齿圈3、外齿圈4的啮合关系,使得内齿圈3与外齿圈4之间被锁定,驱动轴I与驱动轴套2同向转动,从而形成了洗衣机在一个动カ源下的波轮与内桶的同向旋转。CNCN201020278812. X.CN201020155564. X.CN201020124445. 8 公开了类似的结构。上述内容中的标号是被引用的文献原始标注,在此显示仅仅为了清楚理解对比文件的原理和结构,所述序号以及对应的部件,和本专利技术以下内容所述的部件名称和序号无关。关于双动カ洗衣机定义中国标准化协会标准CAS113-2005的定义是波轮或搅拌叶和内桶按照设定的定转速和定转速比进行运转,洗漆衣物。中华人民共和国轻エ行业标准QB/T2823-2006的定义是通过ニ个动カ分别驱动波轮和内桶按照设定的转速和转速比进行运转。根据所述的定义,显然,上述对比文件1-4公开的技术方案是无法实现其专利技术目的的,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出改进的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所述的双动カ洗衣机驱动总成,可以真正实现所述的双动カ洗涤。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动力洗衣机驱动总成,具体的讲,所述的驱动总成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为全自动双动力洗衣机提供ー种结构简单、体积小、振动和噪音小的的驱动总成。本专利技术所述的驱动总成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离合机构、减震减噪结构和壳体,所述的壳体包括安装板12,上支撑13和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18”,其中,上支撑13同轴的固定在安装板12的上方,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18”同轴的固定在安装板12的下方。 所述的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设置在安装板12和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18”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固定在电动机定子安装件18”的外侧面上,电动机外转子18’固定在输入轴17的下端端部;在上支撑13和传动机构的上部形成输出轴套16和输出轴17’。将输入轴17、轴承以及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18”同轴固定,所述的输入轴17可转动的固定在轴承中;将电动机定子18固定在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18”的外侧面上;在安装板12和上支撑13之间设置轴承和水封以及输出轴套16,然后将上支撑13和安装板12同轴固定;将电磁线圈11同轴的固定在安装板12的下侧面上;在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18’内部空间和电磁线圈11的中央空间按序放置离合机构和传动机构的部件,然后将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18’固定在安装板12上,最后把电动机外转子18’固定在输入轴17上。所述的传动机构的外围部件的外侧面设置有轴向的直齿,而离合机构的离合圈8的内侧面设置轴向直齿,二者哨合并可以相对轴向移动,离合机构择ー的对传动机构的部分部件进行制动或者抱合,形成双动カ洗衣机的洗涤エ况或者脱水エ况。所述的传动机构的外围部件是行星轮保持架6,所述的行星轮保持架6可以是U型的,或是圆圈型的,其外侧面设置有轴向的直齿,配合离合圈的内侧面的轴向直齿,可以形成对传动机构的部分部件进行制动或抱合。所述的离合机构包括离合圈8,在离合圈8的外侧设置电磁线圈11,可以使得离合圈8沿轴向向上移动,在离合圈8的上方设置与其接触的压下弹簧10,所述的离合圈的上下端部均设置插齿,所述的插齿分别对应上卡槽21和下卡槽3,并通过离合圈的上下移动,择一的与上卡槽21和下卡槽3卡接,行星轮保持架6的外侧面设置有轴向的直齿,而离合机构的离合圈的内侧面设置轴向直齿,二者哨合并可以相对轴向移动。所述的离合圈是复合离合圈结构,包括离合圈外套和离合圈内村。所述的离合圈外套采用电磁力可以吸附的钢质材料,而离合圈内衬采用铝合金。所述的离合圈内衬24的内侧面上设置有离合圈内齿25,在其下端设置下插齿28 ;在离合圈外套23上设置有上插齿。所述的离合圈外套23的下定位齿30和至少ー个固定孔33 ;在离合圈内衬24的外侧面上设置有至少ー个固定凸块26,沿其下端设置有定位凸边27、固定槽29 ;固定孔33和固定凸块26 对应,而固定槽29与下定位齿30 对应。所述的离合圈内衬24的离合圈内齿25和其外表面之间的上部可以设置ー圈L型凸肩36,借助所述的L型凸肩36使得离合圈内衬24和离合圈外套23上部形成ー个凹槽,弹簧衬圈9正好可以可旋转的搁置在所述的凹槽中。所述的离合圈外套23可以与离合圈内衬24成型为一体,使得下定位齿30和固定槽29吻合,固定凸块26和固定孔33套接,使得离合圈外套23、离合圈内衬24固定联接。所述的复合离合圈8上下端部的插齿对应卡槽可优选均匀分布的设置4-10个,所述的固定孔33和对应的固定凸块26可优选的设置3-6个。 所述的上卡槽独立的固定地设置在传动机构的上部。所述的上卡槽21,可以设置在电磁线圈11的铁芯架上,或者设置在安装板12中央圆孔的周边。所述的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安装板12在其中央形成的圆形孔的周边,形成了支架20和上卡槽21,所述的支架20向上呈现类似“飞”翘起,而其下的空间正好形成上卡槽21。所述的驱动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在安装板组件的中央孔的周边设置减震减噪件19,所述的减振减噪件19包括支架20上套接并固定一个弹性件22,从而形成了减振减噪件19,既可以减震,还可以減少噪音。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双动力洗衣机驱动总成,包括:电动机、传动机构、离合机构、减震减噪结构和壳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所述的壳体包括安装板,上支撑和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其中,上支撑同轴的固定在安装板的上方,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同轴的固定在安装板的下方。所述的传动机构和离合机构设置在安装板和U型电动机定子安装件之间形成的空间中;所述的电动机的定子固定在电动机定子安装件的外侧面上,电动机外转子固定在输入轴的下端端部;在上支撑和传动机构的上部形成输出轴套和输出轴。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军,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聚隆传动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